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1offer在上海召开第二届互联网留学行业峰会,去年同期,他们举行了第一届峰会,一年过去,51offer从做单纯的零中介开始,到上线社交平台Better向后端导流,以及与百度文库的合作,51offer的这一年可谓动作频频。

51offer王影:留学学生数量增长迅速,将上线选校雷达

2015-11-03 08:11:00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Cindy  
        多知网11月2日消息,今日,51offer在上海召开第二届互联网留学行业峰会,去年同期,他们举行了第一届峰会,一年过去,51offer从做单纯的零中介开始,到上线社交平台Better向后端导流,以及与百度文库的合作,51offer的这一年可谓动作频频。
 
        在会上,51offer副总裁林龙根据51offer观察到的数据进行了一些总结,他表示,过去一年16岁到18岁的学生数量增长了407%,19、20岁的学生增长非常快。尤其是大一,学生增长了107%。非北上广地区学生增速是74.94%。
 
        以下为51offer CEO 王影的分享
 
        因为第一次有很多的愿望,第二次一定要把它的一实现了。其实第一次峰会,我们提到了互联网留学,这个是百度的数据,去年在互联网留学, 70万条留学数据里面,有70%的数据提互联网留学,互联网留学在百度搜索内容搜索有很大的提升,说明互联网留学彻底的火了。我们认为改造任何行业都有几个方面有所体现,一个是用户体验。过去一年,互联网行业有很多新的模式出现,B2B、O2O,B2C,我认为一个好的模式能生存下来,肯定要有两个方面对于学生有帮助。一个是改造行业的效率,还有是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在留学行业分为几块,一个是留学申请,第二块是社交,第三块是除了留学申请之外的其他的服务,过去一年当中,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其他的事情,想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这三块做了什么。
 
  其实大家知道在一个学生留学申请阶段主要是四块:第一块是信息准备,就是用户查询留学信息,查询国家的信息;第二块是学校决策,用户需要决定什么样的学校适合他什么样的专业适合他;第三块是具体的环节;第四个是成功之后长达一年的跟踪阶段。
 
  我们看第一块,信息准备,其实互联网做信息是它的优势,我觉得大家都比较清楚。我在这里是想说一说,我们过去一年的发现。第一个UGC下降,PGC上升,就是以论坛、点评的UGC,整个在访问量上,用户的介入度上下降。而另外一块是PGC在过去得到用户的青睐。我觉得这会预示着整个行业慢慢趋于理性,这也证明了信息不对称越来越少。意味着用户需要有深的内容,而不是像原来什么信息都要。用户在此时此刻,比任何一个时代获得的信息都多,这可能跟我们互联网留学的工具越来越发达有关系。我们判断原来的UGC形成的网站,未来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变革。
 
        第二块就是H5和APP的增长,在留学行业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移动化的增长其实是老生常谈了,我们为什么要说一说呢?因为去年的数据,挺让我们惊讶的。左边是51offer的界面,本来我们预计6个月超过PC,结果去年只用了1.5个月就超过了PC的增长。其实用户新的一种,移动化的体验之下,包括碎片化,导致用户需要更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内容。这个对于我们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如果没有新时代的编辑能力,可能很难抓住用户的心。第二块,对于内容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块,用户个性化的需求非常的强烈。我们做互联网经常说信息如果要做得更好,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结构化,第二个是场景化,第三个是个性化。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每天存储用户日志两百万条,未来等我们日志达到一千万条的时候,我们将做出相应的产品应用给到用户,届时我们会给到千人千面的计划。
 
  第二条,选效决策,其实用户的体验点是想更快更好的获取学校的方案。我们过去三年,制作了智能引擎系统。这个是利用大数据、学校的信息、标签,学校每天发出来的信息,通过算法和大数据的计算,可以实时的为学生预测每个学校的成功概率。最后为学生做出一个界面,帮他选学校的系统。
 
  现在目前机器判断的结果和专业顾问判断的结果基本上达到了95%的吻合度,也就是说明这个机器逐步变成了一个顾问,而且判断很准。过去36%的申请,是由学生在智能引擎前台自己选择的。我们希望未来这个数据能大幅度的提升。
 
  第三个我们做了一个比较,没有智能引擎之前,一个用户选择学校的时间是3.4天,有了智能引擎之后,现在是2.7天,效率提高了35%。因为有这样的实时性,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是这样的选校方案非常有效。另外整个系统完全是由数据和机器来完成的。所以它的准确性非常得高。同时因为它有一个处理中心输出。所以解决了很多公司服务大量学生的时候,人不能标准化的问题。待会我们CTO的演讲,其实会提到智能引擎是如何使用的。智能引擎我们研究当中发现,除了帮助学生做智能定校之外,我们也发现了几个跳跃点。比如这几个图,是每个学校offer和拒信的情况。我们看看左侧学校,很奇怪,它把成绩好、学校好的学生拒掉了。可能它认为这样的学校,给他们offer他们也不会来。这两条线,我们划的横线是80分,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学校,75分以上的学生都收了。最右侧也是很有意思,右下角有一些绿色的跳点,说明这个学校对于某一类学生有特别大的偏好。我们发现了很多数据之后,将会变成相应的产品,提供给用户。
 
  这里我做一个预告,我们即将会推出选校雷达的功能。有三个功能,自动寻找学校的洼地。有两个场景应用:可能我想申请一个学校的某个专业,但是也许这个学校里面其他的系要求比较低,我们会把这样的信息挖掘出来告诉这个学生;其次还有一个应用就是,我们发现有的学校,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在某一段时间,临时的放低它的标准,那我们的雷达就会监测出这样的机会,并且把机会推送给学生,这样可以让用户抓住非常有用,对于他很有帮助的点。第二个功能是自动寻找对于申请者背景有特殊偏好的学校。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在第三个图,其实它是典型的对于某一类学生,某一类属性的学生,有特殊的偏好。如果你恰好是这样的学生,会把这个机会推荐给你,让你获得这个机会。第三个是录取学校的时间趋势。因为每个学校发offer有一个波动,我们会告诉学生,你什么时候申请这个学校比较合适。这样的功能我们都会做进去,这个选校雷达的产品近期会上线,请大家期待。
 
  其实智能引擎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做学校的决策。但是我们也发现,其实就算学生获得一个很好的学校方案,他也不会马上的选择这个学校,他们会看,深挖这个学校的特点。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二次决策期,案例卡就是我们一个应用,学生可以实时的看到,在我们的网站上看到这个学校每天发出offer的这些学生的情况,学生可以拿这个跟我们做对比。现在有大量的二次决策的点正在做测试。未来我们希望半年内推出不低于十个决策点,给到我们的用户,希望加快学生二次决策上的效率和时间。
 
  另外再说一说界面,前一段时间某知名留学机构的总裁曾经说过,学生一定要面对面的跟我们的顾问进行沟通,才能做学校的决策。我在这里很自豪的跟大家说一下,我们服务的所有的学生里面,没有学生跟我们见面过。这也说明现在互联网的技术和产品,已经线上的沟通方式和电话,完全能让用户做出这样的决策,并且体验更好。而且我相信,在未来,智能引擎以及互联网产品和技术,能对学生在选校决策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未来是不是能大量替代人,或者是完全替代人,让我们拭目以待。
 
  刚刚我们说完了选校的两个环节,一个是信息,一个是决策。我们再来说下面两个环节。
 
  过去我们做了一套自动网申的系统。平常一个人要做网申,要三十到四十分钟。现在我们做到了机器操作,五分钟之内,即可完成一个学校的申请。并且现在一台普通的PC可以支持100个申请。不需要人,而且零错误率。其实我们这个应用,现在也应用在学生的申请签证方面,第二个是分数的自动验证系统,现在我们可以由机器来验证这个学生的GPA、雅思和托福的真假性,目前我们跟国外的一些大学做了合作。如果是这个学校的申请,我们会将我们的验证报告发给这个学校,加快学生对于学校的决策。未来我们希望跟更多的学校做合作。
 
第四块是长期跟进环节。用户从开始选校到出国,所有的信息和推送,都在我们这个APP上。2014年我们平一每天启动数据是3.1次,13年达到了5.3次。14年38%的用户每周会打开。15年,每月打开接近93.8%,基本上接近全部学生了。说明用户长期跟进的环节,万一可以用APP查询他整个过程,而且因为APP集合了所有的内容,并且有实时推送的功能,其实体验会更好。
 
  其实我说这么多,希望大家可以看一看,在留学申请这四个环节,我们互联网技术和产品,是如何改造体验和如何改造这些模式的。我想说的是,其实互联网留学造就不是未来,而是现在,而是今天,前两天中国教育部的国际教育处的领导,也在国际教育展上也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今天做一些产品的演示包括数据的演示,希望大家能看到,在过去的一年,我们51offer是如何用互联网技术和产品来提高体验,也想让大家明白,互联网留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希望大家理解,互联网留学为什么已经是今天的事。也希望大家能搭上这个快车。
 
  第二块,刚刚提到用户的体验其实包括三块,一个是留学申请,一个是社交,还有一个是除了留学申请之外其他的体验。我们来看一看社交,这里有三张图,第一张图是用户第一次飞往学校,在国内跟父母留学的照片。第二张照片是用户第一次下了飞机,很无助的样子。第三张是他到了宿舍无助的样子。我原来也是留学生,我想想能不能为他们做一些什么。每个人都有一些社交需求。这个是我们列举的,这个是我的发现,这个是留学生社交方面的需求。主要分为三块一个是问问题,一个是逛,第三个是陌生人社交,其实现在常用的一些社交软件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留学生提出的问题,在留学生来回答。在窄人群里面才有共鸣。另外留学生对于海外的事有非常强烈的了解欲望。别说其他的,比如说吃,大众点评在国外也很难用,第三个陌生人的需求,在国外也很难得到解决。
 
  这个是我们的新朋友,它叫贝贝,它出生于今年的5月20日,金牛座。其实它是我们今年5月20号推出的一款专为留学生的社区APP,贝贝的圆形是海星,海星是全球各地各个海洋里面都存在的生物,并且它的样子是一个五角星,而且颜色是黄色。预示着在国外的外国人。我们来看看,Better提供了什么。首先是认证,根据用户所在的地区,我们对于每个用户做了归属。这里有几个应用,比如说在国内,我想去国内某个学校,可以找到学校的学长,向他询问。第二个我拿到offer之后,我去学校之前,可以认识拿过这个学校的offer的天南海北的所有的人。第三可以找到在这个城市的中国人,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做匹配和寻找。未来我们希望这一块能跟很多留学中介合作,另外我们还希望跟学校合作,帮他们管理好对于学校有意向的学生。第三个是同路人功能。过去八年的时间,我们其实提供过PC版的同路人,已经服务过十万个学生。它是什么功能呢?它是让用户找到同坐一班飞机去学校的人。现在我们希望服务更多的人,希望中国人出行的时候更加的安全,更加的不寂寞。
 
  最后一个,移动化社区,我们把社区放到手机上,然后适配的手机上的体验。希望满足用户在问问题和逛的需求。这个是我们未来的期待,希望所有的学生出行的是一堆人,到了国外他们能共同的扛行李。这个是我们用户给我们写的明信片,我在这里读一下吧。贝贝,这是我第一次写明信片给你,感谢遇到了Better,这是第一次出国,是大家给了我帮助,刚到海外第一个月的我在大家的帮助下,从原来的弱小小公主,也变成了做水煮鱼的女汉子,在Better上和大家一起聊天已经成为我每日的必修课。还记得我在同路人里找到跟我一起飞曼城的那个妹子吗?已经找到男朋友了。我觉得这里应该有掌声。
 
  再谈第三块,社交及其他的衍生需求。我们把除了留学申请之外其他的需求和留学申请产生的一个生态叫泛留学生态。去年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做了很多的尝试。我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分享。第一个住宿市场。这个是13年戴德梁行的数据,30%的学生找不到数据,70%的学生对于宿舍不满意。其实这个行业有几个供应方,一个是大B,大型住宿集团。一个是小B,区域性住宿公司。还有C,个人房源。各有缺点和优点。大B整个服务比较标准化。比较安全,但是它的问题是它的价格比较高。小B它的价格可能比大B价格要便宜一些,但是它的问题是每个城市不同的公司,所以它的整个服务标准不统一。用户的甄别标准比较高。而对于C来说,大家都知道它价格肯定是最便宜的。但是它可能会出现你在国内看的照片和实际房源的照片不一样,这个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另外可能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我知道今年在英国,有一些大B会存在金融风险。我觉得这个跟小B的出现有关系,整个市场供应平衡会被打破。包括每个国家对于这一块的市场的政策也不同,比如英国、澳洲,还是比较支持学生在外面住宿的,新加坡完全支持。但是加拿大等这些国家,本身提供的学生住宿条件比较好,也不太鼓励。所以每个国家不一样。我们51offer采取的是轻模式和线上模式。为什么采取轻模式呢?我们做重也不熟。二来,有大量的学生需要在国外住宿,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所以我们要跟大家一起做好合作。我们只做匹配的生意。
 
  第二个是线上上模式。据我了解,有很多公司做线下的。但是以我们的理解,第一用户寻找住宿信息,都是在线上。第二用户其实寻找住宿的时候,他们有比较的需求。看图片,看实时间点评的需求。这些也只能在线上做。所以我们长期会用轻模式,线上模式来操作。这个是我们过去五个月的一些成绩,目前我们的住宿已经覆盖了英国、澳洲、新加坡的六万间公寓。这个市场我们看了很久,用户也研究了很多次。包括现在还有一些用户的体验还没有被满足。比如提前出行的时候可以找到室友,包括包房等等,这些需要与更多的相关方合作。
 
  另外一个保险市场,其实保险对于留学生来说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可惜是中国人基本上没有什么保险意识,所以我们过去一年的尝试,结果也不太好,但是有一点让我们挺自豪的,我们把原来市场上三四千块钱的保险产品降到一千块。我们希望未来与更多的保险公司合作,制作出适合更多的留学生的保险产品。希望未来留学生出国的时候,能随意买一份保险产品,这样让他父母安心,让他的出国留学变得更安全。这是我们在过程当中或多或少做过研究的一些产业。比如语言培训,今年2月份的时候,我们和一家语言培训公司进行过合作,我们一天就把一千个名额就卖光了,让我觉得也挺惊讶的。我觉得这里有两个点可以做,一个是语言培训和留学培训的整合。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个读雅思托福的人,拿高分的目的是希望拿到好学校。这两个深度结合,我认为这个机会是大大存在的。第二个我发现很多境外的,其他国家的中国孩子,不管是因为价格、网上产品和产品,可能并没有非常适合他们的产品。接下来是离境入境,这个需求非常大。如果未来有一些整合的机会,这个产业链上的机会非常大。第三个是背景提升,这个最近几年出来越来越多。我对它非常看好的。第四块是游学,中国的游学市场,基本上还是传统旅游行业B2C的市场。但是随着中国人出境越来越多,中国的家长对于国外越来越了解,我相信将来会出现P2P的市场。也就是国外的华人向境内的华人提供服务和帮助。也许体验会更好,价值也会更低。
 
  第五块是出国金融。国内有很多人看到这一块,但是看到的都是存量市场。但是我可能更看好是增量市场,现在中国幼大量的学生,不管是因为不了解留学或者是说手上第一笔钱,爸妈的第一笔钱没有办法支持他整年出国。但是如果未来有留学的金融产品,能让第一次出国的费用降得足够低,这个会带来增量市场的大量增长。因为别忘了,我们每年高考人数九百多万,出国人数才五十万,这个市场非常大。
 
  第六块是招聘,现在很多国内的企业在海外,他们非常需要有留学背景的中国人,所以谁能解决通达的问题,这个机会非常大。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希望,能让大家了解在这些行业,我们自己的一些看法。也希望与一些个人、公司进行一些合作,能降低用户每一块的成本,能完成整个学生在整个留学链上的需求,这是我们期待的,我们也希望与更多的公司做合作。
 
  我的演讲基本上接近尾声了,今年我们的主题是留学“+”,说一说我对于这三个字的看法。第一个是互联网让留学的体验更好。第二个是我们还要关注用户的社交,其他产业链上的需求。第三个“+”就是我和你,大家在一起的合作形态。这就是我认为的留学“+”。现在中国留学的“+”时代正式来临,所以我希望未来51offer和51offer模式,能让产业升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