都说“进校难”,四中网校如何为公立校提供课堂教学改革

2017-09-29 08:57:35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Cindy   0条评论

  多知网9月29日消息,本周,多知网第十三期Opentalk活动上,四中网校校长黄向伟结合四中网校此前16年的探索,分享了在新中高考背景下,如何为公立校提供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的几个思考。

  思源学校课堂改革教学探索:平板电脑+教师培训

   今天的话题是如何助力学校开展课堂改革。在讲之前给大家讲个故事,去年我们参加一次公益的培训,偶然认识了一个基金会是香港言爱基金,创始人是著名的服装大王邢李源先生。邢先生退出产业很多年,这些年专注做一件事,就是做慈善。他累计捐资30多个亿,撬动地方政府配合投资300多个亿,在全国建了220所思源学校,都在国家级的贫困县。言爱基金从今年开始不再建新的学校,而是希望通过互联网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4月20号我们与湖南石门县思源学校签约,帮助石门思源学校做改革。6月2号好未来跟河南嵩县思源学校签约,8月16号贵州绥阳思源培训启动,这是和科大讯飞合作的,最后启动的项目是湖北恩施利川思源学校,是新东方旗下的OKAY。最后定的这4家,每一家去试点做一个学校,邢先生希望做出一个样板,未来在全国再进行复制。

   每一个样板由言爱基金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都是千万以上的规模。我们也很自豪,我们现在跟这三家赛跑,好未来、新东方、还有科大讯飞,都是百亿美金市值,只有我们跟资本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有一个小团队常驻那边,已经在暑期完成对石门思源的教师培训、学生培训,现在每天在校内都有公开课。这个项目都是用平板电脑教学。

\

  从To C 到 To B,《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催生的新机会

   四中网校到现在已经成立16年了,从2000年开始,我离开中关村,在北师大旁边创业,当时的公司叫龙之门教育,后来与北京四中成立四中网校。那时候在全国有200多个名校办网校,我们是其中之一,能存活发展下来算是个奇迹。

   我们在全国现在有200个城市设有分校,有上万名教职员工,这种形式是连锁加盟的方式,但是我们的分校合作的时间70%以上超过十年。

   四中校网在过去一开始通过互联网把北京四中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向全国传播,做的是2C的市场。大概在2012年,教育部的副部长杜占元到四中网校调研,他对四中网校的发展模式非常认同。他让我写一个报告,那个报告是通过教育部科技司交给了刘延东,没多久国家就出台了一个政策——《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我相信很多朋友看过这个报告,看完以后觉得有些内容似曾相识。当时也得到两个建议:

   第一,如何创新机制: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第二,如何因校制宜:将个性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在那之后,我们开始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通过这几年的创新和努力,我们现在合作的学校大概有将近3000所。刚刚我们在成都做了一个教师培训活动,那是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合作的。来自全国的教师大概400多人,在一个学校里面听课,我们请了来自不同地区的8个老师献课,从烟台去的,从大连去的,从西宁去的……到现场去上课,所有的这些老师上的课都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改革核心:教师、网络和硬件

   我们这些年在学校到底做什么?首先可以自豪的是四中校网有一个很强大的资源平台,这十几年我们积累了非常多的资源——成系统的初中、高中课程,我们有20000节微课,百万量级的精品试题、数万的课件。

   还有一个智能的教学平台,这个教学平台现在经过几年的打磨,已经加入了人工智能,由美国的团队主导。我们知道北京市成立一个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是由余胜泉教授主持。通过互联网来解决教育均衡高端需求,我们的团队跟北师大这个团队做过一次座谈,老师对我们的产品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这个产品马上就会放到这个平台里面去。

  目前,四中网校的教学平台打通了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全过程。

  我参加过很多科研课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观念转变和信息化能力,是信息化应用特别核心的环节。在这个环节这几年我们就下了很大的功夫,仅去年我们在全国教师培训约10万人。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秘密武器,我们有很多分校教研员在学校里是有办公室的,这些教研员帮助学校推动课堂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觉得,教师培训核心是需要给到老师实操层面的帮助,我们的培训可以做到,每个老师几天就可以拿出一节好课来。现在国家也比较重视教师的培训,也有相应的经费。这个业务不仅仅可以为四中网校本身带来营收,更重要的效果是,基于四中网校的平台、系统的课程,给到老师了之后,能够让他们真正用起来。

  除了培训之外,也要给到老师必要的激励措施,我们会和老师合作一些课题、或者请他们来讲一些公开课,这样他们可以得到相应的激励。

  总的来讲,在公立校里面推动信息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老师真正用起来,如何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两点是:推动学校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提供种方式的、切实可用的教师培训。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因素比较大地限制了信息化在公立校的推行,一个是互联网的成本,一个是硬件。虽然现在互联网的覆盖率很高,但要保证学校上课的顺畅进行,必须解决高并发访问问题,但是这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对于学校来说,很难承担如此大的成本。

  现在四中网校的解决方案是,实现“断网教学”,因为如果是将内容全部放在公网上,责需要很大的带宽。而硬件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没有整体匹配的方案,这里面需要很多磨合的过程,需要工程师反复调试。我们和学校合作之前,给到学校一个清单,他们需要按照清单配备硬件。

  四中网校目前的团队200多人,其中,教研和技术各有小100人,各个地方学校的服务由分校和我们的后端支持团队共同完成。

  从点到面,教育信息化依然充满机遇

   我们核心追求就是改变教师的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四中网校有一种课型是翻转课堂,把教与学的过程重构,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在与很多学校合作的过程中,不仅看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最开心的是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变化。我们第一个项目是北京四中的教育集团校,北京56中,56中就在北京天文馆后面,是西城区一所薄弱校。通过我们三年的课改实验,去年的高考升学率提高了300%。什么概念?从30%的升学率到了90%,就这样一个数字。

   刚才几位老师讲过,新的中高考改革,不仅仅是考知识,更多是考核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我们要去重视,去思考,怎么去对接。

   像洛河中学,这也是一个薄弱校,以前没人愿意去,现在这个学校是家长们争先恐后要进的。校长讲,翻转之后,学生变得自信了,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养成了自学习惯,学科的自我管理变得更加自律。老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小组建设等等……我们课堂最核心的是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领导力,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认为这是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目标。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课堂改变,推动老师的教学理念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变化。我认为教育把知识传授和育人分为两个部分。在知识传授环节,有没有可能将来10个老师代替10万个老师,我们现在课堂教学是一个什么情况,同样的老师在同样的时间,拿着同样的教材教同样的学生,未来有没有可能不同老师在不同的时间教不同的学生,在知识传授环节,如果在同一知识点,不同风格的老师在网上教课,更多的老师解放出来做真正回归教育本质的事情:发现天赋、激励勤奋。这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我们也希望在追求我们梦想的过程中,跟更多的朋友合作,无论是在渠道上的合作,还是产品、资源上的合作。虽然四中网校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已经做了很久,这个行业里其实也有一些做的不错的公司,但是在这个赛道上,校园信息化方面的创业公司仍然有机会,可以考虑从一个细分的点切入,然后和现在已经存在的大平台合作。总得来说,学校更希望是直接和一个平台进行长久的合作,但是对于一个平台来说,不可能去做所有的事情,所以会考虑和优质的内容或者技术进行合作,这里面依然有很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