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忧郁情绪吗?

家长必看的儿童心理学动画电影:你的孩子用什么情绪解码世界?

2022-04-04 09:19:52发布     来源:成长的可能    作者:张蔚斐  

  作者|张蔚斐

  头图|《头脑特工队》

  来源|成长的可能

  孩子的情绪多变,让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哭闹、情绪化、发脾气时都感到束手无策,到了青春期,孩子又有了很多自己的秘密,让家长觉得自己始终很难理解自己的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成长的可能编辑团队近日想推荐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电影——《头脑特工队》,一部被誉为儿童心理学教科书的电影,把原本深奥难懂的儿童心理学知识以拟人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也让家长更直观地感受到情绪心理的变化,帮助孩子更好地接纳情绪。

  故事的主人公莱莉是一个乐观的11岁小女孩,和爸爸妈妈生活在美丽的明尼苏达,有好朋友、有热爱的冰球运动,她的生活充满快乐,而这一切都是莱莉的大脑系统分工合作的结果。

  在莱莉的大脑的控制中心,有五个人物——乐乐、忧忧、厌厌、怒怒、怕怕。在莱莉婴儿时期,大脑只有乐乐一个人在控制,随着婴儿不断接触世界,情绪感知能力也在增加,才逐渐产生了愤怒、厌恶、害怕、忧伤的情绪。

  莱莉对每一段人生记忆都会成为一个发光的球,进入大脑,黄色代表快乐,蓝色代表忧郁,还有紫色的害怕、绿色的厌恶和红色的愤怒。其中乐乐是主导控制者,她每天都会让莱莉笑着面对一切,严格控制忧忧的行动,因此莱莉的主要人生情绪是快乐的。

  

 

  在莱莉的大脑里,有一个核心记忆区,里面保存着她重要的节点记忆,在乐乐的管理下,核心记忆区的球都呈现黄色。

  

  由核心记忆控制的小岛,分别是淘气岛、家庭岛、友情岛、冰球岛、诚实岛,这些美好的记忆所塑造的品质构成了这个小女孩莱莉的人格,在她遇到困难时,都可以随时调动这些记忆来重振信心。

  

 

  #1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忧郁情绪吗?

  影片中,忧忧是备受争议的存在,一开始乐乐在介绍五个情绪管理者时就说:“不知道忧忧有什么作用。”乐乐希望莱莉的生活一直是快乐的,而忧忧只会让莱莉伤心。

  

  原本平静的生活因莱莉一家搬家而发生改变,因父亲工作变动,莱莉随着父母从明尼苏达来到了旧金山,离开了熟悉的伙伴、热爱的冰球队和原本的大院子,莱莉对旧金山的一切都感到不适应,阴暗破败的居住环境让她无比怀念明尼苏达的美丽庭院,父亲的工作更繁忙了,刚陪她玩了一会儿便离开了,旧金山和家乡的饮食习惯也不同,莱莉出门买披萨又买到了她最讨厌的西兰花披萨,在陌生的环境中,莱莉感到无比伤心。

  

  乐乐想尽一切办法想调动莱莉的快乐情绪,播放黄色的快乐记忆球,但是忧忧的触碰让记忆球变成了蓝色,众人大惊失色,忧忧自责不已。

  

  而莱莉也因此在新学校的自我介绍环节中表现出害怕、忧伤,原本她想到的是在家乡快乐的冰球记忆,但是随着记忆球变色,莱莉想起这段记忆时变得悲伤。

  

  现实中的莱莉失去了核心记忆和乐乐、忧忧,变得更沉郁,莱莉在学校里总是独自一人,无法融入其他同学,在冰球选拔中,因为丢失了关于冰球的记忆,所以也没能打好冰球。在家里也常常跟父母争吵。

  而在乐乐和忧忧的争执过程中,核心记忆球离开了原本的位置,由记忆构成的莱莉的个性小岛也全部变成了灰色。乐乐为了保护快乐的核心记忆,不慎和忧忧一起到达了记忆深处,离开了大脑控制中心。

  而被困在记忆深处的乐乐和忧忧也在努力克服困难带着核心记忆重回大脑控制区。乐乐和忧忧看着莱莉的变化,无能为力。忧忧也自责地认为,自己是完全没用的,她只会把所有的事情变得更糟,正是因为她触摸记忆球才使莱莉变得忧郁,导致乐乐离开控制中心,莱莉再也不能快乐,忧忧因此不愿回到大脑控制中心。

  

  乐乐原本也认为忧忧是消极的、不该存在的,她看到的关于莱莉的冰球记忆里只有代表快乐的黄色,是忧忧的触碰让记忆球变色。但乐乐在被困在记忆深处时却突然发现,记忆球原本就有蓝色,这一整段完整的记忆是:莱莉在冰球选拔中没发挥好,心里很难过,爸爸妈妈因为看到莱莉的难过才来安慰她,小伙伴们也把她高高地抛起。

  

  完整的记忆本就有喜有忧,并不是因为忧忧的触碰才变色,但乐乐一直以为记忆球只有一个颜色。

12.png

 

  乐乐这才明白,一味地压抑情绪,维持快乐并不是正常的情绪,孩子的情绪需要发泄。当乐乐和忧忧回到大脑控制中心之后,乐乐告诉忧忧,莱莉现在需要的是她。

10.jpeg

 

  在忧忧的控制下,莱莉终于发泄出了心中的忧郁和委屈,在父母的怀里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

15.jpeg

  只有所有情绪共同协作,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身心健康的成长,莱莉的核心记忆也从单一的代表快乐的黄色变成了五彩缤纷的颜色。

16.png

  #2

  亲子交流中情绪是如何一步步失控的?

  在影片中,莱莉刚刚失去乐乐和忧忧时,情绪一片混乱,控制台剩下的怒怒、厌厌、怕怕提出,要扮演乐乐来控制莱莉的情绪,就像很多人明明不开心,却强颜欢笑的样子,在这一过程中,莱莉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了一次激烈的冲突。

17.png

  不同情绪主导的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比如莱莉,主导性格是乐乐,她的性格就是阳光开朗的。而莱莉妈妈的大脑控制区的主导者是忧伤,因此妈妈的性格是细腻、善于观察的,她的控制区首先发现了莱莉的不对劲。  

18.jpeg

  被厌厌主导的莱莉,表现出不耐烦的厌恶情绪,这一微表情立刻被莱莉妈妈发觉异常。

19.png

  而莱莉爸爸的控制区主导性格则是愤怒,因此爸爸比较冲动、更具有威严,对待女儿是严厉的。

  20.png

  由怒怒主导的莱莉表现出了不耐烦的情绪。  

21.png

  也因此立刻激怒了爸爸,父女俩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两人的大脑控制中心里的愤怒正在交战。

22.png

  愤怒的争吵导致莱利冲上楼独自躺在黑暗的房间里,当亲子之间被愤怒占据主导地位时,任何的交流沟通都不起作用了。

  与愤怒主导不同的是,在影片的结尾,忧忧让莱莉诉说出了心里的悲伤,这样的忧伤情绪反而能让莱利和父母用拥抱触摸的形式彼此安慰彼此治愈。  

23.png

  #3

  电影的心理顾问谈《头脑特工队》中的悲伤处理

  这部影片的设定运用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也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思维是怎样的,可以更科学地养育。

  《头脑特工队》背后,有两位著名心理科学家、微表情专家作为顾问,美剧《别对我撒谎(Lie to Me)》的主人公原型Paul Ekma,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的心理学教授Dacher Keltner。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Paul Ekma和Dacher Keltne提到:影片核心的科学问题有三个:情绪如何管理意识流?情绪如何给我们过去的记忆上色?11岁的小女的情感世界是怎么样的?

  科学研究发现,从这个年龄开始,积极情绪的强度和频率开始急剧下降。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由特定的情绪所定义的,这形成了每个人感知世界、表达自己的方法,以及我们回应他人的方法。

  “《头脑特工队》是一部关于失去和伤感会让人获得什么的电影。莱利离开了在明尼苏达的朋友和她的家。更尖锐的是,她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前的阶段,这让她开始告别童年。忧忧被看作是一个拖累,一个乐乐一直试图从莱利的意识中拖走的角色。

  事实上,研究发现,悲伤和重要的生理觉醒有关,激活机体对失去的反馈。在影片中,忧忧看上去很土和让人倒胃口。但现实生活中,更多时候一个人的悲伤会让她获得其他人的安慰和帮助。”

  很多人都和乐乐一样,在最开始都不能理解忧忧,都会认为“如果没有忧忧就好了”、“忧忧很多余”、“都怪忧忧产生了忧郁的记忆”。就像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一样,悲伤的情绪是消极的、负面的,是不应该存在的,我们只要有积极的情绪就好。

  在乐乐对忧忧的强烈控制下,莱莉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伤心,这让孩子的情绪都被压制了,不懂表达自己的悲伤,也就无法排解自己的压力。一旦失去感知喜怒哀乐的能力,就有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当莱莉到了陌生的环境时,更加不能适应。

  但在影片中,忧忧在后期帮助莱莉恢复正常的情绪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忧忧逐渐掌控了莱利对于目前生活变化的思维处理,在结尾处,往莱利在明尼苏达州的回忆中增加了蓝色。

  Paul Ekma和Dacher Keltner表示:“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现在的感情塑造了我们对过去的记忆。这是电影中忧忧的一个重要功能:她引导莱利了解她正在经历什么变化,她失去了什么,这为莱利创造了搭建新自我人格的舞台。”

  《头脑特工队》提供了一个新的处理悲伤的方法,核心就是:拥抱悲伤,让它展露出来,耐心的处理青春期前儿童的情感斗争。悲伤会让我们认清那些已经丢失的事物(比如童年),让包括孩子和父母的全家人去收获他们所得到的:未来新自我的舞台基石。

  参考资料:《纽约时报》:头脑特工队的科学,THE SCIENCE OF ‘INSIDE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