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个“幸运”离开的太快,这个“盛世”在一瞬间消失。

止损还是造血?5.6亿招标风波下素质教育机构的“保命题”

2017-09-11 09:11:48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冯玮  

  文|冯玮

  前两年,北京初中学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东风滋养了一批素质教育机构。

  “进校”在期间变得自然而简单,所以谁都想不到,自己会有被推出去的那天。

  5.6亿元招标项目的风波的确依旧在发酵,而除了质疑,也有些人开始思考:

  这致命一击之后,该如何重生?

  

  中间人出现,“五五分”转包中标课程

  今年7月中旬,北京市开始对“2017-2018学年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招标计划面向社会征集不超过1300个课程项目,采购预算金额为5.6亿元。

  8月16日,中标结果公布,共有来自196家资源单位的949门课程中标。

  意外的是,2016学年中标的432家企业中,仅有72家在今年再度入围,在北京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前两年,陪着北京教委一起摸着石头过河的“元老”机构,有360家在今年被踢出局。

  而出局的名单里,除鲨鱼公园、寓乐湾、少年创学院等在业内已有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和教研内容的机构外,还有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

  8月21日上午,张路及部分落标企业到北京市财政局实名举报,称北京汇诚金桥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组织的“2017-2018学年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招标涉嫌程序违法,并申请要求重新招标。

  少年创学院CEO张路更是直接公开《举报书》,就围标、串通投标、资质审核不严、课程缩水等问题提出质疑。

  有人评论说这是“吃不着葡萄的酸性反应。”但张路不这么想。

  上周三,张路和他的“友军”们递交了第四版投诉书。

  “我们还想再努力争取一下。”

  截至8月31日,已有40家企业联名举报并要求有关部门对此次招标活动进行审查,对投诉公司的申报项目进行重新审核,恳请“对北京教育行业招标乱象予以整顿、监督”。

  上周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财政局均在官方微信号中发表声明,提到“有媒体和网民对2017-2018学年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招标过程提出质疑,市教委和市财政局对此高度重视,正在研究处理相关投诉。”

  

  那么,假如真的有部分中标公司不具有授课资质且未被查出,在即将开始的新学期课程中,他们又该如何教学?

  在多知网加入的创客教育微信群中,遇到了一位自称是某中标公司朋友的中间人,其表示愿意将中标企业的部分课程转让,帮助一些有课程资源和授课经验的落标公司发展业务,未来双方收入五五分成。

  当笔者再次询问对方机构名称时,中间人称不便透露。

  “五五分成,如果真的合作的话,提供课程、教学中心和教师的培训机构很可能最终难以盈利;再加上培训机构要先垫付资金,留给他们的这个学期无疑会更加困难。但一些机构一定也会选择合作的。”张路分析。

  “如果不合作,一些素质教育机构只有死路一条了。”

  商业模式局限,险成致命一击

  回望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这三年,2015年7月,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为学科的综合实践课程提供了政策护航。

  根据当时的课程计划,通过在初一、初二年级开展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来“渗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重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但那时候的公立校中,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与教师少之又少。

  为此,北京市教委面向社会征集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资源单位和活动项目,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之中。

  那时候一切都很模糊,无论是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发展方向还是引入校外机构之后的合作经费……一切都在摸索。

  但这仍让校外的素质教育机构激动不已,毕竟,大家都在期盼着突破“进校”的门槛。

  彼时也算是STEAM在中国开始铺陈的初期,一下子拥有这条“捷径”,为素质教育的迅速成长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2015年秋季学期,共202家单位为北京市初一学生提供了总计851个活动项目;2016年第一次招投标时,共有400余家单位中标并在当学年提供了近2000个活动项目。

  

  按照规定,非财政供养单位开放科学活动每人次实施经费标准分为334元、291元和234元三个等级。

  有业内人士曾对媒体算过一笔账:根据教委的规定,如今每学期每家资源单位接待学生的人数不能超过1万人,按人均300元的课时费计算,一年可收入约600万元,扣除场地、设备、教师工资等支出,利润可达到40%左右。

  张路的少年创学院在过去两年均有中标,“去年,当课程对学生开放后,不到一周,我们一个学期的课程就都被预定结束。”

  有足够的利润,又能让校区实现爆满——太多的素质教育机构沉醉于与公立校合作的“盛世”中,忽视了未来某天可能会不再如此“幸运”,不再能顺利中标的可能。

  只是这个“幸运”离开的太快,这个“盛世”在一瞬间消失。曾经人声鼎沸的培训机构如今门可罗雀,学生们开学了,培训机构却放假了。

  虽然这次招标存在疑云,但过分追求B端合作,忽略经营C端用户,或许也是造成多数机构遭遇晴空霹雳的关键之一。

  求生:从各自为营到抱团联盟,从执念B端到掘金C端

  在张路看来,虽然这次落标事件给业内带来了不小的动荡,但幸运的是,这次事件也让曾经相对独立的机构们有了交流和抱团的机会。

  “为什么不就此机会成立一个联盟,一方面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统一起来;同时也可以为之后的商业拓展寻求新的机会”。

  张路向多知网介绍了他目前正在筹划的“素质教育促进会”(暂定名)。

  张路总结,目前素质教育领域普遍存在“非刚需、无时间;课程多、无体系;缺评价、无评测”的问题,在它们没有被解决的情况下,很容易在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博弈中失利。

  因此他构想:

  其一、建立促进会,实现彼此信息互通,并将行业凝聚为团。

  其二、除此前直接与公立校合作的模式外,继续发掘培训机构之间合作的模式或者企业向C端开拓市场等路径。

  张路举例,10月底将会有一个万达论坛,如果以一个素质教育联盟的方式与房地产商合作,假如形成教育综合体的合作方式,或许能为素质教育机构提供新的发展可能。

  其三,制定统一的素质教育能力分级、评价标准,筛选优质出口,以此巩固行业发展并促进招生。

  素质教育能力分级将在“教学测评练”五个环节中,弥补“测评”环节的缺失。目前在创客教育体系中,关于机器人等级已经在实施中,而关于青少年编程的Scratch等级、Arduino等级、二维设计等级、3D建模等级都已经在形成草案。

  以课程为例,日前达内推出了编程数学的内容,张路认为将编程与学科内容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继续为B端合作奠定基础,同时也能成为C端招生的新载体。

  而在出口方面,从2017上海高中科技类自主招生信息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把科技创新成绩和实践活动专长作为招生标准:

  如上海中学要求,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显示有一定特长;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简章中要求,学生为参加上海市信息等学科竞赛或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者;上海市七宝中学要求曾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及以上……

  北京亦有此趋势。

  张路认为,如果能通过辅导带领学员参加国际三大发明展(德国纽伦堡、美国匹兹堡、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和国内三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无疑在出口上为创客教育在C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在编程和机器人课程中,也有类似的比赛可以作为出口进行探索。

  此外,张路思考素质教育在未来或许也应该与线上融合,他判断,素质教育内容如果放在线上,主要是进行统一的、规模化课程指导,但竞赛课程和训练课程还是要在线下进行。

  这些都是张路开始思考的、属于素质教育的C端探索之路。

  这次思考应该缘起于开放性课程的招标风波,但或许这些思考还不够,毕竟留给整个素质教育市场的难题,才刚刚开始。(多知网 冯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