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从年龄上还是心态上来说,我更喜欢去做阅读、写作、游历的事情。”

俞敏洪回应“退出新东方”:不是扔下新东方不管,而是在大方向上把脉

2022-04-12 17:24:10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哆啦  

  来源|多知网

  作者|哆啦

  多知网4月13日消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12日在其个人公众号“老俞闲话”中对网传“退休”一事作出回应:“我不是马上要离开新东方,也不是扔下新东方不管,而是希望自己站在更高的层次来审视新东方,把新东方带向更好的发展方向。”

  此前,4月7日,俞敏洪在“老俞闲话”发布了一篇周记,表示:

  “这两年,我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呼唤,背上行囊出发吧,要不就来不及了。疫情更彰显了生命的不确定性,国际政治也让一些地区充满了阻隔,东航的空难更让人体会到了明天不一定为你而存在。人生的意义只有在自我实现中才能体现出来。我一直觉得新东方并不是我来此世界的目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我已经全力以赴做了三十年新东方。也许,现在是我可以稍微站得远一点,来重新审视新东方和我自己的时候了。这一审视还没有什么清晰的思路,但我知道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没法回避的事实——面对事业和人生的重新思考。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做新东方了,而是如何在更高层面上,让新东方有更好的发展,而我自己也能够有更好的腾挪空间。迄今为止,整整三十年,我每周平均至少有四十个小时,花在了新东方的业务上。我一直怀疑,我自以为为了新东方鞠躬尽瘁的努力,其实可能适得其反,已经成为新东方走向下一个阶段的障碍。如果因为牵挂名利、一叶障目,人生真的就得不偿失了,而错失过去的,永远不会再回来。”

  细细读来,其中的“重新审视新东方和我自己”、“面对事业和人生的重新思考”、“已经成为新东方走向下一个阶段的障碍”等字句,让外界引发其萌生退隐之意的联想。

  在4月12日的周记中,俞敏洪对此回应道:

  “(已经成为新东方走向下一个阶段的障碍)这句话导致一些朋友和新东方人以为我马上就要退出新东方。不少人发微信和写邮件问我,也引起了一些投资人的疑虑,弄得我不得不解释一番:我不是马上要离开新东方,也不是扔下新东方不管,而是希望自己站在更高的层次来审视新东方,把新东方带向更好的发展方向。

  尽管新东方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但我真是更喜欢远离新东方一点,至少希望自己远离新东方比较琐碎的事情,在大方向上把脉就行,集中大家的智慧把新东方做好。不管是从年龄上还是心态上来说,我更喜欢去做阅读、写作、游历的事情。”

  实际上,俞敏洪很早就提过退休的说法,但不是立即离开新东方,而是有更多自己的时间。

  早在2020年3月,俞敏洪在一场主题为"疫情期间的人生思考"的直播中透露,自己已经考虑退休,但短时间内不会对外公布。“我做企业到现在也没太大兴趣,如果我有兴趣的话,新东方应该比现在更大一点,未来我觉得新东方会交给更年轻一代人去做。”

  然而,事情很快有了变化。2021年“双减”之后,整个教育培训行业面临着转型的问题。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身先士卒带领集团转型,在直播带货上躬身入局,试水直播售卖农产品,且允许全国各地分校自由探索新方向。

  2021年9月新东方大学生业务品牌升级发布会是俞敏洪在“双减”后的首次露面,他表示自己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并透露自己接下来的几个打算:

  1.通过对于自己过去和周边朋友的观察和总结,形成有益于年轻人人生发展的故事和指导。

  2.希望通过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历史的讲述,目前正在全国各地进行有计划的历史文化考察,形成文字图片视频,为年轻人介绍祖国大好河山。

  3.计划每年通过自己阅读、朋友推荐,为一代代年轻人推荐值得阅读的书籍。

  如今,在俞敏洪的周记里,他经常提及自己已经60岁的事实:“到了颐和园,特地问服务员62年出生的要不要买票,服务员说老同志了不用买。一刷身份证果然顺利通过。上次在香山,门禁提醒我老年人不用买票,还让我着实悲伤了一会。这一次已经没有悲伤了,甚至有点沾沾自喜。看来人是很容易习惯而麻木的,现在有人提醒我老,我已经不在乎了。沾沾自喜,是因为颐和园的票比较贵,30元一张,免费了,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内心居然有点开心。”

  60岁,确实也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不过,50后60后一代的企业家和年轻一代的企业家在思想上是完全不同的。

  今年4月9日,在新东方联合艾瑞咨询共同发布《2022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白皮书》的发布会上,俞敏洪提到:“现在年轻人干公司,干完了就想卖掉的年轻人比我们当初要多出至少几倍。我们当初创业想的就是,干这件事情就是干一辈子。但是,现在小年轻每10个干公司的人有7个人想着把公司干好以后就卖掉,完了以后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他们想要的。公司这件事情只是他们走向想要生活的一个工具,只要创业成功想要的生活就来了。所以,比我们年轻20岁的做企业成功的人比我们退休得要早,而50后60后的企业家到现在依然在侃侃而谈怎么把企业继续做下去。”

  眼下很多老牌民营企业面临着接班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