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到底是什么?互联网能给教育带来什么?教育将走向何方?在线教育者、第九课堂首席运营官黄有璨重新审视一年多的从业经历,记录了他眼中的教育及其未来。

第九课堂黄有璨:我眼中的教育和它的未来

2014-05-04 14:38:36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黄有璨  

       由于某些特殊的经历和认知,教育始终是我最为关注的领域,也是我一直认为自己会去做一些事的领域。

       机缘之下,从去年开始,可以在这个领域里开始有一些尝试和实践,这个过程对我既是验证,也是学习和成长。得益于这一年多来的许多经历和见闻,关于教育以及这个行业我想我有了一些更具体和深入的认知。

       这里记录了我从事教育这个行当一年以来的一些思考。

        一.我眼中的教育

       1.教育的定义和认知

       教育似乎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以至于我们常常提到教育时都会认为它很重要,但却又很难准确去描述和定义到底什么是教育。

       在我看来,认知和看待教育的立场通常有狭义立场和广义立场两种。

       狭义立场中,“教育”偏重于实质和具体,通常重视以物质回报为导向的实际结果。在这里教育的含义又包括了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把人培养成一个社会和市场需求人员的过程,二则是知识、技能等的传播。狭义立场的教育更看重知识、信息和技能得到复制和传播的有效性。

       而广义立场下,“教育”则偏重于精神,往往以感受、体验、个体尊重等为导向。在这个立场下,教育通常更多的被解读为是对于人内在善意的促进和唤醒,激发出人们向好的某些德性,例如团结、忠诚、正直、勇敢、创造、思考等。它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要去唤醒人们发现、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在不断的发现、感知和创造中得到精神享受。广义立场的教育立场往往更加倡导和要求人的个体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得到尊重。

       在我看来,理想状态下对于教育的看待或应该将此两种立场结合起来,以广义立场导向为主,以狭义立场为辅才是王道。也即是说,在理念上,我们是为了促进和唤醒善意才要去进行和接受教育,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去发现、感知和创造幸福才要去进行和接受教育,而在此过程中去追求某些既定结果,例如学习某项技能从而获得升职,参与某项考试从而获得更好的资质和被认可度,都只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去理解和感知幸福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已,在过程中,要避免被手段和方法绑架,习得技能和得到好的考试结果都只是一种体验和感受而已,在其之外,我们还需要去接触了解太多东西才可以触及幸福。因而若将考试等某些功利性结果视为接受教育的目的,往往会导致对于个体人格塑造的失败或阶段性失败。

       可以更好的去感受和认知幸福的先决条件一定是要更完整的理解和认知世界,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也是教育要去实现的目的。

        2.教育的属性和特点

       教育也是一种很特别的行为。若以产品立场来看,它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备社会属性,这决定了其作为一种产品的复杂性。在两种不同属性的导向下,教育往往既需要注重接受教育后的结果(是否获得资质和证书,是否掌握技能以及是否因为接收到的知识技能获得收益),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是否愉快,内心是否被触动,产生的认同感和内在共鸣等)。同时,教育的社会属性也决定了它往往不会仅仅被用户和消费者所关注,也会被社会舆论所关注,这与绝大多产品都完全不同。

       若基于其社会属性去观察和思考,你会发现教育的本质很多时候往往都是一种社交行为——没有互动环境的培训和教学只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而已,而若只有信息的传递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碰撞,就意味着它将可以轻易被取代。

       同时,这也意味着如果你要去做一种重商品属性,以功利性结果为导向的教育,你很可能会不容易得到主流社会舆论的认可,而如果你在一种得不到主流认可的环境和状态下做事,会变得非常别扭。

       总体而言,教育产品形态较务虚,其真实成果不易被衡量,为了衡量教育成果所产生的考试、证书等形式永远都只能代表一个视角上的参考。

        二.我所坚守的教育底线

       结合以上思考和一些个人的立场,我自己所坚守的教育底线,应当有以下这些——

       1.教育必须尊重个体、个性化以及人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其绝对导向绝不能是流水线加工式的产品。当把人视作一个产品和商品来对待时,本质上就失去了对人应有的尊重;

       2.教育首先需要培养人们感知、发现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其次需要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并最大限度的尊重人的自由;

       3.狭义而言,教育是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广义而言,人需要教育,从自身的立场而言本质上不应是为了谋生或成为外在社会期望的人,而是为了自身精神的追求,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过一种“诗意的人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也即是:教育本身不应是功利性的。

       4.人人心中皆存有潜在的善意,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尽力唤醒这种善意的出现,给予这个世界更多美好的可能性。

       三.教育与商业结合的悖论

       前面已经说到,教育是一种很特殊的产品,它与商业如何结合可以变得更好始终是一个困扰着行业从业者们的问题。

       在教育与商业的结合上,存在着这样几个显著的悖论——

       1)在人们普遍认可和赞扬的师德中,“寻求衣钵传承”、“与人为善”和“助人”是几种最重要和最容易得到认可的组成部分,同时,前面也提到了教育更多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多互动的社会化行为,而社会化行为中更容易得到认可的是利他行为,这几点看似均与要主动追求较高商业回报相悖;

       2)从社会意义上说,人人皆有传播和传承的本能与倾向,从根本上说,知识和信息存在的意义就是可以得到传播。并且,不同于其他实体商品,知识和信息的分享本身就是一种复制,即你不会因为把一个知识分享给了朋友而失去这个知识本身,这与其他商品不同。因而当一项知识被创造出来后,得到传播就是一种必然,并且往往应该越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会越容易得到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去阻断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本身是一种不人道的行为,并且试图通过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去获得更多商业收入也会显得别扭。

       3)追求更大的商业回报往往需要伴随着产品规格、输入输出的标准化,这对于一个商品而言是极好的,但在教育中则不然。教育中,讲授的主体是教师,接受讲授的主体是学生,二者都是人,如果你要把这个过程变得极其标准化,就意味着两种显著的恶性后果,一是人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被扼杀和压抑了,二则是人越来越被视作是机器人又或是一种产品,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此外,将教育高度标准化即便是从产品和商业本身的角度而言,也还会产生一个不良后果:一个教育产品在被高度标准化之后,往往会很容易失去其原本的打动力。并且如果讲师本人长期要讲的都是一个极度标准化的版本,而没有任何创造和自身的思考体验加入其中,讲师去讲好一堂课的动力也会越来越低,因而,与物质性商品不同,教育产品在极度标准化后,常会导致其品质的下降,即便这种品质的下降有一个过程,它也终究会出现。你也可以试图去反思和回顾,事实上,任何一个优秀的讲师之所以可以讲出来超越了与简单的信息复制传播不一样的内容,几乎全部都是基于他们自己的真实体验、理解和感受,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只有类似这些真实的情感、体验和经历才更容易打动人,一个优秀讲师的课程内容让另一个人讲出来,哪怕内容完全一样,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并且对于受众的打动力和课程品质一定会降低。如果只是一个模版化的东西,很难能够因为打动人从而产生更高的附加值。

       4)立足于教育本身看,由于它是一种众多个体与众多个体之间发生的行为,因而若要让N多的教师能够尽量好的去服务好N多的学生,创造尽可能好的教育体验和品质,最好的办法或许是让他们可以把教育和教学视作是一种义务,而不是一种生意和赚钱方式,这也是为何主流的教育系统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NGO式的又或是体制内式的。而这也同样与商业相悖。

       存有这样一些明显悖论的情况下,教育与商业的结合应当力求绕过这些显著的悖论点才更有可能靠近成功,这部分内容在后续我会再深入展开进行讨论。

       就当下国内的教育现状来看,大多数人都会更看重结果和接受教育的功利意义(也即狭义立场),如想通过教育挣快钱,如此当是王道,但若长远以此为导向,会极容易出问题。

       四.国内传统教育培训行业现状

       1.当下国内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内教育的问题很大,这几乎已是整体共识。

       国内教育行业的组成基本分为体制内教育和体制外教育两类,前者如9年制义务教育、大学高等教育等,后者则如课外辅导班、成人培训等。二者各有各的缺失和问题。

       对体制内教育而言,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变成了一种既无法导出物质价值的既定结果(例如无法促进就业和技能的掌握),又几乎完全无法触及到善意激发和唤醒的一种形式主义产品。它的产出结果往往是证书、考试分数等等一类东西,而国内的考试测评体系与教学方式和理念往往又偏离实际,这就导致了体制内教育越来越与现实世界脱节,也越来越难以得到认可,无论是对于受教育对象而言还是对于社会舆论而言都是如此。当然,体制内也存在少量高水平教师和院校,可以把教学的部分做得出类拔萃的,但总体上看,这样的讲师和院校实在是凤毛麟角。

       而对于当下的体制外教育而言,由于其几乎都是与市场经济结合滋生的产物,这就导致其几乎无一例外都导向了功利性结果,而几乎完全失去了善意和唤醒。绝大多数体制外教育机构的导向和产出结果几乎都是以追求更高的考试分数、追求某些资格证书为导向的,并非说我们完全不需要证书以资格认证来帮助某些行业变得更加规范,帮助某些领域的工作变得更流程化更高效,但当所有的教育导向都变成了要标准要高效要流程化的话,就意味着人正在越来越被视作一种产品来对待,这样的世界注定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这样的教育也一定是扭曲的。

        这一部分基本已属于大家的既定共识,无须赘述。

        2 国内市场化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

       在市场化的教育培训行业(也即通常意义上的体制外教育)中,当下存在着这样一些值得被关注的现象——

       1)要么是无法持续挣钱,要么就是持续的挣钱都是依附于体制之上(例如出国留学考试、公务员考试、应试教育提分、职业资格考试等),利润的创造往往与产品的创新和创造全无关系。行业更新换代极快,更多的人都只能捞一把就走;

       2)教学内容极其容易被复制,因为此,很难有机构和组织可以把课程的研发和讲授能力视为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相反,行业的普遍情况是大家越来越把营销能力——也就是招生——视为是这个行业的核心能力;

       3)当下国内教育培训行业有很多地方都很别扭,甚至有的地方我认为都是反人性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制度反人性,比如为了防止优秀师资外流而极力通过各种制度和手段限制和约束讲师,一方面要一来于讲师来授课和招生,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讲师同时具备内容生产能力和招生能力后单干;第二,导出结果反人性,例如一味追求分数、证书等形式,而忽略了实际效果和意义;第三,讲授方式反人性,例如一味灌输,对于个体创造力和独立思考产生极大压抑,扼杀了很多潜在优秀个体。

       五.什么样的教育产品可以让用户付费?
 

       任何一个认为教育只是简单的传输知识就可以让用户付费获得对等商业回报的人都注定把教育想得太简单了,无论作为一个行业还是作为一种产品它都要特殊得多。

       这也恰恰是想要做好教育的最大难度所在:要真正做好教育,你既不能把教育想得太简单,又要把自己的教育产品做得足够简单。用户不会陪你一起琢磨那么复杂的东西,因为只有可以满足他们某些简单需求的产品才有可能让他们付费。

       在教育中,知识永远都是极其重要的载体,在如何可以让用户付费这个问题上,我们围绕着知识分三个层次来进行讨论。

       首先,从知识出发。知识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具备共享性。任何一种对于全人类普遍适用以及可以带来收益的知识和技能,其最终结局一定是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解和掌握。同时,这里还存在这样一种立论:每一种知识或技能,知道和掌握的人越多,就越不应有人为之付费。

       每一个社会,都存在这样一颗如下的知识树(绘画水平较低,请容忍),在其下方的根部,是已经被普遍认可了的经典知识(如语文、数学等经典基础学科当属此列),而在其最上方的枝叶部分,则是伴随着环境与社会变化而不断涌现的各种前所未有的开创性知识(例如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各种丰富的技术知识以及网络管理运维知识)。随着人类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各种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以及信息传播的门槛被大大降低,各类种类繁多的开创性知识也在不断的加速涌现,这给人类这棵的知识树带来了生命力和生长性。

QQ截图20131022092220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知识树也会不断生长,各种开创性知识也会不断变化,有的开创性知识因为得到普遍认可而成为了经典知识的一部分(例如曾经的物理学和天文学),有的开创性知识因为立足不稳而被否定和淘汰,还有的则产生了某些新的变化,在原有基础上又滋生出了新的开创性知识,这就是这棵知识树的全貌。

       在这个系统中,往往当一个知识认可和掌握的人基数足够大时,它就成为了经典知识,这时候,它的传播就成为了一种义务,这项义务的承担者也更应该是政府或某些社会组织。

       这里就引出了我们的结论一:越靠近知识树根部的经典知识,越不应让用户为之付费。而越靠近知识树上端的开创性知识,让用户付费的意愿和可能性会越高。但即便是开创性知识,可以让用户拥有持续付费意愿的周期也不会那么长,随着时间推移,它要么向经典知识转化,要么逐步被大家否定又或产生了新的演化,无论哪一种可能都会让用户的付费意愿降低。

        其次,任何容易被复制的产品一定会让用户的付费意愿越来越趋近于0,这是互联网领域乃至商业领域不变的真理,典型的前车之鉴如视频和音乐,此二者均是在互联网把其复制传播成本降到极低的时候让人们渐渐失去了对其的支付意愿。对于单一的知识和信息,互联网正在让它的复制变得极度容易,所以,我相信教育是一个越来越不应让用户为了单一的知识和信息去付费的事。

       若往深一层想,知识所带来的价值并非是知识本身,而是拥有了知识后的各种可能性,用户若愿意为一个知识的买单,看中的一定是拥有了此项知识后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某些转变,而不是知识本身。知识可以轻易被复制和替代,但把所拥有的知识成功转化为结果和行为的过程却是千差万别无法复制的。

       从这个立场出发,可以让用户产生更强付费意愿的,一定是把知识转化为行为和结果的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相比起一堂给你讲项目管理知识和理论的课而言,一个通过两周的项目运作实战让你去实践和体会项目管理思想,并且掌握此项技能的实战项目对你而言一定会具备更高的价值。基于这点来看,融合了大量训练和行为习惯培养指导的教学会让人更愿意付费,并且讲授者激发和打动学习者,令其愿意去付出行动的能力也会让人愿意付费。

       再次,用户可能不会愿意为了知识而付费,但却会很有可能愿意为了围绕在知识周围的各种增值服务而付费。所有的增值服务一定都是可以给用户带来某些良好体验和感受的,而这样的增值服务有很多。

       我认为在任何时候,教育中最为典型的增值服务都是环境,同样都是听哈佛公开课,导致你坐在电脑面前听和在哈佛的大讲堂之内听得到的反馈和效果出现巨大差异的,就是你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一个好的环境的存在,可以让你因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和更多的人人互动而获得更强的专注和参与感,从而大大提升你的学习成果。环境往往又包括了实地场景和参与人群两个部分。即便是在教育以外的领域,这个立论也仍然成立,苹果的用户们之所以愿意付费购买音乐很大程度上并不仅仅是在为音乐付费,而是在为IOS以及itunes store的使用环境而付费。

       同理,对于一个学生而言,选择到一所学校去就读所得到的最大价值绝不是知识,而是一个各种软硬件设施齐全的环境,一个拥有社交属性,可以与一群人在一起集体学习的环境,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讲师所给予的各种关照、监督和检视服务。

       增值服务是可以无限得到延伸的,例如一所学校或一个讲师本身如果积累下了足够好的认可度和知名度,品牌本身也能够成为增值服务的一部分。正如北大清华哈佛耶鲁等等对于我们而言,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以至于我们会愿意把曾经是这些学校的学生看做是一种荣耀与骄傲。

       娱乐也是很常见的增值服务,同样是学习,如果你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化的方式把学习和知识获取的过程变得更有趣,用户也会很愿意为之买单。

       除此以外,还有学习后的很多延伸产品也可以发展成为很多增值服务,例如当下在线教育领域里颇受青睐的题库和作业批改等均是这一套路。

       最后,教育还存在的另一种商业可能性,我想也许是基于对一个或多个群体的深入了解和认知后给第三方广告主提供的精准营销价值。这也很像是互联网擅长干的事。

        六.国内在线教育的现状

       说了很多教育的事,而教育的将来,则必然逃不过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我们将要谈及的在线教育。

       关于在线教育公司盘点的文章网上一找一大堆,大家可自行百度,我就不再赘述。这篇文章的侧重点既不是介绍在线教育行业和公司,也不是以商业和市场出发,探讨商业模式、市场前景和运营战略。我更愿意以教育本身出发,来观察和思考当前在线教育的现状。

       若基于对于互联网的利用和理解来看,当下的在线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三类思路,一是仅将互联网视作一种新的渠道,虽然载体变成了互联网,但教育的呈现形式和理念完全依附和于传统教育方法和方式,例如很多试图直接在线下录制了视频课程就试图要放到网上卖的传统教育机构;二是通过互联网的优势能力和特点对于传统教育方式形成补充,例如当下正在越来越多出现的在线作业批改、题库等类型的网站;三是试图以互联网理念和技术为出发点,试图打造出可对于传统教育方式实现替代的产品,例如一部分口语外教网站,本质上他们在做的事是在试图以一个新的平台和系统逐渐替代掉传统口语教学机构原有的市场。

       三者中,一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受到认可,日子难熬;二中的姣姣者正在迅速积累用户,前景看好;三则虽具备远大未来,但过程却一定是渐进式的,需要等待、持续投入和耐得住寂寞。

       但若基于教育的立场看,三者中无论哪一种,在当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前提几乎都必须贴近于现行体制,如K12领域必须要向提分看齐,成人教育领域必须要向各类证书和实质结果看齐,其导向性都是功利性偏重的。在此其中,一部分工具型应用网站如作业批改等可以通过线上的交互、引导和强娱乐性最大限度的激发用户的主观参与意愿,降低学习过程中的功利性和强制性导向,已属颇为难得。

      相对而言,试图要更加贴近教育本质,试图在现行教育体制之外实现有所作为在当下看来还是难度颇高,这样的在线教育项目目前要么只能基于公益行为进行运营,要么则是挣扎在存亡线上。

       七.互联网可以给教育带来什么

       要思考这个问题,需要先明确互联网的核心基因和它所带来的不同,它对每一个行业的改变都会围绕着这些而发生。

       开放是互联网的核心基因,普遍来看,它所带来的改变则包括以下这些——

       1)打破一切信息的垄断性,最大限度的消除信息不对称;

       2)实现人与人之间,以及社交网络之间的扁平化连接;

       3)通过构建信息和人之间的无障碍式连接,把信息传播的门槛最低化,给予信息实现爆炸性传播的可能性;

       4)海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

       5)先进技术与之结合也能带来更多的更多可能,例如云。

       互联网产品对于任何一个现存行业的改变都无非在于可以对之进行补充、替代又或是超越。就“补充”这个点上来说,已经毋庸置疑,无论是基于消除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海量MOOC,基于大数据而出现的题库型产品,基于更好实现社交互动而实现的在线作业批改和课后互动,还是将来有可能基于更强大的技术发展而实现的虚拟现实场景学习等产品和解决方案,都在极好的对于现行教育形成补充,令现行的教育可以变得更高效和更有趣。

       以线性思考来看,教育的过程大体包括了激发兴趣(如课前引导和互动)、教学(往往也就是课程的部分)、练习与效果追踪(如作业与测评)、社交(如同学关系的构建、维护和加深)4个组成部分,若就这个视角来看,我相信在激发兴趣、练习与效果追踪、社交3个维度上,互联网相比于都可以发挥远胜于传统线下方式的巨大作用,长期来看,这几个教育中的组成部分都一定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化和线上化。但结合我这一年半的一些经验和观察来看,我相信唯有教学这个部分是无法被线上所完全替代的。

       互联网本质是计算机思维,它擅长处理信息的流动和构建逻辑,在除了教学的其他三个部分中,仅依靠信息流动和逻辑构建已经基本足以实现我们想要达成的功能,但在教学中,除了最直观的老师向学生传播的信息以外,我们更加需要的,是一个充满了互动的环境。互动在教育和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有数据表明,普通人对于单一方向的信息传输接受的时间长度极限大体在15分钟左右,若在这个时间内无法通过场景的切换,肢体语言上的交互等与信息的接受方实现互动,绝大部分人会更倾向于选择关闭自己的大脑,拒绝接收信息,而良好的环境及互动则能够更好的激发学员的思考,促进学员的理解。

       而这也是教学在线上始终无法实现或超越线下的原因,在那个线下的环境中,有太多的元素是无法被线上化的,例如一个舒适的线下场地给学员带来的优质体验,又例如表情、肢体语言等的传递和解读,任何一个试图通过线上工具去面向他人进行过分享的人都可以体会,当你在PC前的这一端进行讲授时,完全无法观察和了解到听众们的表情和反应,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在听时的别扭感受。再举个最直观的例子,我想基本上你很难想象例如运动、吉他、演讲等需要加入大量训练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来达到哪怕只是接近线下的效果。

       总之,我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若没有了实体环境互动和碰撞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缺失,并且实体线下的教育与碰撞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将来这个过程会更多的演变成为少量线下实体互动+大量线下互动的状态。这个线下的实体互动既有可能是课程的教学,也有可能是实现了翻转课堂后,在老师等引导者的带领下,个体学习者间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的环节。

       再换另一个视角。

       刚才聊到的是在现行体制框架下互联网对于教育可以带来的改变,而我同样希望试图去思考和观察的是,互联网除了对于现行教育形成补充外,是否有可能形成一些颠覆式的创新和改变,即便这种创新和改变只是渐进式的,但它终将可以完成对于现行这个我们眼中存在的教育体制实现替代,甚或是超越?

       如果你有心关注,你一定还记得前文中曾经提到过的现行教育体制和市场中的几种别扭和反人性状态,也即制度反人性,导出结果反人性,和讲授方式反人性。而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就是明明有越来越多的人都看到和认识到这些,但却又只能暂时屈居于这种充满了太多不合理的现状下,至少看起来你很难寄希望于短期内体制从内部产生改变,无论从利益动机还是从合理性上看这都很难成立。因此我想,要思考互联网可以怎样对于现行体制和市场带来颠覆式改变,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去思考互联网可以怎样立足于体制之外去改变这几种别扭的状态,哪怕只是渐进式的改变。

       我看到这样两个极其重要且又彼此关联的地方。先说其一。

       我认识的两个讲师朋友,一个面向个人教英语,一个面向个人教时间管理,他们现在都完全以讲课为生,定期开课和授课,并且可以依靠讲课获取的收入都不少(至少要高于行业内的大部分讲师),但与其他讲师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委身于一家培训机构中,甚至,他们都没有一家自己的公司或员工,他们只是依靠自己一个人,再加上某些互联网工具就做到了以往需要一家公司和一家机构才能做到的事。相比于要委身于机构之中,当下的这种状态既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自由。

       这是我认为当下这个时代的互联网给讲师这个群体带来的巨大机遇,仅仅在数年以前,一个领域里,也许只有处于极其顶尖位置拥有极高知名度的少数讲师可以完全依靠自己就能同时完成教学内容生产和学员招收两项工作,因而讲师往往必须要委身于培训机构中——他们需要有人可以去帮助自己实现营销和招生的工作,但在今天,一个讲师可以轻易的以个体身份依靠一些互联网工具如微博、微信、线上公开课、播客、博客等方式构建起自己的个人自媒体品牌,从而让自己拥有营销招生能力,事实上近年来通过类似方式和途径所涌现出来的知名讲师已经越来越多,而正在或即将要尝试着去往这个方向努力的讲师们也会越来越多。

       这是我看到互联网可以给这个行业带来的第一个颠覆式改变——它或许可以慢慢把教师这一群体从市场化机构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不再依赖于培训机构就可以生存得很好,也让普通学员和用户可以不必再通过培训机构才能够解除了解到这些讲师们和他们的课程。根本上讲,这也是消除了一种信息不对称,而它可以同时让讲师和学员两个群体都获得更大的收益。只是教育培训机构的生存空间则会因此被压缩。

       事实上,我想这一状态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存在过,我们对于曾经的“私塾”以及开办各种私塾的大师们都曾耳熟能详,而互联网时代,或许将有助于“私塾”在现世的复兴。

        其二,我想这还远不应是终点,我猜想,在把讲师们从机构中解放出来之后,在各种动因的驱使下,互联网或许还会把信息和知识从讲师身上解放出来,让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的去传播。当这个传播者和参与者的基数足够大之时,教育和学习,或许将在那之后成为一种真正的社会化行为。而群体的广泛自发参与,将会给体制带来大范围的自下而上的冲击,从而带来更多向好的改变。

       在前文中,我想我已阐述了很多可以支撑这个立论的观点和事实,此处不再展开。

      总体而言,我认为教育要实现的终极使命,就是1)让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个完整、独立和具有尊严的个体,2)让这些个体可以自由的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

      我猜想中或许会出现的教育的将来,或会如此: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过的人类的知识树,我认为我们在教育上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去丰富和完善知识树根部的经典知识,让这些经典知识就已经足以实现1)的作用。同时这一部分知识将慢慢能够借助互联网实现普世统一性,对于经典知识,我们或许只需要听这个领域内最牛的老师讲解就好,而不再需要那么多老师,相反,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大量的引导者,可以在我们完成了经典知识的学习后通过合理的引导去激发我们进行思考和加深理解。对于这部分知识和教育资源的获取,我们应将可以逐步实现一种相对的平等。而这部分教育,一定会成为一种义务,它的履行者,更应是政府或某些社会组织。

       与此同时,互联网会让教育和学习成为一种社会化行为,在2)的领域中,它会让我们集体参与和涉足其中,并最大限度的消除信息不对称,令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中去发现和创造更多有趣的东西,教育和学习到那时都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去中心化的行为——我们在这里仍然需要中心,只是每一个中心的生存周期将会越来越短,更替将会越来越频繁。在这个领域内,教育和学习将会变成一种更普世,更开放和更自由的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被淡化,人们将可以基于更多客观的信息去评判和了解某些知识、技能和教学者的价值。

       在教育与学习成为一种社会化行为后,在2)的领域内,或许将会出现海量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与个性化知识技能供应,届时这个领域的碰撞或许会产生一个巨大的长尾效应。

       而教育产业商业化的空间和可能,在长远未来更应在于辅助性工具、增值服务、部分创新领域的技能培训以及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面向特定用户群体的精准营销价值。

       道法自然,任何一个系统,只有在其内部所有的衔接都基于自然行为和倾向而发生时,这个系统才能更加长久的存在和发展。

       我相信教育终将会指向这里,而互联网则将极大的促进和加速这一进程。(全文完)

       文:黄有璨(第九课堂首席运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