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海水退潮了,但没有干涸”。

不足10人小团队如何做出特色化课后服务?

2023-01-17 16:53:57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王上  

  来源|多知网

  作者|王上

  图片来源|受访者

  得到CEO罗振宇在2023“时间的朋友”的演讲中,提到了一些小店的价值,投资人也开始关注小店。

  今天的故事也是关于“小店”,确切来说,是一个“小而美”的团队——上海爱共读教育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爱共读”)。他们专注于课后服务内容,总人数不到10人。

  创业之初,爱共读主要围绕幼少儿英语做素养类课程,研发包括以英语为载体的手工课程、阅读课等,模式上主要是To B,供给给培训机构。2021年7月之后,爱共读开始根据学校需求提供课后服务课程,首款产品为「指尖上的古诗词」,即以古诗词为载体的手工课程。

  爱共读创始人薛雯雯有近10年的教育行业从业经验,曾在沪江教育、昂立教育带K12相关课程的研发团队。2018年底,薛雯雯注册爱共读公司,专注做产品,做课程内容研发。

  一路走来,爱共读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所擅长的事情上,并不断放大自身的优势。做课后服务亦是聚焦在内容供给方面,其他交给渠道供应商等合作伙伴。

  薛雯雯向多知网介绍:“目前,「指尖上的古诗词」已经进入上海、杭州几十所学校,在云南、广东、安徽、湖南等地区也有少量学校在使用,渠道推广合作伙伴主要来自上海、杭州、郑州、广东等地。”

  01

  以“做手工”的方式习得语言、感悟文化

  

  小朋友们在上「指尖上的古诗词」课程

  在上海一所小学的延时课堂上,二年级的小学生们看完视频中老师讲解的《小儿垂钓》的制作方法,用剪刀裁剪手工包中的画纸,分别制作“演出背景舞台”和两个诗词中的两个人物(纸质人偶),接着通过拼贴的方式在底部贴上郁郁葱葱的树木。最后一个环节是表演,学生左右各拉动一个人偶,配上灯光,一出《小儿垂钓》的皮影戏就此展开了……

  这就是「指尖上的古诗词」课程,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古诗词结合手工,并融入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小朋友们在制作当中不仅可以体会诗中的意境,同时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根据薛雯雯介绍,这样古诗词手工课其实来源于此前做英语绘本手工课的经验。

  英语绘本手工课是以“纸质书本+视频+手工”的多元教学模式,帮助孩子寓教于乐地学习。课程的完整路径有4个环节:读前情景式铺垫、地道英文精讲、磨耳朵反复听、手工互动游戏。手工是最后一个输出的环节,主要目的是激发孩子语言运用的能力。

  之所以加入“手工”环节,是因为薛雯雯发现很多父母有类似的经历:“在读书或听书后,想让孩子把故事说出来或写出来,孩子经常是比较抗拒的。这样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效果是比较差的,孩子也不容易培养兴趣。但我们发现孩子们都是喜欢游戏的,也喜欢互动。”

  这样一来,孩子们在“磨耳朵”之后,打开手工包、做手工、在游戏中把故事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就是一件简单的事了。

  英语绘本手工课主要面向早教机构和培训机构,不过,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这门课程的推广变得不太顺利。渠道合作伙伴告诉薛雯雯,“不如换成古诗词手工课,课后服务即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学校亟需素养类课程。”

  薛雯雯受此启发,决定研发古诗词手工课程。在她看来,语言学习都是相通的,“古诗词手工课”亦是希望过激发孩子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让他们去体验,用边玩边学的方式去“习得”语言、感悟文化。

  因此,爱共读根据1-2年级语文课本上的古诗词开始研发手工课,命名为「指尖上的古诗词」,2021年9月,课程在学校试点后受到欢迎。而后,爱共读又接着研发了3-4年级的古诗词手工课。

  02

  “课程不流于模版化”

  WechatIMG216.png

  「指尖上的古诗词」有不同的作品形式

  「指尖上的古诗词」课程就是专为学校课后服务而研发的,因此需要符合学校课后服务的教学场景。

  在研发过程中,爱共读思考了这些问题:

  第一,如何让老师备课零压力?

  根据政策要求,原则上课后服务是校内老师开展,那么,老师的工作量会提升,“帮助老师学校老师减轻压力”很关键。

  「指尖上的古诗词」从研发之初在内容上做得比较充实,且配备了手工的讲解视频。

  在上课后延时课程的时候,老师会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份「指尖上的古诗词」的盒子(手工包),这包含了这一节课所使用的物料。

  接着,老师会在一体机上打开爱共读APP,输入教师账号,即能找到课程视频了,学生可以根据视频做手工,老师仅需给予简单的讲解。

  针对有的地方使用的派师模式,一般会连上两节课,针对这种情况,爱共读在视频的基础之上,增加了PPT和教案等。

  在课程流程上,设置了八个模块:作者介绍、背景故事、诗词赏析、吟诵诗句、创意手工、手工大评比、口头讲述、DIY书签。其中,“诗词赏析-吟诵诗句-创意手工”是必做模块。教案中建议了各模块相应的时长,各地的老师可以根据当地的需求,自由组合。

  第二,如何让课程形式多样且有趣?

  薛雯雯观察到,在做「指尖上的古诗词」之前,市面上有一些古诗手工盒子,但他们大部分的风格是统一的,比如都是画画,或者都是黏土画,就是都是以某一种形式的为主,比较模板化。

  但作为进入校园的课程,如果流于模板化,学生很快就会失去新鲜感和兴趣,那么效果会很差。比如,在学《咏鹅》的时候做粘土,然后学《画鸡》的时候还是做粘土,学生就会觉得没有新意了。

  这就要求课程研发团队在课程设计上有大量的创新。

  「指尖上的古诗词」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会用一套模板去套所有的古诗词,而是结合古诗词的不同特点和作者要表达的不同意境,寻找合适的手工形式。

  同时,也考虑了孩子们会感兴趣的形式,比如粘土画、积木拼图、手指偶、纸盘画、冰箱贴等,尽可能让孩子多动手创作,而不是简单的拼贴、涂色。

  除了民间艺术形式,还有一部分创新手工,比如制作不倒翁、魔术画、思维导图、提篮等。

  例如,前面提到的《小儿垂钓》这首诗结合了皮影;《画鸡》,则是让学生去做一只大公鸡的不倒翁;很多手工,都是可以拿去玩的,例如《敕勒歌》这首古诗,做完的手工,孩子对着作品吹一口气,就可以呈现“风吹草地现牛羊”的场景。

  第三是,如何在体系化的构建下,设计出循序渐进的课程?

  「指尖上的古诗词」目前覆盖1-4年级,每个年级的古诗词不同,不同的古诗要用不同的手工课形式,此外,手工难度也要针对1-4年级是循序渐进设计的,难度是阶梯式的,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比如一年级的小朋友可能手工的能力还不是特别强,手工课会以涂色、拼贴、折纸为主,然后再往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学生复杂动手的内容会更多一点。比如说像剪纸也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就去剪有几个花瓣出的样式就可以了,三四年级要去剪出花的不同的形状,比如说桃花、梅花是不一样的,甚至需要去剪人物的形象出来。

  不过,因为每首诗的形式不同,爱共读团队需要准备的物料非常多,这也意味着研发和准备材料的过程会比较复杂,也需要去平衡成本。

  03

  底层是传统文化教育

  “这次的指尖上的古诗词活动真心不错,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会背了很多古诗,还了解了其中的意思,了解了古诗的意境,真的很赞~”

  “这次的指尖上的古诗词活动很精彩,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了主动意识。让孩子们感受了诗词文化,又弘扬了我们民族文化,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