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急剧变化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尤为重要。

幼小衔接、三年级现象、小升初 ……关键节点的开学季如何应对?

2022-08-28 13:01:14发布     来源:成长的可能    作者:李瑞楠  

  本期专家|李瑞楠

  图片来源|unsplash

  来源|成长的可能

  对于孩子们来说,幼小衔接、三年级、小升初这几个阶段分别是他们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也是急剧变化期,往往需要孩子与家长做好各方面准备。

  这一阶段的孩子和家长该如何更好地迎接开学季?开学前有哪些需要调整的?中科启元儿童发展中心心理咨询师李瑞楠针对新学期入学的几个关键时期的儿童心理进行了分析,不同阶段的孩子在发生哪些变化?家长该怎么做?

  #1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

  孩子要升入一年级了,我们家长是又欣慰又担心,欣慰的是孩子长大了,要迈入一个新阶段了;担心的是孩子是否能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呢?为此,很多家长都会帮助孩子进行“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到底“接”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在带过众多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个案后,从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看,“幼小衔接”不仅仅是让孩子提前预习学科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还有很重要的社会发展这部分,比如理解并遵守规则、和他人友好相处、专注做事与认真倾听他人等等。

  在规则意识方面,与幼儿园整体宽松的环境氛围不同,小学阶段更注重集体规则与指令听从,需要孩子梳理规则意识,在集体场合有意识地约束自己不合理行为。

  在人际交往方面,学会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遇到问题时既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也可以在他人有需要时伸出援手;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能有效地调控情绪,可以有方法有策略地去应对这些问题。

  在专注力方面,需要孩子可以安静坐下来听老师讲课,可以认真倾听他人的分享与讲述,这个过程需要运用耳、眼、脑,多感官一起协作的过程。

  #2

  为什么会出现“三年级现象”?

  到了三年级阶段,有一个在家长圈广为流传的说法—“三年级现象”,意思是有些孩子在在学前阶段以及一二年级时表现一直很好,到了三年级,学习就开始出乎意料地变得很吃力,成绩呈下降趋势。这背后的原因,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 学习难度增加了

  不同于一二年级的总体较为浅显的知识内容,三年级之后的学科知识,无论是写作与阅读,还是英语、数学等,难度有了跨越式的提高,这就对孩子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需要孩子具备更进一步的思维方式,还需要孩子用全新的方法来加工、综合运用。

  

  二、孩子的心理发展进入到转折期

  伴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更渴望独立,自己事情自己做主;在情感上,也从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调节能力还比较有限,遇到的各种困扰也随之增加,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不安与焦虑。

  三、 不良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的后果逐渐显现

  孩子如果在低年级时,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专注地听讲、写作业的学习习惯,那随着三年级知识难度加深,对孩子专注力与自控力要求更高,孩子出现学习困难的可能性也就进一步增大。

  针对孩子在三年级可能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我们家长该注意哪些呢?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孩子低年级时,很多家长都会紧盯孩子写作业、辅导功课、检查学习成果等,那随着孩子升入中高年级,课业难度不断上升,他们的学习任务也会不断加重,家长对孩子的帮助会逐渐变得有限。

  另外,我们继续推行事无巨细的监管,孩子也容易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失去了动力。所以我们家长需要有意识地慢慢松手一些,克制自己在孩子学习上干预过多的冲动,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

  关注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分为专注力、自控力、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挫折管理、目标管理等各个方面,是保障孩子学习和生活顺利进行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所以我们家长针对孩子在上述能力层面出现的困难部分,要尽早重视,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借助专业力量。

  #3

  “小升初关键期”: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孩子进入了初中,这是一个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他们从依附变成独立反叛,从温顺平和变成倔强好胜,从依赖父母变成青睐同伴,从幼稚开始走向成熟……与小学生相比, 他们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开始了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入手:

  善于倾听、少点说教

  孩子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发展迅猛,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

  而我们父母这时候就需要从一个“指导者”迈向“倾听者”的角色,当孩子去讲述TA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们需要耐心倾听,忍住所有批评或者评判的冲动,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真实想法,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与尊重,有助于保持亲子沟通的“渠道”通畅,为亲子关系助力。

  放手与搭手相结合

  孩子从儿童期迈向少年期,这个过程是逐渐的、持续的、渐进的,但不是匀速的。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他们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可能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例如看问题仍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需要被启发才能进行主动的思考等。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

  有些孩子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还是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为此,我们要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适时为孩子搭一把手,提供支持与帮助,在孩子想要独立自主完成一些事情时,可以适时放手,给予孩子机会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