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孩子的长处,让他有信心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越走越远。

学霸的背后大多是怎样的父母?

2022-08-21 10:03:16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张蔚斐  

  专家|李厚仪

  撰文|张蔚斐

  来源|成长的可能

  “鸡娃不如鸡自己”,这句话在这两年常常被提起,父母为了自家娃的学习绞尽脑汁,从督促孩子到严格要求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到底自家娃和学霸的差距在哪里?

  李厚仪提到:良好的家庭氛围的营造比家长的鸡娃或自鸡行为对孩子的引导和提升更为有效。“鸡娃”或“自鸡”的行为,往往都带有刻意的目的性,但是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学霸背后,父母的支持力如何体现?

  #1

  家长鸡娃和自鸡的出发点是什么?

  为什么这种外部的推力效果不好?

  鸡娃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是有期望的,例如,有曾经鸡娃的家长说过:“担心孩子的社会阶层滑落,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期望他未来在社会上有更强的竞争力。”

  家长的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好,但是必须承认和接受的一个事实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独立的个体,家长能为他创造相对好的平台和条件,但最终孩子能不能过好,完全在于自己。

  有时候父母和孩子的矛盾也是来自于此,对于孩子的人生,家长很着急,孩子自己不着急。比如高考后选专业,家长希望孩子学一个他认为的好专业,孩子却不感兴趣。家长把自己的理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忽略孩子本身的理想,这时候教育就变味了,不再是教育的范畴,而是一种强迫、要挟。这也是鸡娃的弊端所在。

  有些家长被动加入鸡娃的队伍,因为自身学历较高,往往对子女的成绩有更高的期待,加大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有了高期待、高投入,自然也希望获得高收益,如果孩子学得比较吃力或没有达到预期,比自己小时候差,家长往往会心态失衡,常说的一句话是“爸爸妈妈小时候成绩有多好,你怎么就没遗传优点?”

  首先这不是一个结论,这只是家长一种情绪化的发泄,是对孩子的无端指责。但从事实上来说,孩子的综合能力往往是一代比一代强的。表面上看来,孩子的成绩不如过去的家长,但是时代不同,没有可比性,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想法。

  家长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读书有没有被这么逼着学习?周围有没有这么多娱乐化、充满诱惑的东西?现在的孩子面对的压力往往比过去更多。

  还有一类鸡娃家长,不仅不能给孩子做到很好的榜样,同时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低,但对孩子的学习非常严苛,这样的家长会逐渐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小年龄段的孩子可能还会服从于家长的严格要求,但随着孩子的年纪逐渐增长,孩子会觉得:“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为什么要求我做到?”如果家长自己回家以后就是看电视玩手机,却不让孩子娱乐,这样孩子怎么能做到?

  这种教育方式几乎都是负面影响,没有正面影响。他对孩子的要求是无效的。

  鸡娃不好,是不是应该自鸡?于是,又有一部分家长拼命提升自己,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

  如果家长自身是比较上进的人,真心的想提升自己、在工作上勤奋刻苦,从而给孩子起到好的表率,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是为了给孩子做榜样而做榜样,意义就不大了,自己也很痛苦,孩子也能看出来家长是不是发自内心的。

  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希望孩子好,与此同时要有一定的方法去引导、给孩子提供帮助,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在某些领域里面的一些优势,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欣赏孩子的长处,让他有信心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越走越远,这才是真正的优秀,也是家长真正应该去做的事,而不是把我的理想、我的理念强加在孩子身上,逼他做不愿意做的选择。这两种行为,出发点一般都包含了理念上的强加。

  鸡娃还是自鸡这件事,还是要有一个度,不能过度鸡娃,也不能完全不督促孩子,或者完全放松自己。家长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如果家长能发自内心的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的话,这时候自我激励是对的。

  鸡娃也是一样,如果家长鸡娃的方式孩子是可以接受的,是你们家庭商量的结果,那就没问题,重要的是要注意方式,只要不是一方强加给另一方,不是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在父母和孩子沟通非常和谐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很多约定都是可行的。

  

  孩子愿意学,总比什么都不学好,家长愿意自鸡,总比懒懒散散不给孩子做好榜样好。

  #2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相比鸡娃,父母更容易做到的一点是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环境是积极的,不是娱乐化的。很容易被家长忽略但很容易做到的一点是自我克制,比如在孩子面前就不要无节制地玩手机、看电视,在孩子面前工作、读书,让孩子看到一个勤奋、刻苦、自律的父母,比任何鸡娃手段都有效。

  家长与其在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来埋怨孩子,不如从小时候开始就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家庭学习氛围。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养成预习、复习、好好听课、好好写作业的习惯,很多家长小时候不管,到了初中该出成绩的时候才开始着急,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习惯往往是有影响的,一般书香门第出身的孩子,为什么喜欢读书,很多是家庭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学历高、习惯好、自我要求比较严格自律的家庭,孩子的行为习惯较好。

  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能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给孩子营造独立自主的空间,那这样的孩子的起点就是比别的孩子高一些。

  当然,也有个别学历很高的家庭,对孩子要求很高,让孩子特别痛苦。这样的家长没有给孩子的成长起到正面的作用。真正好的家庭氛围,强调的是从打开家门的那一刻,整个家庭的氛围就是要围绕孩子去营造,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的休息的环境,而不是娱乐的氛围。孩子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交流交流学习、生活上的各方各面,而不是各自玩手机、看电视。

  良好的家庭氛围有两个关键词:

  一、读书

  家庭成员都要有读书的习惯,前面也讲了比较多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的营造。

  二、和谐

  家庭成员之间别三天两头吵架,尤其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夫妻之间的教育意见不一致特别容易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孩子面前,尽量保持形象、保持统一的意见,孩子睡着以后可以单独交流,彼此交换意见,求同存异。

  家庭教育的失败往往和夫妻之间教育理念不一致有很大关系,两人尽量做好分工,有人能让步,不需要那么强势坚持自己的想法,对方也不一定是错的,因为至今为止也没有哪一个理论能证明某种家庭教育理念是一定正确的。

  #3

  学霸背后的家长有哪些共性?

  多年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观察,让李厚仪找到了三个良好家教的关键词。

  一、陪伴

  学霸的背后,家长往往付出了很多时间陪伴孩子。这种陪伴不是坐在旁边监督、监视,而是孩子在学习,家长在旁边做自己的事,读书或工作。他们默默地陪伴在孩子身边,不是三天两头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成长诸多忽略。

  二、放手

  学霸的家长往往给孩子的自由度比较高,不会过多干涉孩子。在小学段一二年级的时候就通过陪伴的方式帮助孩子逐渐养成了比较好的习惯,到了后面,更多的是放手。不会对孩子有很多监督和要求,强迫孩子必须达成目标,更不会唠叨孩子。相对来说,他们更开明,对孩子更包容。

  三、善于表扬

  他们往往很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一有好的表现,他们立刻就能发现,并进行及时且恰当的表扬。让孩子能接收到父母表扬的信息,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欣赏。说起来很容易,但很多家长是做不到的,看孩子就是“恨铁不成钢”,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

  在这三个关键词中,李厚仪尤为强调陪伴。陪伴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每天晚上晚自习结束,家长们都在校门口等孩子,这个孩子的家长也不例外。他骑着自行车带孩子回家,一路上家长就跟孩子聊开心的事。别的都不聊,也不聊学习,就聊今天一天什么事最开心。

  有时候晚自习回去很晚了,孩子洗漱后可能还要看一会儿书,无论孩子学到几点,他的家长一定在旁边坐到几点。

  每次他讲到父母对他的付出,都觉得很感动。父母每天上班很辛苦,下班回家后还是以孩子为中心,给孩子在家里营造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氛围、学习氛围,而不是顾自己玩手机、刷短视频。这个孩子还提到,有一次他为了给学校做一个课件,熬夜到一点多,他父亲就在旁边陪着他。这个孩子后来的发展也很好,考上了清华。

  陪伴是家长最容易给予孩子的,但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