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我们直接可触达可预见的年规模,从考试到学习机是200亿。”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2023线下门店计划营收翻倍

2023-01-19 15:41:19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冯玮  

  多知网1月19日消息,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科大讯飞2023年会上,以2022三季度和四季度的态势分析、以及部分典型业务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对教育业务进行了分享。

  刘庆峰提到:“教育是我们的主赛道,我们发展的第一条曲线是在教育要达成百亿毛利以上。后面紧跟着的消费者、智慧城市和医疗等在未来也都有希望,但目前体量最大的仍然是教育。”

  “去年AI学习机营收增长53%,保持良性的发展。用户要在线下门店体验感知以后才会转化购买,所以讯飞布局线下门店,门店的营收增长达到106%,门店和代理商们持续盈利。今年线下门店的营收目标是要翻番增长,形成持续根据地。”

  “我们最近对运营型根据地和可持续流水型业务做了一次详细的梳理,教育我们直接可触达可预见的年规模,从考试到学习机是200亿。加上消费者、医疗、汽车等,合起来是650亿。”

  00科大讯飞图片1.png

  刘庆峰同时透露2023年科大讯飞正式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所谓“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定义是指:

  第一,利润,公司真正挣钱;

  第二,有现金流,挣的钱能回来,大家发完奖金跟回款挂钩;

  第三,人均效益要提升,效益提升的才能给大家涨工资,才能有更大的舞台,才能招更多优秀人进来;

  第四,可持续性,不出意外年年都有、年年能发展。

  以下为刘庆峰《栉风沐雨再放歌》主题演讲部分教育方向内容,多知网编辑整理。

  2022年稳住了局面

  在这个时点上,除了回忆我们过去的不易、有温度的集体和组织之外,大家更想知道的是,2022年我们到底干得怎么样?

  今天我想用2022三季度和四季度的态势分析、以及部分典型业务和我们对未来的展望,让大家了解我们今天面临的情况。

  前三季度的毛利我们实现了8.57%的微增长,为什么只有微增长?我们曾经有个数据,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科大讯飞是唯一连续10年来营收年增长率均超25%的上市公司。每年25%基本概念是什么?三年翻一番。2022年前三季度微增长是因为疫情反复导致很多市场活动没法开展,光是教育的项目延期就超过10个、涉及金额合同金额16亿。

  我们的毛利微增长了,为什么利润下滑了17.04%?这是扣非利润。我们的毛利增长了4个亿左右,但是我们的费用增长了9个亿,这其中有70%左右是人员。这些人员很多是用在我们根据地的开拓、新产品的研发之上,这些在2022年并没有能够形成当期收益,所以人是我们现在最大的费用吃水线。

  在三季度结束时我们还充满信心,说要在营收的关键时期的四季度抢回我们丢掉的市场,正准备全力冲刺,但后来出现了一些情况。

  首先是疫情比前三个季度还要猛,重庆、广州、成都、北京、上海,包括合肥都陆陆续续出现疫情,包括我们自己,等到12月“放开”后大家又“阳了”,而我们的很多项目需要组织的专家会议开不起来,年底本是宝贵的冲刺期,但业务难免受到影响。

  还有一种挑战,既是讯飞的光荣,也是巨大的挑战,更是倒逼我们更好发展的一次机遇。我们被再次美国实体清单极限施压。2019年,我们是中国首批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8家企业之一,这三年之中又有一两百个企业和实体被列入。在2022年10月7日,美国对中国在博弈中有机会优势突破的方向,重新挑出了28个实体极限施压,其中安徽就只有科大讯飞。

  好在过去三年,我们一直是源头技术自主创新,不被“卡脖子”,做产品要有全球产业链的配套,我们在过去三年做了很多储备,所以到了今天面对施压我们有一系列的应对方案。

  针对这三重挑战,应对需要周期、备货需要周期、产品切换需要周期,其实对科大讯飞2022年四季度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所以在Q4的三重压力之下,我们超过20多个项目、超30亿的合同延期到2023年。很多人在想,这么大的困难,公司是不是四季度就垮了?其实我想,越是在艰难的压力之前,公司能不能挺得住、能不能稳得住,就看你过去的战略是不是对,是否有预判性,内心是否坚定。

  我们能不能稳住局面?

  首先,大项目延迟了,但是我们此前提出的公司“十四五”发展的最重要的两大核心战略不会变——根据地业务和系统性创新,我们的根据地业务可以持续成长。在2022年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根据地业务同比增长了23%,我们的根据地业务很多都是教育业务,Q4在学校提前放假业务没法开展的背景下依然增长了13%,对冲了大项目延迟所带来的压力。

  第二,通过我们一系列有效的管控措施和内部效能提升,使得Q4费用跟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这中间最重要的是我们进行了有效的人员管控和内部人员的复用和效率提升。

  第三是国产化的稳步推动。教育是我们当前业务体量最大的一个BG,学习机不光是零售市场卖,也在解决方案中用。学习机产品完全基于国产芯片的研发,所以我们做春节促销,还有多款硬件正在适配之中。

  正是因为根据地业务费用和效能提升,再加上我们的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使我们稳住了2022年Q4的局面,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怎么评价2022年?

  经营业绩未达预期,但夯实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盘。

  在2022年6月份司庆时,我做了主题为“稳中求进”的报告,战略如期推动。原有的根据地业绩良性增长,我们进一步为未来发展做了扩面,单个根据地的产出变多,战略聚焦下的新业务新产品带来的新增长机遇。

  2022年我们依然在布局未来的新产品和技术,不仅在中国做到核心技术持续引领,夯实了安全可控的研发平台,同时我们自主产品也开始用不受限的相关第三方组件,为组织绩效提升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改进和机制设计。

  正是因为这4个方面的进展,使我们2023年站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更加充满信心地奋斗。

  2023年,全球政治经济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一季度依然是非常艰难的一个季度。但通过2022年的踏实布局,我们2023年的主要赛道和业务方向都充满了希望。

  我特别想说的是,当我们碰到艰难的2022年,面临经营被捆住手脚、碰到突发情况时,我们是保守的只把当前的业务做好,还是真的在为长期根据地、核心产品和战略做准备,这是在危机面前真正的企业层次分水岭。企业有没有未来,就看在这种情况下是躺平了放弃了,还是苦战坚持,还是说依据一张长期的战略蓝图从容踏实地做准备,这是核心。

  所以2022可以看到,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心没有慌,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就在这,我们做的事情是有刚需+代差的,是解决了重大社会命题的,这种短期困难一定会过去。

  长期主义精神和我们对未来战略蓝图的清晰判断,是我们在2022年敢于在过程中投入的关键因素,也让我们今天站在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上,各个赛道和业务充满希望。

  以根据地业务应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首先,根据地业务能够应对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为它可以穿越经济周期。根据地业务做的是刚需,无论经济怎么变、社会怎么变,它都不可或缺。我们给大家看一些典型进展。

  先来看讯飞开放平台。科大讯飞作为人工智能国家级开放平台,我们的生态发展能看出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发展,某种意义上,我们也代表了未来。我们来看几组数据。

  第一,在整个经济下滑或微增长的情况下,讯飞开放平台的开发者团队数量去年依然增长了30%,AI的调用量同步增长38%。全球在线平台使用语音转文字、语音翻译等功能的付费用户数增长40%。特别重要的是,去年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中的开发者大赛中,72个算法赛中前三名的216位参赛者都是来自于科大、清华、交大这些大学里的优秀年轻人,平均年龄仅26.5岁,“Z世代”(95后)已占据主流,并且他们的AI使用量是其他年龄段人群使用量的两倍以上。这就证明讯飞开放平台的几百项人工智能能力是被广大的创业者和年轻人所喜欢、参与、拥护的。所以,去年虽然很难,但讯飞开放平台的毛利还是增长了20%,今年预计会增长30%。这是代表整个生态体系、代表大态势的第一个数据。

00科大讯飞图片2.png  

  第二个数据是教育,教育是我们的主赛道,我们发展的第一条曲线是在教育要达成百亿毛利以上。后面紧跟着的消费者、智慧城市和医疗等在未来也都有希望,但目前体量最大的仍然是教育。

  首先我们看看教育的主要根据地——考试业务。哪怕在去年间断停课的艰难情况下,讯飞考试业务的收入增长仍然达到35%。考试业务的营收有个准备过程,2022年讯飞在为未来做投入,如果没有这些考试业务的空档,去年考试利润会更高,所以今年的营收目标是增长35%到45%。

  与此同时,原先AI学习机被认为可能像汽车和手机一样,是完全充分竞争的市场。

  但去年AI学习机营收增长53%,保持良性的发展。用户要在线下门店体验感知以后才会转化购买,所以讯飞布局线下门店,门店的营收增长达到106%,门店和代理商们持续盈利。今年线下门店的营收目标是要翻番增长,形成持续根据地。科大讯飞的AI学习机不是工具性产品,有着强烈的学习属性、用户粘性,以及独一无二的核心价值。这是今年营收目标继续加速增长达到77%的底气。

  再来看去年受影响最大的个性化学习手册业务。

  以前每个孩子每学期在学校打印材料学习,但因不可抗力学校不上课业务无法开展。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去年业务营收还是达到了12%的增长。

  保持营收增长最重要的两个指标,一是校/生均续购率,我们从89%提高到了91%,二是单效产出提升16%。为什么提升?首先是因为扩科,学科都有所覆盖。其次是新覆盖了300所学校,一般来说建完之后到第三学期才能开始盈利。

  我们在为未来做投入,包括到三季度扣费利润下滑时,我们讨论下半年依然决定要坚定不移地扩校,为明年打下基石,因为个性化学习手册业务是非常良性的根据地。扩张不仅为了业务收入,也希望真的能推动个性化学习,帮助孩子们减负增效,这是教育责任所在。去年个性化学习手册业务营收增长12%,今年目标增长38%。

  ……

  ……

  再来看运营商业务。

  移动电信联通的黄金时代重新到来了,因国家管理体系对重大数据安全的要求,运营商在国计民生领域的主导地位重新增强,利润快速增长。而我们既有独特技术,又是战略合作伙伴,而且中国移动是我们第一大股东,是有很大机会往前开拓的。

  去年我们更重要的不是卖单个产品,而是形成持续的运营。

  在家庭电视大屏中能够对话交流,电视能看能用还能玩;还有在老人医疗、孩子学习上的支持等。我们日活用户去年突破了1000万,这是科大讯飞在输入法之后的第一个过千万日活的产品方向,运营空间还很大,去年运营型收入增长91%,今年运营型收入要增长57%,到了年底2023年12月份可以做到近4500万,比2022年年底增长68%,从而在后年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

  ……

  刚才讲的是我们行业相关的,C端硬件去年的表现也非常棒。

  办公本团队去年非常重要的事件是什么?去年亚马逊的kindle退出中国,所以大家开始涌进来分蛋糕,而我们的办公本继续保持着线上线下第一,月活增幅达到78%,收入也持续增长。录音笔经过整合以后,不仅市场份额GMV保持第一,而且利润增长98%;整个消费者BG去年C端硬件的毛利同比增长28%,今年要增长35%。

  前面我们看到的根据地型和持续流水型业务,将在2022年打下的基础上,2023年保持更良性、更快速、更稳健的增长,这是我们今年的底气。

  另外还有很多新业务,在去年如此艰难的背景下我们孵化出来,形成了非常重要的试点应用。

00科大讯飞图片3.png  

  比如智慧体育。

  目前体育进中考,将来进高考,如果都靠老师的掐表怎么能那么精准?也还不知道过程中具体情况。1024上我们展示了关于对跳远的评估测试技术,当时各级领导都想去试一试,马上就能得知怎么改进完善。

  再到日常的应用,我们已经赢得了战略先机,从北京、河南、安徽再到河北等省份近600所学校已经开始布局。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是智慧心育。

  教育部国家卫计委要求对中小学进行抑郁症的全面排查,但中小学心理老师缺口超80%。孩子如果有心理问题既不愿跟老师说也不跟家长说,如果专业的心理医生来找他,没有一两个小时也很难敞开心扉。

  但我们的智慧心育,基于跟北师大合作中国脑智计划的儿童心智发育,加上医疗BU抑郁症的相关技术,我们做了减压星球产品。在学校应用了以后,孩子们在一个独立的房间对着pad,只用对着虚拟形象进行亲切的对话和交流。80%的孩子用了以后都说好,这个减压现象是很明显的,很多孩子甚至一周要用1~2次。

  合肥孩子的心理辅导的覆盖率原来只有11%,现在接近80%,考前焦虑从88%降到67%,还在持续下降。我们精准分析孩子是考试焦虑还是人际敏感,是亲子关系问题还是师生关系问题或者遇到校园霸凌,给到家长分析和预警。智慧心育我们已经构建了从核心技术到应用成效的全面优势,储备了上亿商机,我想未来几年会市场井喷。

  另外一个是课后平台。

  双减之后怎么把课后平台管理起来提高效率,是教育部和家长们都特别关心的事,所以教育部的数字化战略行动特别提出课后管理平台,这个平台是我们建的并成为行业第一,占据了全国超过300个县区、12000所学校,剩余的还有很多学校是教育部的平台直接服务的,讯飞进行支撑。

  这三件事2022年都是投入期,商业模式还在不断探索,特别高兴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打磨,我们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从学业能力的提升到五育并举,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完整教育产品格局已经完备,2023年将进入到规模推广的红利期。

  ……

  ……

  2023年国际化加速启动的新机遇到来

  2023年我们还有一个重要机会——国际化。这是我们必须开展的新机会,也是科大讯飞对冲未来的市场风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轮驱动的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另外也是国家对我们这样的科技企业的期待。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多语种技术的准备已经到位,很多技术全球第一,再加上多年以来产品布局海外,即便疫情三年也有很多小伙伴们一刻不停探索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伴随多语种技术的持续提升,我们的国际业务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智能硬件去年销量超5万台,很好探索了日韩市场并继续做大。语言学习光在日本一个市场就已获4000多万收益,且形成了口语考试到学习的完整生态和核心技术第一名,中文学习也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

  伴随着几万辆国产汽车出海,在中国连续十几年出口排名第一的奇瑞车厂的盲测中,科大讯飞的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等语种测试结果全部都是优于微软和谷歌的。

  我们的多语种技术海外发展具备良好机会,2023年,我们要依托优势产品的组合,大举进攻国际市场,正式开启国际新蓝海。智能硬件将在日韩、东南亚市场开始拓展线上线下渠道,以英文为中心的翻译机在全球推广;开放平台持续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打造全球开发者生态;全球英文考试和支持国内车企出海等业务齐头并进。

  ……

  ……

  推动源头技术系统性创新

  前面大家看到了我们的底气从哪来,而支撑这些业务和产品长期发展并引领产业的,关键还是核心技术突破和系统性创新。

  “讯飞超脑2030计划”是在去年的年度大会上发布的,以此为牵引来推动源头技术的系统性创新,突破面向复杂场景的多模感知、多维表达,认知智能和AI运动智能算法,突破软硬一体机器人的关键软硬件技术,将来让数字虚拟人和软硬一体化机器人都能够懂知识、会学习、有情感,能够进入并服务亿万家庭用户。

  这一次的“新十条”发布之后,很多老人受到疫情冲击,加上老年社会的加速到来,大家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没有陪伴机器人在家庭服务老人,那么可能会降低老年人群的幸福感和社会主流人群的安心感。“讯飞超脑2030计划”将成为幸福中国未来核心的支撑之一。

  “讯飞超脑2030计划”自去年发布后设了七大主题,系统性推动相关工作。

  第一,我们的人机交互关键技术持续突破,语音合成真正实现了合成体验的大幅提升,可以带来全新的商机。我建议大家有机会可以下载“讯飞有声”去听一听,过年回家可以给老人安装,老人看不见、看不清文章,软件就可以读出来。

  我们的语音合成技术再上台阶,任意文本读出来都跟播音员差不多,听得很舒服,引领行业前沿。语音合成可以开启全新的商业化机会,语音合成的规模化可用已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第二,语音识别技术,面对万物互联最复杂的高噪音多人说话的语音识别场景,取得了多模态识别的重大突破。跟竞品比、跟单模态语音识别比,我们从单模态识别准确率的39%做到多模态的88%,已基本可以大规模使用。

  面对教育考试等场景要使用的图文识别,科大讯飞继续保持代差级优势,有机化学的复杂公式也可以识别了。去年数学家丘成桐到讯飞来,看到我们的手写识别连很复杂的公式都能识别,他非常兴奋,觉得这给数学家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他说,像欧拉这样伟大的数学家写的论文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翻译完,希望讯飞能让机器帮忙把拉丁文翻译成英文和中文,把伟大的作品展现出来。

  目前,我们的OCR技术、多语种技术、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等技术持续提升,在主要语种上都在全球实现了引领。

  面向元宇宙、虚拟经济的多维表达持续突破,让声音跟形象、背景画面、背景音乐及跟整个动作肢体语言全部联动起来。

  我们现在的2D虚拟形象技术已达业界领先水平,不仅可以定义个人喜欢的2D形象,还可以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自动驱动人物形象,匹配背景画面。比如朗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读到荷叶、荷花、流水,能自动出形象。朗读林徽因的文章,就可以选择林徽因的声音来朗读。

  再比如讯飞人工智能展厅里的虚拟主播小晴,过去背景画面只有一个,现在当她读到日本背景画面就会出现名古屋,读到法国就能出现埃菲尔铁塔,读到黄山就能出现迎客松,让人耳目一新。

  通过语义理解来贯穿形成的更加立体的 AIGC产品,我们已走在全行业前列,未来会有巨大商机。

  我们要基于AI虚拟人交互平台打造中国AIGC的中心,创新引领行业趋势。截至2022年12月,科大讯飞已经积累了1027项虚拟人资产,占据了元宇宙时代虚拟人交互和多维表达的关键制高点。2023年要进一步突破3D个性化形象构建及Audio2Mesh驱动,让3D形象技术达到领先水平。

  在认知智能领域,我们去年在机器理解能力方面取得了新突破,7月OpenBookQA夺冠,让科学知识推理超过人类水平,10月夺得知识推理阅读理解任务QASC榜首,12月再夺逻辑推理机器阅读理解挑战赛冠军。

  此外,我们进一步布局超大模型关键技术。讯飞在三年多前就已推出开源预训练模型,现在已经成为中文预训练模型的NO.1。经过这几年的储备,巨大的数据汇聚量会带来令人惊艳的使用体验。

  今年讯飞超脑大模型研发目标要实现语言理解和知识学习等认知基础技术的领先,并在教育、医疗等行业认知系统超过人类专家的平均水平,突破对话系统关键认知技术,具备复杂交互能力,达到人的水平。

  对话系统的全新突破,将在汽车、医疗、教育等行业率先落地,比如汽车人机交互、AI问诊和虚拟老师。最快在2023年我们就有望拥有行业领域的领导力,未来在整个通用领域拥有领导力,用新技术带来产业的新突破。

  ……

  ……

  

  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

  依托根据地业务和系统性创新,从2023年开始,我们可以正式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什么叫高质量发展?最近我们一直在讨论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定义:

  第一,利润,公司真正挣钱;

  第二,有现金流,挣的钱能回来,大家发完奖金跟回款挂钩;

  第三,人均效益要提升,效益提升的才能给大家涨工资,才能有更大的舞台,才能招更多优秀人进来;

  第四,可持续性,不出意外年年都有、年年能发展。所以这是我们讯飞定义的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具体来看:

  第一,我们要开启利润年增长30%以上的全新的阶段。2022年,我们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营收连续十年年增长25%的企业,从现在开始要开启年利润增长30%的新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重大战略机遇,我们还会坚定不移的投入,讯飞心中有更大的梦想,不仅仅是每年的30%的利润,这只是表明了我们业绩追求的导向。

  第二,现金流要匹配利润增长,同步良性增长,绝不能利润增长20个亿、而现金流只增2个亿,要把赚的钱拿回来。

  第三,人均效益。通过人才招引和我们内部的培养和提升,希望三年内人均效益能翻番,这样大家才都有新的成长空间。

  第四,可持续性。运营型的根据地业务和可持续流水型业务,5年内占比要超过80%,项目型20%以内,我们可以更从容地面对未来。

  00科大讯飞图片4.png

  这是科大讯飞从2023年开始要开启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些新阶段靠什么?靠我刚才讲的产品创新根据地已有的基础等。

  我们再看一下配合高质量发展目标,组织考核上要从规模优先到效益优先。要把考核指标中间的利润指标对应到经营质量,成为第一权重,且过程中进行关注和动态考核。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升值才是公司最重要的升值,也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一方面丰富梯队类型,加快高潜员工的发展。另一方面,持续招引校招优秀人才。在2022年四季度确定23年招聘的员工时,我们没有收缩,因为每一年都要有最优秀的校招生加入到这里,成为我们新鲜的血液,校招的质量不断提升。

  然后是任职资格的迭代,以高价值贡献者为本,持续给大家成长空间。另外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干部活力。我觉得人均效益提升的关键是团队能力的提升和一系列的配套机制,我们在2023年往后要踏实系统的跟进。

  最后说可持续的业务。

  我们最近对运营型根据地和可持续流水型业务做了一次详细的梳理,教育我们直接可触达可预见的年规模,从考试到学习机是200亿。加上消费者、医疗、汽车等,合起来是650亿。

  在未来5年一定还会有新的业务出现。

  但即便是现在打底的有650亿,我们新5年的目标是根据地型和流水型业务的收入,要占到500亿,毛利要达到200亿,成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盘。有了这200亿,我们可以非常从容地打大仗,非常从容地激励我们的团队。有了这个基本盘,科大讯飞未来实现我们的使命和愿景就更有底气,更有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

  我想再重复高质量发展的几个目标:30%利润增长的新时代,3年内人均效能翻番,5年内根据地型流水型业务占到公司80%,收入超过500亿、毛利200亿。

  我们再回顾当时的科大讯飞人工智能2.0的奋斗目标,有三句话:

  10亿用户(指的是活跃用户)、千亿收入、万亿生态(去年我们大概产业在3000~4000亿)。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导者,再到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代表中国取得一席之地,这是2.0。

  长远来看,我们要成为全球龙头,用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千亿收入的目标,我们还会坚定不移地实现,但面对新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我们会在更加扎实的基础上,更高质量、从容地实现人工智能2.0的奋斗目标。

  所以讯飞未来发展新的蓝图,我们就是这样量化描绘的。

  我们怎么看待讯飞市值?从讯飞2008年上市以来到昨天收盘,我们的市值较上市发行是增长59倍,同期深成指和上证指数实际上都是下降的。

  但关键问题是要看这个曲线。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的,我们看到了时间周期。所以我对科大讯飞的市值一点都不担心,公司发展关键问题是要回归价值创造根本,会得到越来越多长期主义投资者的认可。

  所以我想,我们更看重懂我们的、有长期主义心态的、看价值基本面的投资人,来成为科大讯飞长期的股东,分享我们长期发展的红利。

  讲到了500亿的根据地、1000亿的未来的奋斗目标,其实我们认为,一个优秀公司是看业绩的,一个伟大的公司还是要看真正的使命和梦想。所以我觉得如果要走得更远,还是回归价值创造,不忘初心。

  

  200亿的教育根据地收入是一个目标,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教育是什么?

  是当我们十几年前做教育时就提出的,能不能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是后来提的能不能让2亿的中国孩子通过我们的因材施教,每天节约一个小时的无效、低效、重复时间?

  是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心育,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更健康的心理、更幸福的童年?这些目标远比200亿重要得多。

  ……

  ……

  我们坚持围绕重大社会命题下的刚需,用核心技术和系统性创新形成代差,这才是我们未来最大的确定性。

  所以我想,只有回归价值创造的根本、不忘初心,才能让组织走得更远,让员工走得更远,让业务板块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