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万的毕业生,何去何从?

关于800万毕业生的几组数据

2020-06-24 11:51:00发布     来源:信口说    作者:信口说  

  编者按:

  本文转自公众号信口说。

  作者从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毕业生(共计813万)的数据出发,分析了这批毕业生的不同流向,进而得出几个结论:民生相关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成为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增长点,传统制造业招聘需求下降;大学生的就业实际是一个市场中供需匹配的问题,毕业生供给增加的同时,市场需求降低,造成了就业中供需匹配的问题。

  与此同时,根据往年的数据分析,本文亦对当下全球格局突变和经济转型期的毕业市场进行了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核心还在于要发展经济。

  1、800多万的毕业生,何去何从?

  

bd0fc2de91df566915c92dff8105b39a.jpg

  2020年的毕业生数据,官方数据还没有发布,从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毕业生情况看(2019年数据尚未公布):

  2018年有813万毕业生,其中本科387万,专科366万,大约各占45%,硕博加起来60万。

  387万本科生中,考研和保研的占1/3,留学人数大概有9%,剩下接近60%在找工作。

  扣除本科继续升学的人数,2018年813万毕业生中,大约有700万进入职场。

  2020年874万毕业生,整体结构和2018年相差不大,也会有超过700万的学生需要工作。700万的人口是什么概念?瑞士整个国家人口706万。

  2、大学生的数量,到底多不多?

  

22c12dd4f7d691420cd91b936284da17.jpg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2011-2020年,新增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7079万。

  2020年,全国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约1.8亿(扣除自然死亡和老龄化约1千万),占劳动人口的20%(16-59岁的人口约9亿)。

  考虑到我们父母辈的读书比例低,年轻人中大学生的比例会更高。

  3、毕业生去哪了?-升学

  

77bf5c71b90db1d785c22ef02bf7930e.jpg

  考研人数20年间增长了近10倍,从2000年的39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341万人。

  而近一半的增幅,发生在最近五年,2015-2020年,参加考研的人数增加176万,同比增加107%,同时期录取人数增加42万人,同比只增加74%,参加考研人数的上涨远高于录取人数的上涨。

  考研学生中往届生的比例在持续上升,2018年238万考研生中,应届生131万,往届生107万,2019年往届生约占45%。

  考研的录取率约30%。这意味着最近两年,每年有200多万的学生考研失败,被迫进入职场或继续考研。

  4、毕业生去哪了?-就业

  全国范围内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缺乏公开数据,这里有一个调查数据可供参考。

  麦可思研究院进行了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全国本科生样本约15.2万,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5.1万。覆盖了1031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378个,高职高专专业为653个;覆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了大学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03个职业;覆盖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327个行业。

  

35f431441f9cfd8dff32c57e613f39ae.jpg

  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4624元)比2017届(4317元)增长了307元,比2016届(3988元)增长了636元。

  其中,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月收入(5135元)比2017届(4774元)增长了361元,比2016届(4376元)增长了759元;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4112元)比2017届(3860元)增长了252元,比2016届(3599元)增长了513元。

  

a13fb4763ede8e6e49514bfd303f3e38.jpg

  在本科主要专业中,2018届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是信息安全(6972元)、软件工程(6733元)、网络工程(6597元)。

  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长最多的行业是 “中小学及教辅机构”(就业比例:12.7%),较2014届(就业比例:8.6%)增长4.1个百分点。其中,在“民办中小学及教辅机构”“公办中小学”就业的2018届本科毕业生比例分别为6.6%、6.1%,较2014届分别增长了2.4个、1.7个百分点。

  201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下降较多的行业是“机械设备制造业”(本科就业比例:2.4%,高职高专就业比例:2.9%),较2014届分别下降1.9个、1.6个百分点。

  民生相关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成为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增长点,传统制造业招聘需求下降。

  5、市场总体需求的情况?

  

857e4024c6790bb1b2d370867113610c.jpg

  

839833347070faad08e57c66fea1227f.jpg

  大学生的就业实际是一个市场中供需匹配的问题,毕业生的供给,和企业的人才需求。

  GDP增速的持续下降,意味着市场上对于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在下降。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995.5亿元,比上年下降3.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355.5亿元,比上年下降1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580.0亿元,下降3.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181.9亿元,增长2.2%。

  毕业生供给增加的同时,市场需求降低,造成了就业中供需匹配的问题。

  一些追问:

  相信以上的几组数据,每个人都会总结出自己的结论。

  我们在谈论大学生就业难的时候,多数会主观性认为问题出在学生和学校:

  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不匹配;

  毕业生能力与职场需求不匹配;

  职业规划不被重视;

  大学生眼高手低;

  ……

  这些理由可以解决个别个体的情况,但如果大量个体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再是仅仅个体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供大于求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这个矛盾,只是被其他问题又放大了。

  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核心还在于要发展经济。

  但在全球格局突变和经济转型的时期,一批一批的大学生一年一年地涌入就业市场,他们的困境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种困境下,教育将一个学生融入社会的功能正在减弱。而且,即使是这样的教育体系,仍然由于人口基数而竞争异常激烈,导致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知识灌输和升学,而不是教育人。结果是大量的底层学生越来越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阶层分化加剧。

  我不禁想问: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

  教育解决个人什么问题?

  教育解决社会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

  但我希望,会有更多的人来探索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