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美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进行了分享。

GES观点碰撞:学校面向未来怎样进行创新与变革?

2019-12-19 10:58:14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Ruby  

  多知网12月5日消息,学校本身是一个非常多元化、差异很大的场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学校也都在进行着面向未来的创新和变革。

  2018未来教育大会上,在《面对未来的学校创新与变革》分论坛上,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房山分校校长李红莲、荟同中学副校长兼华盛顿校区主席Rebecca Upham、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助理副校长Aileen Bumphus、亚利桑那州立大学Global Launch项目主任Julia Rosen以及青年成就组织中国董事长兼总裁周保罗五位嘉宾围绕各自学校进行的教育创新和尝试进行了分享。

  本场论坛由好未来智慧教育副总裁张杨担任主持人。据了解,好未来智慧教育已经成立了三年多,主要为公立学校服务,目前主要有两个事业部,一个是智慧教育事业部,一个是雪地事业部。好未来希望通过对公业务将好未来的教研、教学、科技能力提供给公立学校,协助学校改革和公平发展问题。

 

  以下为论坛实录,经多知网整理:

  张杨:学校本身是非常多元化、差异很大的一个场景,五位嘉宾能否为我们逐一做一下分享和介绍?

  李红莲:我来自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四小学。我们学校2011年建校到现在不到八年,是坐落在小区当中的小学,十年前这儿还是一块地,现在是一个小区,这个学校就坐落在小区里边。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儿童,在研究儿童的时候,要把对儿童的认识,以及对儿童成长规律的把握,变成孩子们每天的生活,只有孩子过了那样的生活,我们才能把它培养成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的人,这就是我们对于教育的认识。

  这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五年以来,我们忽然发现孩子们“变了”我们原来的课堂不再那么吸引人,我们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难题。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发现,孩子们从出生到上学,他的生活变了,他的刺激强度变了,因为各种刺激强度增大,使原来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不再像原来那样吸引他们了,他们需要更多的学习方式的变化。现在看我们的学校,这是前两天六年级的数学课,讲分数加减法,上这节课之前,老师留的家庭作业是做微课,看教材,在这个过程当中把你理解和不理解的告诉别人。这是在课上,课上老师安排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看别人的微课。

  接下来,孩子进入到讨论环节,他可以看到同学的微课,跟他讨论内容。这个过程当中老师手里面是显示器,显示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孩子学完以后,进入练习阶段,老师把练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基础层次,顺利完成第一个层次则进入第二个,第二个是拔高层次,如果你觉得有困难,则回到第一个层次前面的层次,回到最基本之中。

  这时候我们发现课堂变了,孩子们分组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老师的角色变了,有时间去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用大数据组织推动自己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角色变了,这个教室里面不仅有一位老师,而是多位教师,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课堂。

  这是体育课,老师把做成的微视频放到大屏当中,孩子们有时间便去看,分析这个动作,老师纠正动作,录不规范的动作跟孩子们一起商量到底该怎么做。这个过程当中真实学习发生了。

  同时我们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当我们问孩子们馒头是哪儿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孩子们说是买的。越来越多孩子开始进入到二手世界当中,而实际上,人天生是需要自然的,尤其是在儿童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怎么样把孩子带到乡村去,让孩子过一手生活,让孩子们在生活当中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人与植物,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而这些经验就是孩子未来学习最为重要的东西,这是我们校园里开发的课程。

  孩子们进入我们学校以后,第一节音乐课进入到农耕课程里,听着鸟叫,感受风吹树叶的声音,这才是最美的。美术课,孩子们看草上的露珠,打动了孩子们幼小心灵,才是真正的美术。在这样一个越来越现代的校园当中,孩子们多么需要自然的环境,而自然环境才是适合孩子们的。所以回到我们教育经典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卢梭这句话,把你们孩子送到乡村去,面对这个我们再加上一句,带着AI。

  Rebecca Upham我目前是荟同学校的副校长,我介绍六个关于我们学校的特点,以及我们项目中六大特殊之处,这个过程当中我也会介绍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个特点,就是荟同学校是一个国际化的学校,而且是网络化的组织。未来六年,我们会在全球30个著名的城市中去开办校区。我们学校非常独特的特点是我们关注于城市的区域,因为城市是不同文化的汇聚地,也是意见交换的中心。能够在城市中去发展学校,其实是非常有独特之处的,因为每个城市是不一样的,它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有自己的故事。

  我们在每一个校区都会去做不同的设计,我们叫做卓越中心。这个卓越中心其实是大家可以去找实习或者专门针对于某一个话题去做深入研究的地方,所以它既是学校的一部分,又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每个校区有不同的特点,华盛顿特区关注国际合作和外交,深圳是七个月之前设计的,关注设计和工程创新,我们之后在北京开办一个校区,关注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伦敦我们会关注建筑还有城市规划。

  所有这些卓越中心都可以给学生提供机会,来到不同的城市去学习,这种学习可以是短期的,比如说六周来到深圳学计算机相关专业,或者他们花整个学期时间去伦敦学习整个建筑或者城市规划的内容,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设想。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也相信,因为我们现在是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必须要在全球化中找到一些本地化的东西。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介绍,我们做的不止是追求全球化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我们还希望学生们了解他们自己的城市。我们认为年轻一代需要了解自己的家乡,自己的背景文化和传统习俗,因此我们做全球的城市游览或者城市旅行,我们从3岁小孩开始一直到高中的学生,可以看到根据不同的层级,不同年龄段,我们提供不同的信息,而且整个游览的任务或者设计逐渐变得更加复杂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可以练习公共演讲或者拍摄纪录片的不同技能。

  之前我们听了很多,在会议上的专家都在说我们必须因材施教,还有个性化的学习,个性化也是我们重中之重,我们所有教育都是因材施教的,我们知道所谓教学不只是问一个问题,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摆在你面前。目前我们也知道,我们需要去设计课程的内容,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的。在座的教育家也都知道,小学和初中教育,是值得我们去花时间创造价值的。

  针对个性化,我们的个性安排也有所不同。比如说浅绿色是关于生活方式的;深蓝色是课程的设计,跨专业的设计;浅蓝色是专门某一个学科的设计。同时一周内某一天我们有专门的辅导老师,可以看到每一天有一个浅绿色都是导师面谈,导师需要有三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和这个学生非常熟悉,他每天都会跟这个学生交流。同时我们还有针对于学生某个具体的时间段的安排,像是一个加速的学习,这个时间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处理的,他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同时我们还有在不同的地区,都有开放校区的设计,

  Aileen Bumphus今天我来到这里,跟大家谈谈我们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在做什么,这对中国有什么借鉴之处。

  我们有一个教育通道,这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战略目标,主要目标就是确保学生有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他们可以不断地发展,这个环境主要是针对于帮助比较弱势的学生,在一流大学中可能会被忽视的学生

  我们战略是基于一个体系,就是从学前一直到博士,我们学校的使命就是教育好德州的所有学生,包括各种类型的学生,只要是他们满足条件能够去德州大学。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因为我本身非常理解,我也是学生过来的,所以我非常理解要想在大学中能够被接受被认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一个教育通道,我花一些时间讲一下。大家看到我们在大学拥有一个小学,这个小学实际上让孩子们可以进来,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进来,他们通常没有机会去一些比较好的学校,但是我们德州这个小学非常好,它可以接受这些学生。

  我们要确保学生能接受的是非常好的教育。当学生进入这个体系的时候,他们就有机会去追求最好的教育,一直到大学。这是什么样的文化?对于我们德州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从小学进入到这个体系中,跟大学进行对话,他们三四五岁就有这个机会,在更高一层,我们有一个社区的项目,晚上,不方便回家吃晚饭的学生,他们有机会参与到德州大学各种的活动中。他们可以同很多的学生,谈职业发展等等。

  我们大学同时还有一系列的中心,我们实际上现在在德州大学一共有五个研究中心,他们也是为当地社区服务的,社区来到这里,他们会跟德州大学的老师们进行交流,他们知道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包括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如何填大学的申请表,还有如何在学费上,因为有一些孩子家庭收入比较低,无法负担起这个学费,如何确保让父母的收入记录在案,从而帮助他们可以更好地得到奖学金进入大学,所以也会涉及到帮助他们如何拿到补贴,还有财政上优惠的政策。我们的这些服务中心,还涉及到给德州大学里面一些学生和父母,给他们提供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一些家访的活动,我们从小学开始了我们的服务,他们完成一系列任务之后进入到我们体系中,他们已经与大学的文化非常熟悉了,我认为这个项目就是我们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这其中包括有一些课程,有数学、科学、语文、写作等课程,我们后面有中心,就是关于学术成就的中心,从小学、初中、高中,最后到我们的大学,作为大学学生,他们可以在这接受到更多培训。

  对于我们学生在体系中,在这个通道中,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因为这也是他们一直想要去做的,这对他们来说进入大学不再是一个梦想,最后通过学术成就项目之后,我们又会关注到另外一个领域,也就是大家都会关注的学术成就如何变成最优秀的学生,当然还有个人的发展。学生变成成人的时候,他们必须熟悉一些软技能,这个非常重要。最后就是职业发展,职业发展是我们从大学到社会的过渡,所以职业发展很重要。我们有一个支持创业项目,我们会帮助我们的一些学生,帮助他们如何申请更高的学位,我们学生从小就想未来职业如何发展,因为他们在这个体系内,他们知道怎么往前走,而我们战略协同,就是涉及到说,我们有一系列的项目和服务,这些都是处于协同之中的。

  比如说像我们的学术成就中心,我们服务中心,还有各种各样的项目,一旦学生进入大学中,他们能够有很多的资源,可以去到各种各样不同的地方,还有各种不同的中心。在我们部门也会给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学生提供服务,包括各种有困难的学生都会提供服务。

  最后我们在就业和进一步深造上提供服务。我们的服务和这些项目都必须针对所有的学生,有学生早别处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但是在我这,他们都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支持,能够继续学习。

  我们学生留存率和GPA都是很高的,因为我们都有定期的考试和考核,检查学生他们做得怎么样,我们也会有一些指导,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建议,当有学生来到大学,他们可能之前对大学没有更好的认识,所以有时候需要一点时间,他们同辅导员和同其他老师能够坐下来进行重要关键性的对话,这个实际上就是与学生们的上课同样的重要。

  最后,我跟大家讲一下我们取得的成果。学生留存率超过了98%,在第一学期平均GPA超过3.12超过51%的学生GPA达到五级甚至更高。

  Julia Rosen: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代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来到这里跟大家做介绍,我们也是未来教育大会的合作方。我们学校是连续四年被评为美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学校,而且这是投票选举的结果,我们想跟大家分享创新的旅程。

  大学也是学校的一部分,作为教育者来说,作为家长来说,我们总是很困惑很纠结,总是在问自己,我们的孩子到底想做什么?他该学什么?怎么为未来职业做好准备?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我们大学开发的,它可以帮助家长,帮助老师去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步,做一个小测验。我们有60个不同的对比图,音乐和商业的对比选择,大家选对哪个感兴趣,然后做完这个图以后,又有60个问题的测试。我之前做的测试,得到的建议是CEO、广告、销售代表、猎头,这是我每天都做的工作,进去点还有具体学位的发展项目,包含了不同的课程。如果想做这些,就要学这些课程。这个界面上可以对比不同专业要学的不同项目,以及你可以去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这是非常创新的工具,而且我们授权了给其他学校去做这个测试。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40多年都在支持留学生,我们有Global Launch的项目。我们发现整个市场上有一种错配,目前学生所学的东西,所在学校做的准备,和他真正步入到社会上需要的东西不一样的。我们用100%精力去关注非常小的黑色的扇形区域,英语流利程度,通常是托福、雅思或者其他考试。这个基本上是要求非常高的考试,大家都知道这个是什么。讽刺的是什么?这些学生,他们比如说到了美国,或者其他说英语的国家的院校,你光有托福和雅思学习经历是完全不够的。比如说整个学校的氛围都不一样,你和老师的关系,你学习的环境都不同,你甚至要挑战你的老师,你要有团队合作,所有的这些技能都会在大学里发生,你通过托福和雅思考试是获得不了这些技能的,我们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很多大学,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它都有不同的英语项目的课程。这些课程是非常好的方式,让学生来学英语,去感受一下具体的学术环境。Global Launch,也就是我们针对留学生的项目。它其实提供了数字化的版本,是做英语语言还有其他相关学术准备的。在我们看来其实还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之前也在和在座的嘉宾和其他朋友去聊,究竟怎么去让学生做好准备,去解决在大学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周保罗:过去25年我就是青年成就组织中国董事长兼总裁,我从1993年开始担任这个职位,我参与到了未来教育大会的委员会中去讨论教育的变革,尤其是从K12到大学。我负责领域跟大家不一样,我今天要解决非常简单的问题,我们希望让年轻人准备未来的职业发展,帮助他们赚钱。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再到大学有很多不同的变化和挑战,我想跟大家介绍的就是中国青年成就组织的发展历史,以及我们如何帮助年轻人在整体经济大环境中去取得成功。同时我也会去介绍在这个变革和创新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

  现在我想花一些时间,回忆一下美国前总统布什,他的夫人,以及老布什。他们支持了青年成就组织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也是深深影响了我和我的家庭。布什大家庭一直致力于公共服务,希望借此机会鸣谢他们,感谢他们的努力,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善意。

  我今天想先给大家介绍中国青年成就组织整个历史的进程。在1919年之前,在美国有几个年轻人,也就是100多年前,这几个年轻人是商业的从业人员,他们是年轻的企业家,聚集到了一起。其实昨天董教授也说过教育是面向未来的,要去培训未来得年轻人,所以我们必须要去准备好相应的内容核技术,来帮助年轻人进入未来得行业,开启未来的职业生涯。JA中国就是100多年前创立的,让年轻人做好准备进入到职业生涯,已经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对全球来说未来年轻人呈现什么发展趋势?1993年我受邀成为青年成就组织国际成员,负责整体的业务。过去25年整体体验和经历非常激动人心的,我们目前是全球最大针对年轻人的公益组织,我们目前有超过46万的志愿者进入到不同的教室。可能大家看课程设计的时候,很少提及经济的问题,钱怎么来,去哪里赚钱,刚才讲到馒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还要学习具体背后的经济逻辑,我们希望能够影响到学生,目前我们已经影响了全球超过100万的学生了。

  1983年我是第一次回到中国,中国目前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经济体,如果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本的发展,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包括经济发展,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整个经济增长趋势。所以到1993年我和我太太一起创立了JA中国,那是25年前了。所以对于中国未来的年轻人来说,我们希望在经济教育方面推动一系列的变革创新,推动中国的进步。

  我们在各方面都是很有创新性的,比如说在识字能力、创业,还有如何准备好职业方面,我们给很多中国孩子都带来有益的教育。

       如何让年轻人为未来职业做好准备,我们教他们三种基本的技能,也就是如何自己做好主动权,不屈不挠,还有最后如何要更加主动。我们希望孩子可以有自信,并且能够更好的发现他们自己,能够更好的去了解自己,以及更好的相信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自信很重要,这样他们才可以每天很好过好自己的生活,能在未来更好的成功。

  另外除了未来得一些技能之外,我们也需要帮助他们培养好的性格做基础,一系列的习惯会形成他们的性格,所以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培养好的习惯,这样才可以帮助他们怎么正确领导,怎么成为CEO,性格是未来成功的基石,未来成功必须由他们的性格,他们使命感和他们人生意义所引导的。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学生可以过上对于他们自己,对于他们家人,对于他们社区,以及对于我们整个伟大国家,甚至对于整个世界都是有意义的生活,而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作为青年成就组织的使命。

  总而言之,我们青年成就组织,我们会给孩子提供三大价值,第一就是经验学习。第二就是能够有一些商界志愿者的帮助,可以获得第一手的经验。最后提供一个国际性的平台,可以让他们去到超过100个国家,他们可以见到不同地方青年成就的校友,可以分享他们的经验,倾听他们的观点,从而得到跨文化的体会,我们帮助孩子知道钱是哪里来?怎么去赚钱?以及帮助他们如何培养更好的性格?培养他们创造力,还有他们领导力,这些都很重要,让他们知道这一点,非常谢谢大家。

  张杨:各位推进各自工作和推进变革当中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李红莲:我觉得遇到最大挑战就是儿童的变化,他们生活的世界和我们所有从教者经历过的世界完全不同,所以我们要带着对儿童原来理解的理论,走进孩子现在的生活,分析孩子今天他的长处,他的短处,他需要弥补的,他需要发扬的,从而为他提供适合他的教育。我们老师对于孩子变化适应过程,也是非常困难的。

  Rebecca Upham最大挑战是取决于不同的市场的。我们作为新的学校,实际上我们现在同那些标准的考试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致力于做非常高质量的教育,要想让不同美国家庭明白这个重点,让他们知道这是长期的选择,这是比较难的。

  Aileen Bumphus一共有两个挑战,第一个与打破常规思维有关,我们如何在实践中去创新,这个创新比较难的,我们在其中如何跳脱常规思维也是碰到了难点,解决小问题的时候,怎么寻找到新角度进行解决,我们怎么样有更好的信心,这其中我们有一种紧迫感,我们的学生很多时候,面对不同环境都会面临挑战,其中我们必须想出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创新性的项目,也是需要让他们明白这其中不同的变化,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在规模方面,我们还在找好的合作伙伴,我们要想扩大规模,需要找好的合作伙伴,得到更多的资源,来提高我们的能力。

  Julia Rosen从我们这边来看,我们挑战更多是来自60年以前。当时麦克成为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校长,在过去这些年来,我们确实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我们从一个好学校变成了一所卓越的大学,所以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最大的挑战就是内部的文化上的挑战,因为我们员工行事方式不一样了,我们真的要跳脱常规来思考,我们总是做一些事情,有时候在别人看来是有一点奇怪的。比如说,谈到培养国际留学生,我们很专业,但是有时候很难做平衡。在工程上,工程学需要学生画一些草图,我们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把我们对于创新的想法,这个市场究竟是什么情况都说出来。再比如说,我们如何处理线上的学习问题,我们希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这个适应能力。

  周保罗:过去25年当中,头10年我们面对的是跨文化的问题,在头10年中国发展对于非营利组织非常不了解。非营利组织到底是什么?如何运转?如何管理?是我们最大的挑战。我花了10年来讲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后面15年,在非营利组织上面,技术层面上大家了解,但是对于它怎么样的启动力,活力在什么地方,这个也是很大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大家对于教育的理解。从一个技术层面上来讲,大家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教育真实的目的,我觉得这方面还是有很多的挑战。

  张杨:作为校长,你会想要做什么改变?回到小学,回到20年前,你自己还是小学生,你想改变什么?

  李红莲:我这样回答你的问题,也算是送给大家,我希望无论从哪个行业,让我们都重新回到儿童的视角。无论是搞技术,还是做专业研究教育的,从孩子们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经济利益出发。要给孩子们适合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教育。比如说,有些游戏的开发,在孩子过于幼小年龄阶段,这些游戏对于孩子大脑刺激强度过大,使孩子对低于这个强度的注意力减弱,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我呼吁各个做企业的,一定要回到我们孩子们的视角,为孩子的成长环境更健康、更有利于他们,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Rebecca Upham如果这样的话,我想改两个东西,首先我想改变它的文化,不再是专注于答案,而是专注于问题。我上学的时候,问题就是说你懂了吗?你学会了吗?我们的确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去给他合适的材料。

  第二点,我们目前处于极度变革的时代,我当时觉得教育并不是全球化的,我觉得这个需要改变的。

  Aileen Bumphus其实有很多事情都是我想改变的,其中有一个就是,我们必须要给学生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且是在他们需要这个东西的时候给他们。比如说,我父亲就说过,让孩子引导你。我觉得这句意义就是,我们用了教学的策略或技巧,如果学生没有回应,说明这个策略或者技巧不合适,我们做得就是给学生需要的,我们少插手一些。

  Julia Rosen我们非常同意全球化的视角,非常同意嘉宾所说的,我还想强调体验式的学习。比如说JA所做的,让我们理念变为现实变为行动,不只是理念性的,让我们孩子更好的理解它的价值。

  周保罗:我过去用了十年准备,用1983年到1993年的时间,我创办了JA中国,这个过程当中,我自己创办了两个国际学校。过去18个月,我研究中国的教育发展,因为我很多朋友也鼓励我不要退休,所以我研究了18个月。我觉得两个地方需要贡献,我们不用回头看,重要是往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