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集,每集约7分钟,从美术设计到动效生成,再到后期成片,均为AIGC辅助制作……

国内首部AIGC动画片,央视开播

2024-02-27 11:51:45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Mint  

  来源|多知网

  作者|Mint

  图片来源|央视

  来了!国内首部AIGC动画片《千秋诗颂》今晚播出。

  央视CCTV-1播出的原创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讲述李白、杜甫、孟浩然等诗人以及《咏鹅》《春夜喜雨》等故事背后的故事——八个字总结:技术彪悍,阵容强大。

  26集,每集约7分钟,从美术设计到动效生成,再到后期成片,均为AIGC辅助制作……

  

  据《千秋诗颂》参与方之一的上海AI实验室公众号介绍,创作者通过简单的“风格参考图片+提示词”,就能完成《千秋诗颂》的人物、场景、动效等众多元素的生成。

  今晚六点,《千秋诗颂》将播放第一集,上一次对央视的动画片那么期待,还是黑猫警长和魔方大厦!

  01

  AIGC如何诠释中国审美?

  作为国内首部在电视上播出的AI动画片,《千秋诗颂》是央广总台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继双方在去年7月联合推出的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后,在AIGC方向的新突破之一。

  即:大模型赋能, AIGC辅助制作,集合了总台海量视听数据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技术,应用实验室视频生成大模型书生·筑梦、文生视频框架AnimateDiff及多项可控图像生成、图像驱动等技术,使《千秋诗颂》高度还原了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物造型、场景和道具,实现了从古到今的“穿越”、从纸张到动画的飞跃。

  具体来看:

  

  (无论是雪缓慢落下的节奏还是不同乐师与观众的动作,都细微又生动)

  为了能够准确让央视听媒体大模型理解“国风、唐代、写意、工笔画”等传统文化词汇,并能按照概念描述为《千秋诗颂》生成工笔、水墨等国画风格的美术素材,其背后是大量的数据和训练。

  

  目前的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已经能够生成符合历史依据的人物、建筑、场景等美术图。

  在央视听大模型中,输入多段视频或图片素材,即可自动生成转场动画,实现不同场景和视频之间的“丝滑”连接。

  

  (斗转星移,结合着李白策马的故事背景,融合得恰到好处)

  基于主题一致性模块,央视听大模型生成的动画还可实现“多机位”效果,保持故事情节的连贯和起伏。

  

  制作团队不仅能够通过提示词进行画面内容生成,还可以使用风格参考图、构图草图等方式对生成内容进行更加精细打磨,还原真实历史。

  

(在这里可以看到雨滴到手上时的痕迹,以及雨滴在湖面上的涟漪,十分生动)

 

  片中的建筑、酒具器皿、摆件等道具的创作依据源自博物馆现存文物及图片。运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研究团队对这些文物进行动画复原,让文物“活”了过来。

  在人物方面,服饰及相貌由真人装扮后通过AI进行动画转化完成,而针对五官特点等更为精细的内容,则由后期团队完成。

  

  对于AIGC与动画分工的关系,讨论一直较多。

  

  (国风风格明显,但人物的行走轨迹还是稍稍有些呆板了。)

  《千秋诗颂》导演认为,“AI不是要替代人类,而是帮助人类提升了效率。比如,传统的纯人工制作,我们团队一个月只能做一集,现在一个月可以做三集。”

  02

  AIGC动画片,压力还给主笔?

  实际上,一年前,网飞Netflix曾与小冰公司日本分部(rinna)、WIT STUDIO共同创作并发布全球首个AIGC《犬与少年》。

  动画短片讲述了一只机器狗与少年相遇,互相嬉戏陪伴;到后来由于战事响起,他们不得已分道扬镳;最终在机械狗数十年的等待之下,终于再次回到彼此身边的故事。

  

  动画片属于典型的日漫风,作品中绝大部分场景绘制工作是由人工智能完成的,而人物和动物角色——少年和机器狗则是通过传统的动画片制作方式,即手绘的方式完成。

  这部动画从发布起便热议不断。

  “唱衰”派认为,《犬与少年》只是用数据喂养出来的数据动画而已,毫无意义。

  在全球知名视觉设计网站Artstation上,大批包括图画师、插画师、数字艺术家在内的艺术家喊出“不要人工智能艺术”的口号,并上传了象征着“禁止使用AI”的图片。

  在画师们看来,AI生成动画一方面意味着对导演和创作者的解放,同时也意味着对另一个群体——那些单纯依靠绘制背景或者图画为生的图画师的更大压力。

  这也依旧是一道尚未解决的难题。

  动画导演牧原亮太郎对此表示:“让最新技术成为自己的伙伴,就能确保创作者有足够的时间回归到他需要做的根本性、创造性工作。”

  《犬与少年》摄影总监田中宏侍:“人类创作者往往会同时进行多部作品的创作,很难在一部作品里倾尽所有精力,因此如何给创作者更多时间进行创造性工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支持使用AIGC等技术派的动画从业者来说,技术的迭代“让创作者得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到创意上,放到只属于人类才拥有的想象力上,把过去需要大量要在美术技法上磨炼的时间都用来规划的思想上。”

  “AIGC的到来,可以说几乎是对所有制图相关工作的人带来革命性的便利”,多位从业者向多知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这是一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便捷。它解决了长期以来设计师需要通过文字到具体设计图中间的大量脑力和经验的劳动输出。”某动画领域从业者对媒体表示。

  另有动漫行业从业者分析,技术越发展,对于动画制作者本身来说越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即,AIGC的出现实际上把压力给到了最重要的决策者——主笔身上。

  03

  动画公司在用AIGC做什么?

  在动画领域,各公司对AIGC技术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

  有的持观望态度,某家动画公司的运营总监曾对媒体指出,虽然行业的技术门槛在降低,但现阶段还是打算以观望为主。

  “因为很现实的一点是,AIGC技术的引入必然涉及人力、物力的重新调整,考虑目前的经济环境,更关键的是让项目顺利完成并上线。”

  也有些直接投入了使用,据百纳千成的2022年年报,制作《雄狮少年》的过程中,团队就已经在数字角色、场景、动画表演等方面尝试使用AIGC技术;筹备《雄狮少年 2》《逐日少年》《铸剑少年》等作品时,计划将AIGC 技术应用于更多的环节,如辅助人物形象开发、动画分镜制作、概念设计、场景及动作生成、声音合成、宣传物料等。

  还有些选择的是将AIGC应用于衍生品,主要原因在于“AIGC技术还不能满足他们对于创作的要求”,例如动画IP《画江湖之不良人》背后的若森内部曾尝试用AI工具输出大纲和梗概,出来的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目前的感觉就是好看但没灵魂,原创最重要的还是灵魂”,相关负责人曾对外解读。

  从影视后期到动画,结合各个从业者的感受来看,AIGC技术带来的变化主要在于两点。

  首先是提升效率,相关从业者提到,过往中后期的部分制作环节可能需要十几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要一两天就可以。其次,AIGC技术缩短了不同水准从业者之间的差距。

  但无论怎样,随着首部国产AIGC动画片的播出,给各个内容行业敲响了警钟:未来,比拼内容生成能力的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