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用户入口说事!在线K12短期没戏

2013-12-16 08:50:30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徐伟   0条评论

       不久前龚海燕放弃91外教,转做K12学习平台“梯子网”。不仅龚海燕,众多在线教育创业者都选择了K12这个市场。我很理解,因为K12市场前景广阔,消费者基数巨大,行业门槛低。但我不看好目前的在线K12市场,原因有三:1、K12教学类产品的目标消费者和使用者没有在线学习习惯  2、K12家校互动类产品推广难度太大 3、K12不是在线教育的用户入口,我们来一一分析:

       1.K12教学产品的目标消费者和使用者没有形成在线学习习惯

QQ截图20131216083900 

       上图是尼尔森和新浪做的在线教育调查,我们能看到本科及研究生群体使用率明显高于初高中群体。在中小学这个市场,消费者和使用者不是同一人。消费者是家长,使用者是学生,学生用什么产品基本是由家长来决定的。目前这批中小学生的家长年龄在30至50,其中最年轻的家长是七八年前从大学毕业的,上学时用电脑除了CS就是魔兽争霸,他们可不相信电脑上还能学习。心理上是不愿意给自己孩子购买在线学习产品的。从这个角度说,功能单一的点读机都比在线视频课程强。

       说完了家长(消费者),再来看看学生(使用者)。中学生多数是早晨8点到晚上5点在学校,回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完成基本上要到晚上8点左右,如果是初三或高三则更晚。这种情况下,学生怎么有时间上网学习呢?所以,针对K12的在线教学产品,尤其是纯在线产品,目前来看前景并不乐观。除非像学而思这样,运营论坛和线下培训多年,依托自己用户基础和口碑进行推广。

      2、K12家校互动类产品推广难度大、盈利模式不清晰

      K12市场内,除了教学类产品外还有家校互动类产品。这种产品主要使用者是家长和老师,目的是帮助老师更高效的实施教学,帮助家长和老师沟通更便捷,从客户价值角度来说是很高的。传统教学中,一个班主任要管几十个孩子,什么都靠一个大本记,根本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有了系统,就能帮助教师更好的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系统能提示教师哪些学生该特殊关照,还能跟其他老师更好的沟通,积累题库。家长也能通过这个平台及时的了解学生动态。

      问题在于,这种产品想大面积推广,必须搞定官方。只有在全校统一要求的情况下,家长和教师才有可能使用。而我们都知道,在国内对官方机构进行公关,成本高、难度大。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风险:政策。就像嘀嘀打车遇到的问题一样,一旦政府干预,你就没得玩了。这次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教育信息化,谁敢保证教育部不会弄出一个类似的软件?

      另外这种平台几乎都是免费的,就算用户量够大,除了广告还有什么盈利模式?收会员费,家长愿意买单么?在平台上开课,教师会同意么?这类产品只是学校和家长的辅助工具,不是发生教学、实现效果的地方。所以即便产生了一定的客户价值,盈利模式也是个绕不开的问题。

       3、K12不是在线教育市场的用户入口

       有些朋友说,做K12不是为了短期盈利,是为了抢占入口,培养用户,我认为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我们判断哪类用户是入口,不是根据年龄,而是根据哪类消费者最先接触到产品。对于线下教育来说,入口是少儿学员,不是因为孩子年龄小,而是因为在时间点上,少儿学员是接触线下教育的第一站,因此他们成了入口。新东方做泡泡少儿,也是为了守住入口。但对在线教育来说,目前能最先接触到在线教育产品的不是中小学生,而是大学生、在职群体。

       首先,成人更有自主性,有更多的时间使用互联网。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没有高中繁重,并且大学教育模式也是自学为主,所以大学生更有可能在网上学习。其次,大学生群体相对中学生而言对价格更敏感,但是对教学环节中的全方位看护等服务需求不高。这恰恰是互联网能满足的,虽然在线没有实时互动、没有一对一的辅导,但是性价比够高。

       这些人才是近期在线教育的主力军。他们将成为第一批在线用户的主要消费者,只有让这些人习惯在互联网上学习、喜欢在网上学习,他们才会在不久的将来,让自己的孩子在互联网上学习。所以,即便大学生消费能力弱,市场没有K12那么诱人,也依然值得更多的关注。
 
       PS:最后附上多知网的调研结果,仅有6%在线教育针对大学生。

QQ截图20131216083912

       这是徐伟探讨在线教育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上篇文章为《为什么说今天的在线教育还没有发生质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