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未来世界的语言已经发生改变。

文心大模型推出AI原生游戏,质疑AI,理解AI

2024-01-09 14:33:21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张蔚斐  

  来源|多知网

  作者|张蔚斐

  图片来源|“模问题”

  30道题要做多久?

  前段时间,笔者偶然看到百度上线了一款全新AI原生小游戏“模问题”,是基于文心大模型的能力而设计的一款文字解谜AI原生游戏。

  解谜、AI、游戏,这几个关键词一下击中笔者。

  相信大家在工作中都体验过不少AI,不够稳定的AI在辅助时更是常常让我们产生“又搞砸了”的念头,AI仍在发展之中,这是共识。

  有时候我们难免抱怨:“AI如果能更好地理解我说的话就好了。”这种理解,从技术上来说,主要依赖于程序设计和大模型调试。而百度直接把大模型调优的过程以游戏的方式呈现给所有人。

  程序员表示:你行,你上。你来和AI对话。

  既然AI还在发展之中,先入为主地,我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接下来的游戏会是一次挑战。不就是30个关卡?还剩几个小时,摸鱼到下班刚刚好!

  接下来,下班时解题,晚饭时解题,半夜翻来覆去睡不着时又打开网址尝试着解题。在那个被百度“模问题”难倒的深夜里,遍寻全网找不到答案只能一遍一遍尝试回答时,我都会后悔白天小看了AI。

  是的,我没能通关,直到现在仍然卡在中途。

  在与文心大模型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笔者似乎也从中悟出了一点人生道理:

  沟通未来世界的语言已经发生改变。

  AI大模型架构下的问题,答案是多元化的、不设限的,就像未来一代所需面对的世界,也没有标准且唯一的答案,“开放性”则给探索世界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越早学会和AI沟通、理解AI背后的生成逻辑、掌握新的语言体系,越有利于我们拥抱未来。

  01

  理解AI背后的编程语言和沟通逻辑

  百度“模问题”是基于文心大模型的能力而设计的一款文字解谜AI原生游戏,注重挑战与思维构建,在帮助玩家理解AI语言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在游戏中,玩家需要通过调整输入适合的提示词(Prompt),使得大模型生成符合要求的正确答案,即可进入下一关。游戏共有30个关卡。

  我们可以先来看游戏的第一题:

  不知道这个问题大家会如何构造,但显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即,每个人的提问并不是唯一的。如何在变化万千的提问中指向同一个结果?

  游戏的逻辑是训练大模型在回答时输出挑战者所预想的答案,这也是很多使用AI的人最需要的功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但在过去和AI沟通的体验中,我们常常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AI有时候并不能理解我们所说的,让它画饺子,它偏画包子。

  虽然各家都在尝试训练出能顺畅使用自然语言交流的大模型,但不得不承认,目前我们在与AI的沟通上是有代沟的,大模型的训练,是让AI适应我们的沟通习惯。

  “模问题”对于笔者来说最直观的体验感受是:我开始试着理解与AI沟通时的逻辑性,反过来试着去适应AI的沟通习惯。作为一段计算机程序,AI有自己的语言体系,而我们使用的自然语言和AI使用的编程语言,并不相同。

  当我们的沟通语言达到同频时,才能互相理解对方。

  作为开胃小菜,第一题自然有提示,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它的提示:

  原来这一题对应的是大模型的“角色扮演”。有时候我们纠结于对AI大模型进行提问,常常忘记使用该功能。

  细细想来,对AI输入:“请输出一份行业报告”,和“作为一个行业分析师,请输出一份行业报告”,或许AI给出的视角和答案并不相同。

  前者笼统,视角模糊,后者有了身份的代入,相当于给了AI更多提示和检索信息的空间,问得越细,得到的结果往往越接近我们想要的,但这是我们习惯于言简意赅地提问时所忽略的。

  它的拓展提升给出了更多案例,也给出了参考答案。其实,答案的关键是告诉大模型“每一句话要以‘喵~’结尾”,这是一个清晰且没有歧义的指令。

  02

  拆解问题,拓宽思维广度

  大模型需要不断调试,想要在AI领域得心应手,如何把重要信息“喂”给AI成了关键,在经过几轮游戏交流后,笔者逐渐意识到,原来,与AI大模型的对话并不简单。

  随着问题难度提升,提示也不再给出参考答案,需要探索的就更多了,既然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调优大模型,自然需要引入更专业的知识点。

  例如设计提示词程序:

  这一道题的知识点是提示词程序设计。

  根据它的提示来设置问题,就像套公式一样,但在看提示答案之前,很难直接地联想到如何引导AI按照我们的想法输出。

  有时我们在做题时容易陷入思维定势,AI游戏反而带给我们灵感,打破我们的思维惯性。

  当然,也有完全没有提示的题目出现,可能AI觉得已经练习了这么多轮了,人类对AI游戏的掌控应该已经达到了巅峰。就像我低估了AI一样,AI也高估了我。

  面对没有提示的问题,笔者开始了漫长的尝试过程,反复理解、反复输入、反复被AI判定失败。

  有时候,在题目理解的第一步,就出现了困难。

  这也让我联想到编程思维——抽象、逻辑、系统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杂的编程代码建立在简单的0和1之上,学会拆解问题、抽象化问题的本质,是当下我们在AI时代面对挑战的过程中,所需提升的能力。

  在与AI原生游戏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对AI也多了一份理解。在期待人类可以用更通用化的自然语言与AI交流的同时,我们也尝试反过来理解AI。在不断喂养AI、让AI学习更多技能的同时,我们也能向AI学习,拓宽思维,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

  最后,附上游戏地址,如果有读者朋友走到最后一题,可以告诉我最后一题是什么吗!我真的很想知道!——来自一个输给AI的挫败者。

  游戏地址:soss-apps.emerge.ltd/apps/wavesummit-2023-llm/index.html

  END

  本文作者:张蔚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