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O的概念非常美好,但很难落地,除了内容和服务进行线上线下的结合以外,也要培养营销策略的在线化,可以利用短视频或社群运营。

未来魔法校:晴天修屋顶,培养机构与教师线上能力|OpenTalk

2020-06-23 00:45:53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张以慧  

  多知网6月22日消息,在多知网近日举办的第27期OpenTalk“被提速的下沉市场,未来将经历怎样的发展之路”线上直播第二场活动上,好未来未来魔法校教学总监金虎范分享了未来魔法校在疫情下采取的多项举措,并就机构的痛点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核心观点:

  中小机构的痛点在于:在线教育的冲击;老师团队老龄化;成本支出大;薪资待遇供应不上;中低收入家庭受疫情影响大,导致市场萎缩。

  针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建议:机构和老师都要具备线上线下的能力;数据化是进行线上线下连接的重点;心态要开放,要懂得互相抱团,利用市场中的其他资源。

  OMO的概念非常美好,但很难落地,除了内容和服务进行线上线下的结合以外,也要培养营销策略的在线化,可以利用短视频或社群运营。

  To B市场里有很多成熟的产品,可以用租赁和购买的方式,而不需要所有内容、系统都自己研发,也不需要搭建自己的产研和网络运营团队。师资才是永远的第一要素。

  以下为分享内容,经多知网编辑整理:

  我觉得各位教育工作者非常辛苦,面对疫情,其实我们都一样,同样的惶恐、同样的失措。但是我觉得能坚持到现在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相信即将春暖花开。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未来魔法校在疫情期间内的一些动作和一些应对的方式方法,并给大家一些建议。

  01

  针对B端推出避风港计划与扬帆计划

  应对疫情,好未来都做了些什么?

  我们做了很多紧急应对,包括线下业务学而思培优、网校、励步和爱棋道等项目,都换成在线形态。疫情爆发后,给学而思培优的反应时间大概只有三天左右。从上到下,大家快速地进行开会讨论,多方配合,比如财务、班级运营、系统、老师、教学、学科等一系列进行紧急响应。目的很简单,就是打通线上和线下。虽然学而思培优本身就有在线业务,但线上线下打通并不简单。如果我们按照非常直白的方式让线下所有的家长都退课、重新报在线课,就非常复杂,所以火急火燎地奋战三天,最终没有耽误正常开课。我们线下班平行到线上非常顺畅,在线模式就开启了。

  我们还有一大板块,就是我们的网校。随着疫情发展,我们果断做了免费直播课,而且同时跟多方面进行链接,通过央视频,学习强国等等一系列渠道,把网校课程免费输出,就是为了实现停课不停学,不耽误寒假的正常进度。

  第三方报告显示,在这期间,学而思网校的APP下载量实现了600%的增长,通过疫情收获了不少新用户。

  当然,我们自己的开放平台事业部,针对To B和To G业务,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我们推出了避风港计划,免费开放直播云工具,供大家渡过当下紧张的疫情期。因为我们毕竟要做供应链,给合作机构去提供相应的产品、工具和服务。我们有自己的直播平台,网校、培优和学而思都在使用,我们免费开放给行业,这对服务器的挑战也非常大。买服务器这件事有一个细节:当时我们买光了北京所有的服务器,因为我们自己的网校得用,学而思转线上得用,开放平台事业部给行业内提供免费直播云的使用也得用,所以真的买光了。

  除免费开放平台以外,为了助力中小机构顺利转接,我们也提供了课程内容电子版等,以及教大家如何运营在线。因为大部分合作机构都是传统的面授机构,不懂在线的模式,所以我们不断地分享学而思面授转在线的经验,以及网校的在线模式,包括如何制定关键的线上指标。同时,我们还紧急开了在线培训课,为教师做线下转线上的培训。

  春节之后,我们面临另外一个挑战:有的城市已经陆续复课,但并非所有城市都复课。我们是双师课堂为主,包括乐外教AI英语也都是线下产品,有的城市要线下、有的城市要线上。因此,我们连夜奋战,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出了双师小组课,即线下和线上可以用同时上同一节课。老师在直播间进行上课,直播课程可以同时推给线下教室,也可以推给在家的学生。一个小组6个学生,充分增加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感,老师和学生能够相互看到。双师小组课最大的优势在于不怕疫情反复。

  此后,大家开始担心暑假、担心秋季。尤其因为春季很多家都在做免费课,而机构老师的工资不敢减,成本可能不降反增,这意味着资金链非常危险。因此,6月9日,我们针对合作校推出第二项计划:扬帆计划,就是魔法校在避风港以后,为了帮助合作校实现暑期招生而做的一系列运营动作和支持。

  首先是费用优惠减免。这是未来魔法校自2018年创立以来第一次做优惠减免,我们分别在入口年级做了大优惠,针对学生量特别多的学校也做出了腰斩式的优惠,帮助机构渡过当下难关。挣钱来日方长,现阶段先帮助大家活下去。

  第二是分产品线精细化运营。以前我们的运营基本上属于偏超市类,把所有的物料都提供给我们的合作机构,但这个暑假不一样,因为疫情对经济有影响,家长可能也需要衡量价格。大家第一时间想的可能是优惠策略,但是我们的观点永远是,一定要把最底层、最根本的产品给做好。所以我们分产品线,一二年级设立一个产品经理,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初一到初三以及物理、化学,分别都设置了专门的产品经理,通过精细化管理提供相应的物料和具体指导,帮助大家通过产品做底层,实现暑期招生。因为只有这样,吸引过来的家长才是长期的,更有利于提升整体内在的实力。

  第三是辅导老师的免费培训。疫情期间,大量老师因为生活、经济不景气而离职,老师变动非常频繁。对于没有参加过培训但需要上课的老师而言,必须提供培训,所以我们紧急启动了免费辅导老师培训计划,帮助大家快速地去适应。

  第四是增开了大量的暑期班和产品线。按照以前正常的暑期开班量,可能预计200个班就够了,但是因为不同城市放假时间不同,为了给大家更多的选择空间,要把班级匹配做得更加细致和全面一些;同时,我们今年初三的课程以及物理、化学两个学科都开了,也是为了给出更多的选择空间,并且好课、双师直播、AI英语也都线上化了。

  总体来说,疫情期间,大家虽然都很忙、很慌,但应该把该做的事提前想明白,有条不紊步步为营地前进。针对好未来的以上三个动作,总结一下:

  第一是团队的协作能力。领导层一旦发现前方的危险,指出方向后,下面不会有任何异议,能够全力以赴投入其中,进行协同的安排,执行力非常高。因此我们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是团队的学习能力。虽然学而思培优也有他的在线业务,但学而思绝大部分老师都是传统的面授老师,他们要在短短的三天内学会如何进行在线授课。学而思一直以来都采用的是ICS、IPS多媒体课件教学,老师们天然地对互联网产品、在线产品有感觉,并且我们是标准化教研,这也是顺利转线上的理由。

  第三是多元化业务探索。虽然学而思培优线下业务多少受到影响,包括因为紧急转在线进行部分费用的退还,但网校事业部得到了发展。通过这次疫情,各位校长应该也会感觉到,鸡蛋不能往一个篮子里放,在线业务和线下业务都要发展,遇到问题也不至于特别慌乱。

  第四是要天晴时要修屋顶。学而思自建立以来,一直特别注重教学环节。大家都知道疫情早期的网络环境特别不顺畅,因为以前没有想过有那么多人会挤进在线教学模式,而老师们刚上来之后不熟练操作,这些一定要在日常里慢慢累积起来,尤其是教学内容。很多家长在在线学习期间给了我们老师很多的包容和空间,这意味着之前的教学基础打得扎实,并且在线过程中虽然网络顿卡,但讲课内容是合格的。

  所以给大家分享我们日常一直铭记在心的一句话:“教不好学生等同于偷钱和抢钱。”这句话是给所有入职老师深入的理念,就是把教学作为第一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这也是我们对于整个疫情最大的感触。在线教学平台纯粹变成了一个工具,只是帮助老师实现教学输出的途径而已。

  我们采访一个合作校的时候,他提到,“年后各种网校纷纷推免费课,最初家长们也有所动摇。我鼓励家长去体验各种网校,做一个对比,最终没有流失,家长还是选择了我们的在线直播。好未来17年教研沉淀,结合本地化体系,针对本地学情、考情做标准化辅导。”这个校长提到的也是很多校长们的意识:是不是该着手打造本地化网校?如果要与全国性的网校竞争,本地化网校无疑是非常大的优势。

  02

  中小机构的痛点是什么?

  根据民办教育协会做的一版调研报告,90%机构表示在疫情期间内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20余家机构差点倒闭,暂时停顿,勉强经营和维持。面临的困难之中,主要是营收减少,场地租赁又不可能减少,人力成本还很高,这是线下机构的压力;线上机构想招老师借机捞一把,人力成本高,但大家都在推免费,营收暂时不可能增长,压力非常大。

  最难的是中小机构,主要是因为被迫转型、营收减少,生存相对比较难一点,经济压力比较大。

  总结下来,疫情期间内,中小机构普遍的痛点是什么呢?

  第一,在线教育的冲击。像学而思网校、猿辅导、作业帮和企鹅辅导,这些冲击还是非常大的。跟这些已成熟的互联网教育公司的有授课经验的主讲老师们相比,线下培训机构们还是差好多,而且运营经验也不足。

  第二,老师团队老龄化。其实学校里很多老教师连电脑都不太会用,教他们使用直播云是非常困难的,执行力弱,学习力也弱,转型就面临着特别大的阻力。

  第三,成本支出大。在线直播至少也得有一个手写板,有的老师家里电脑不行,还得买电脑。我看有的校长真的给每个老师都配了电脑,营收反倒下降了,雪上加霜。

  第四,薪资待遇供应不上。有的学校听说已经开始减薪了,那么老师肯定就不会长久待下去;老师一离职,我们就没有机会翻盘了。但是有时候我们是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没有多大时间空间去实现,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优化的时候也要做相应的一些调整。

  第五,高收入家庭受疫情影响并不是很大,但中低收入家庭由于经济影响,消费会降级,可能也会导致我们市场萎缩。这是我们目前普遍面临的,所以各行各业都是一样,一定要有充足的现金流,我们才能抵御寒冷。

  03

  用在线化营销策略落地OMO,善用To B产品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给出几点建议:

  第一,机构需要具备线上线下的能力。通过数据的调研,很多家长已经逐渐适应在线教育的形态,而且二三线城市家长比例会越来越高。线上是代替不了线下的,因为信息传递和亲密地都会折损,且区域差异大,区域和网校有对抗在线模式的机会;但是,线下也开始离不开线上,未来没有纯粹的线下机构,所有机构都是线上线下相融合。

  第二,老师需要具备线上线下的能力。现在还没有准备好的老师们,一定要锻炼自己的在线授课水平;校长可以在线下已经恢复后,抓紧锻炼老师,可以尝试培养几个网络大咖。趁着天气好,必须把队伍锻炼出来。OMO的概念非常美好,但很难落地,除了内容和服务进行线上线下的结合以外,也要培养营销策略的在线化,可以利用短视频或社群运营。

  第三,数据化是线上线下连接的一个重点。学而思从人工进入系统化,就是SaaS工具,进行降本增效,内容的在线化也非常便利。

  第四,要有开放的心态。以前很多校长认为做自己本土的产品就可以了,但这次风暴一来,行业能够帮助大家减负,互相抱团才能更加稳定。其中不需要所有内容、系统都自己研发,也不需要搭建自己的产研和网络运营团队,因为To B市场里有很多成熟的产品,租赁和购买就可以。然而,学校一定要牢牢抓在手里的是老师,老师永远是第一要素。学而思内部有一句话:有一个好老师开一个班。行业里都在进行人才争夺战,学而思能够开拓出这么大的市场规模,其根本在于有一套非常完备的教师培养体系,可以让毕业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供给到每个教室里。有了好的老师,就可以打开更大的市场。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放弃内容研发,把精力放到老师培养上,当然如果各位校长能有自己的渠道就更好了,同时还需要更优质的课程和素材。此外,线下授课需要培育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独立开发肯定不行,需要更加稳定的第三方授权平台,需要我们懂得去购买;招生方面,从单一渠道增加引流路径,降低获客成本;运营方面,从人工运营到信息化系统与数据监测,实现解放生产力,这都需要一定的意识。

  04

  Q&A

  Q:筹备本地化网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首先,本地化网校跟传统的在线教学模式一样,还是三个“教”:教室,教师,教研内容。

  在线教室是直播平台,需要购买或租赁,但没有人会卖。市面上有很多开放平台,像好未来直播云类似的在线教学工具。

  教师方面,要有自己的网红老师,先从一位老师开始打造,从现有的在线互联网教育形态里让老师进行学习和摸索。

  教研内容方面,我个人建议是去引进或采购外部比较成熟的教研产品。但是一定要在本地教研上花更多的精力,例如周边学校的考试,当地的中考、高考等,以这些为基础点。

  此外还要去考虑助教这个点。学而思网校的主讲可以配好多助教,又叫辅导老师或小班老师。学而思培优线下班,平均一个老师带100个学生,到了在线形态后,就可以带300甚至400个学生,因为在线情况下可以通过这种主辅分工来实现。

  我建议在项目早期进行探索和投入的时候,不要铺开太广,要专注关键的产品线,要all in。比如我们尝试产品的时候,会用高中线,因为高中科目多。家长会希望有些科目有在线的学习形态,可以通过这种模式早期跑出来,慢慢再过渡到其他产品。

  Q:哪些系统自己研发,哪些系统依靠外部?

  我个人认为可以所有的在线系统研发全部从外部做引进,不要自己研发。因为投入太大,没必要,比如好未来每年要投好几亿,有数千人的研发团队。现在To B产品很多,有很多教育者的展会,可以多看看作为参考。

  Q:目前如何扩大引流?

  我建议还是保持原来的引流逻辑。假如我们以单科主线进行引流,像学而思就习惯了用数学为主线进行引流,在内部进行获客,而且学而思基本的引流逻辑是以产品为主线,会经常去做讲座介绍产品,通过评课等方式不断把家长引到社区,再转化成长期班。但有的机构是以低价,这是不同团队的习惯和基因。

  Q:目前在线教育渗透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如何看待更低线城市的在线教育发展?

  早期邦鑫老师启动网校的时候,就是希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也能上得起好老师的课堂。最初他的想法是,能不能实现一次课一毛钱、一块钱,因为走规模化效应分摊、降低成本,可以实现这种模式。现在我们网校加了双师模式,辅导老师配比的核心是要做口碑、做精细化,像疫情期间向央视频和各大平台输出的是课程为主,要加更精细的服务可以选择有辅导老师服务的课程体系,稍微贵一点。

  更低线的城市是一样的,只要有价格空间,只要能够解决学习效果的问题。任何一个城市的家长都会分层次,有能负担高消费的,因此可以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不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