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知网
作者|徐晶晶
图片来源|受访对象供图
4月21日,大疆教育AI人工智能教育套件(以下简称套件)正式上线。
这是一款面向中小学的软硬件平台结合的AI基础教育工具,团队“希望解决现在中小学人工智能到底要教什么、学生如何学的核心问题”,打开孩子们AI学习的“黑盒子”。
新产品正式开始接受市场和用户的检验,无论是对大疆教育还是对产品负责人杨小虎来说,这自然是意义特别的一天。但,探索不止于此。
01
“真正的人工智能教育需要一些更具开放性的产品”
杨小虎,一名颇具“大疆气质”的产品经理。
在杨小虎眼中,大疆是一家“做事纯粹、习惯洞察事情本质、崇尚工程师文化”的公司。这样的风格和气质也决定了“大疆要做的任何产品都是希望超越用户想象的”。
算起来,今年已经是杨小虎在大疆的第9年,进入教育业务线的第3年,以及成为一名父亲的第8年。此前他参与研发了大疆第一代数字图像传输产品以及农业、行业应用的终端带屏遥控类产品。
从原来单纯做产品,到如今以教育类产品的典型用户视角主导产品研发,和所有父母一样,杨小虎会格外关注对孩子未来的创新创造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如果你不是典型用户,很难做好这种产品。因此,我们做产品最底线的一个标准就是自家孩子用不用?是否感兴趣?”
“在产品设计上,首先要能激起孩子的兴趣,要好玩,此外要有团队,要有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来承载。”惟其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
一个细节是,为了做好这款产品,杨小虎通读了教育学相关书籍,包括《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未来的学校》《为孩子重塑教育》《教育的未来》等。
在他看来,与研发其它领域产品不同的是,教育产品由于用户年龄跨度长,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聚焦,而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实时跟踪用户需求且动态迭代产品的过程。换句话说,这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
折射在核心KPI上的不同在于,“我们教育线追求的不是现在要盈利多少,这个是跟其他业务在核心KPI上的不同。因为一旦商业利益非常明确的话,就会束缚住你对教育产品探索真正的可能性。”杨小虎说。
这是一个跨界者突破舒适区、克服挑战、不断攀登下一个高峰的故事。
回到2021年初,套件正式立项。
作为一款软硬件平台结合的AI学习和开发环境,它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其核心特色是让中小学生完整体验AI开发的全流程。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可从数据采集开始参与数据标注、模型训练、模型部署、模型应用等全部开发步骤,从零开始构建自己的AI应用作品。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款产品?这要从大疆教育的前身说起。
2013年,大疆开始探索教育业务。2015年,为选拔有工程技术创新力的人才,大疆发起了第一届面向高校的 RoboMaster 机甲大师赛。2018年,大疆教育开始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教育从大学生新工科教育下沉到青少年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