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蔚斐
来源|成长的可能
截图|《少年烦恼研究所》
家长常常面临一个困惑:孩子很喜欢做和学习无关的事,不把时间花在学习上,现在的高中分流竞争激烈,如果孩子不抓紧学习,上了职高,是不是就没出息了?
但孩子们并不这么想,05后的这一代人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往往有自己的想法,例如发展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在他们看来比大人眼里的“好前途”、“好工作”更重要。这就产生了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思维碰撞。
那么,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呢?
陈思墁今年16岁,是一个视频博主,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她进入职高专修美术。作为一名职高的美术生,她说:“很多人对职高有偏见,其实我每天在学校的生活除了语数英政史地以外,就是色彩和素描,过着和普高差不多的生活,但身边的人却总是说上了职高就是没出息,只有上了普高,以后的生活才会有奔头。但我觉得,放下偏见,职高也可以过得很精彩。但大人们总说,这种学历放到工作中不会好看。”
她在《少年烦恼研究所》这档节目中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学历和能力到底哪个更重要?
#1
学历优先于能力:
在现实面前,学历是重要的敲门砖
少年议事员姜涞则提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的择业要求会写明基础准入条件就是985、211,就业门槛决定了我们需要追求高学历,而进入职高意味着达不到这样的基础要求。
“家长经常跟我们说,只有你的学历够高、成绩够好,才有主动选择职业的权利,否则只有职业来选择你。”姜涞说。
有人说,学历很重要,是敲门砖;也有人说,即将到来的这个时代,能力更重要。选择学历,意味着孩子要走一条辛苦的考学之路,没太多时间发展兴趣;而选择能力,意味着孩子有发展兴趣的可能,但也存在无法同时兼顾学习的可能性。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助理研究员、青年代表丁若虚认为:“一定要选择一个的话,学历更重要,学历和能力相比,其实是一个更加难以改变的东西,尤其是第一学历,拥有了就固定了。但是能力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东西,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提升。在这两者相比较的情况下,一个一旦达成就不可被更改的东西对我来说更加重要。先把第一步做好,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调整那些可变的部分。”
学历决定人生的下限,能力决定人生的上限。
对此,丁若虚认为:“可能对于你来说,你是一个非常有冲劲、希望达到人生的高峰、不断冲击上限的人,但是有太多太多人本身并不是那么想冲,反而更在意我的下限可以达到哪里,我想要的是一份安稳的、确定的生活。因此,追求更好的下限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