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重在“质”,而不是在“量”。

少年版《奇葩说》火了:孩子们的烦恼超出成人想象

2023-02-14 19:43:02发布     来源:成长的可能    作者:张蔚斐  

  文|张蔚斐

  腾讯视频

  来源|成长的可能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好像越来越困难了,孩子对家长总有保留,家长似乎也不能理解,小小年纪的他们有什么了不起的烦恼。

  近日,一档被称为少年版《奇葩说》的综艺上线了,由傅首尔等人主持的《少年烦恼研究所》,一开播就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关注。节目每期邀请几位青春期少年、家长和教育专家围绕“少年的烦恼”进行提案辩论。我们这才发现,05后的孩子们有那么多“奇思妙想”,他们畅所欲言的样子是那么可爱,对深刻的议题的理解、思辨能力也远远超过想象。

  孩子们分享经历,探讨烦恼,与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在更好地倾听、了解孩子的心声的同时,也让家长有了更多新的思考。

  少年的成长轨迹各不相同,烦恼也不尽相同。在第一期节目中,面对社交是否很重要、社恐vs社牛、家长干涉社交等青少年社交问题,少年、家长和教育专家进行了讨论。

  05后的社交法则到底是怎样的?

  #1

  社交对孩子来说重要吗?

  节目中第一个议题,由钟宇升提出,这是来自一个高二学生的烦恼。他的学习压力很大,成绩不好,最近,就连他最好的朋友也和嘲讽他的人一起在小团体中说他的坏话,令他十分郁闷。老师劝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家长则告诉他,现在这个阶段不应该把心思放在交友上,朋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家人。但这个男生很困惑:

  朋友真的不重要吗?那他还有必要社交吗?

  

  全场的孩子和嘉宾中,只有姜二嫚一个人认为社交是不重要的,她说,自己现在可以说是一个朋友都没有,这让其他人感到很震惊。

  “我是一个外向的人,前几年我为了交朋友,会主动融入他们的圈子,包括他们感兴趣什么,或者他们玩什么游戏,我都尽力去靠近,我去学这个游戏怎么玩。什么话题我都试图融入,但后来就会觉得很痛苦,讲这些话的时候很违心。但是我在创作写诗的时候我感觉我是真的活着。所以就算没有朋友,我也不感到孤独,因为我的内心是很充实的。

  姜二嫚认为:交朋友对于现阶段的她来说是不重要的,她的兴趣爱好能让生活更充实。

  这也让其他人对于她的经历感到好奇。

  “在被别人背刺或者说孤立之前,我对所有人都愿意毫无保留的敞开心扉,但我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感兴趣。所以我到后面慢慢地开始不打算交朋友了。”

  姜二嫚这样的想法并不少见,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共鸣。可能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遇到过在社交中倍感失落的时刻,甚至觉得被孤立。

  就像钟宇升说的:人是群居动物,交往是人的本性,如果一个人认为社交是不重要的,那么我们要考虑他在社交中是否受到伤害,要弥补伤害。

  其实,这也提醒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在学校里的社交,不要让孩子感受到伤害,从而对社交产生不信任的情绪。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王丛说:“当孩子受到孤立时,可以换一个角度理解这种敌意。每个孩子都是非常优秀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正是因为你突出、优秀的品质,才会导致嫉妒。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你需要学会跟人沟通,怎么去待人接物?怎么去跟别人合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代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交是越来越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