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遗憾错过,到一切刚好。

OK创办八年:新东方的硬件场景可进校可回家

2022-07-13 08:56:10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冯玮  

  来源|多知网

  作者|冯玮

  图片来源|受访者

  最近一段时间,新东方旗下To G业务品牌OK智慧教育(以下简称“OK”)先后推出新一代智能硬件产品OK智慧教学大屏,以及面向教师、学生和校园管理的“三个课堂”建设解决方案。

  

  OK智慧教育创始人贾云海 图片来源 OK“三个课堂”发布会

  相较于很多同类型品牌,OK似乎一直是低调的那个。

  或者说,其实OK团队自己也没有想到,那个孵化于新东方内部、主要服务于内部教师系统的智慧教育产品,会慢慢走出新东方,走进千余所学校。

  截止到目前,OK不仅提供包括面向G端的OK云平台、OK智慧课堂、OK三个课堂等解决方案,还有面向C端的OK学习机等智能硬件。

  

  (OK智慧课堂)

  一晃八年。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刻的OK已经做好“高调”的准备——“前面的积累已经到了去大范围应用与落地的节点了”——OK智慧教育创始人贾云海介绍,基于云端技术和硬件产品的经验积累,站在“教育信息化2.0”的发展节点上,OK在接下来将围绕G端、C端的需求推出更多新品,并进入更多的城市与学校。

  01

  从遗憾错过,到一切刚好

  某种程度上来说,OK最开始的几年,是有些磕绊的。

  “我们的名字叫OK智慧教育,这个名字多少也有点怪,大家很难一下子理解这个名字到底是干什么的?”贾云海笑道,无论是新东方集团总部还是OK内部,早期对OK平台的定位或多或少还有些模糊。

  而那个时期,刚好是“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1.0高速发展与成果验收节点。

  所谓“三通两平台”,是2012年提出的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当时的学习其实都在搭建软硬件基础设施,比如宽带网络基本的信息环境,安防系统、管理系统、教务系统、档案系统等等,但OK选择的是先梳理自己的内容和适配技术,把知识资源数字化,以数据为导向去尝试服务教育中的各角色、各环节……我们也就错过了政府采购的高峰期。”

  

  (俞敏洪介绍OK早期发展历程 图片来源 2019年世界互联网峰会)

  “但好在,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我们把产品慢慢搭出来了”——贾云海回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OK推出了对后来的整个业务发展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产品——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OK的第一款“看得见”的智慧教育产品,它让OK的智慧教育设想有了具象的展示空间。

  2015年起,OK开始尝试将数字化内容、画像技术、算法、智能化识别、数字化知识体系等都放在云端:“我们在当时就尝试把这些放在云端,主要还是因为终端的计算能力太弱了,而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把云端内容嫁接到老师与学生的终端上,就会更快更精准。”贾云海回忆。

  但是,OK对于智慧教育的幻想,也受困于云端的能力。

  贾云海举例:“云端的能力假设是90%,终端老师和学生用到的连9%都到不了,因为有很多算法在现场完成不了。算力下不来,终端的信息上去以后,它的延迟很长,不能全体老师和孩子们都在等。所以,这个过程就非常漫长。”

  “最开始,我们发现智慧课堂在联网后容易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老师推出一个视频内容,有的学生收到了,有的学生没收到;有的学生看完了,有的学生没看完;老师推出一些练习题,有的学生已经被批改完甚至答案都出来了,有的学生却刚刚开始收到问题……”

  “课堂完全就混乱了。”

  OK团队内部曾采取了很多办法试图解决云端受困的问题。

  例如通过预判老师在当堂课会用到的内容而提前将它们缓存到云端;同时,也会预估学生上课练习时需要的问题而将它们缓存到云盒中。但课堂的走向是千变万化的,老师和学生很难有绝对固定的内容去互动。

  贾云海曾透露,OK在云盒上的迭代过程经历了三次。每一次,贾云海与团队都还是觉得与自己心中的完美盒子依然有很大距离。

  而这个选择,却正在与智慧教育大环境,达成一致。

  2018年,教育信息化整体进入升级阶段,即2.0时代正式开启,这时的智慧教育思路转为“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

  智慧课堂、智慧学习的概念,涌现在教育场景下,云端平台的重要性,也就此显现。

  云端平台担负着信息的存储记录、分析计算、资源共享、提供云服务等功能,从而构建个性化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支持教师的针对性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但是,在当时学校部署传统有线网络或WiFi网络存在搭建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而且受限于电源情况,容易因断电而中断信息化教学过程,限制终端到云端的数据实时存储、传输能力,进一步影响师生的课堂交互和个性化的教与学。

  “在5G还是概念阶段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如果5G时代来了,我们的盒子可以变成5G了,所有的问题就都能解决了。”贾云海透露,OK一直在等5G模块。

  2020年的春节,OK得到了第一块5G模组。

  OK很快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也是当时整个教育行业的第一款5G教育产品——OK 5G云盒,它也让OK的智慧教育设想,以数据的形式,从云端落地到终端。

  具体到教育的信息化场景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曾介绍,5G云盒能够把云端能力链接到各个端上。比如教师端、学生端、教室大屏,让老师、学生手持终端就能够实现日常学习数据在云端的实时记录和存储。

  而云端也能够在5G云盒的高带宽、低时延下,实现云计算、智能分析,并将学习的作业结果及时反馈到师生的终端上,并智能推送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

  至此,老师能够根据终端上反馈的学生学情数据分析报告,针对性地教学;学生也能够找到自己不会的内容,精准学习,教育终端的智能化也由此实现。

  “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完全浸入在互联网环境下,所有的应用和需求会由5G云盒进行上传下达,比如老师的硬件与5G云盒相连,因此云端可以实时抓取数据为老师提供参考;学生的作业情况和批改结果也会通过云端反馈给老师。”

  这个过程当中,数据为老师的因材施教,加上了一个前提条件。

  “那个时候我们整个团队觉得自己终于熬出头了,结合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合作伙伴们开始接受了这个模式,我们的业绩也就开始有了很大的起色。”贾云海回忆道。

  至此,OK的底层技术搭建已经基本完成。

  02

  用AI解决C端的自学难题

  与市面上的很多学习机不同,贾云海介绍OK的学习机产品其实是脱胎于其面向学校的学生终端学习机。

  “早期智慧课堂的学生用户都会有学生终端的学习机,比如本来是适用在初中的课堂上,但是孩子毕业了,产品跟着他一起进入高中生活,这个新的环境并不一定是我们的智慧课堂服务学校,我们就在自己的后台通过学习机服务这些学生。”贾云海说道。

  通过普适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及家长们搜集的试卷或者练习,OK利用学习机上的摄像头识别了这些内容,再以数据分析为学生推送一些智能化的微课与练习题。

  “所以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用To B的方式去服务一些C端学生。慢慢地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我们的产品后,希望通过学习机得到更多智能化的学习帮助。”贾云海介绍到。

  多知网观察发现,面对C端学生日常自主学习的需求,OK在很早前就推出了学习机产品,在产品设计上可以看到其融合了新东方多年内容积累。

  以官网推出的最新版本OK学习机S5 Pro(官方定价5990元)为例,围绕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需求,基于AI学习理念,学习机中设计了“魔拍照薄弱、匹配AI课件、AI互动问答”三个方面功能。

  

  在知识点掌握的部分,如果学生对新知识存在短板,可以通过OK学习机拍摄并识别随堂试卷、课后练习作业的内容,其后AI数据诊断会帮助学生找到核心薄弱点并匹配“智课”课件进行讲解。

  据官方介绍,智课包含讲解视频、习题练习等内容。

  根据学生的整体学科学习情况,OK学习机会综合整理出影响孩子弱科出现的根源性问题,进而提供针对性精准学习内容。

  结合学生的动态学习数据,OK学习机也会不断调整、提供新的学习路径。目前OK学习机S5 Pro内部搭载小初高九门学科的10000余智课视频及全科真题。

  与市面上的许多AI学习机相似,OK学习机同样会为学生提供知识图谱。在OK学习机的“魔镜”系统中,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同时,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对图谱中的薄弱知识进行练习并提供自动批改服务,如果学生依旧无法了解知识点,OK学习机的“AI互动”会再次提供视频答疑素材。

  另外,OK学习机还提供练口语、学单词、报听写等功能。

  在硬件设计上,OK学习机设计了上下屏交互方式,即一块显示屏一块墨水屏,融合了AI、电子纸、数位手写等技术,方便学生边看边记。

  

  据官方介绍,OK学习机设置了专用学习系统,学生在使用中不能随便访问网页、也无法下载游戏。家长在家长应用端也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为了配合学习机,OK还推出了硬件同屏器。

  通过同屏器可以将内容投放到其他智能设备上,对更多内容细节进行放大。

  

  对于C端学习机产品的扎堆,贾云海分析,目前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

  其一,“双减”对线上、线下To C学科类产品的影响,导致很多企业必须去转型并推出相应的产品,而学习机是一个很典型的方向。

  其二,学习机本身的产品属性,是符合当下家庭需求的。

  “现在的学习机不像以前的电子书包,只是一味放名校名师的视频试卷。它现在更像是一个数字资源包。现在市面上的学习机很多,随着人工智能的推进和市场的迭代推进,学习机也一定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去走。”

  贾云海分析,学习机的未来形态将不局限于内容的堆积,更多的还会在于其中搭载的学习规律、成长规律等内容。

  “我现在比较担忧的是大部分产品没有考虑不同孩子、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的需求各不相同,如果建模没有建起来,而是简单把技术和内容往一个小屏里去堆,然后通过市场的宣传去取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那这件事情可能还是走不远。”

  贾云海坦言:“这是学习机厂商们都需要去攻克的难题。”

  03

  服务G端:从电子化到数字化

  “双减”后,与学生课外补习时间缩短形成对比的,是家长对传统的课堂、以及在家上课过程中教学效果和特质的更高期待。

  对于提供教育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企业来说,机会也就此显现——如何面向教师端、学生端、学校端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是摆在大家面前的课题。

  一个月前,OK智慧教育刚刚推出了智慧教学大屏。

  彼时官方曾介绍,区别于仅用于教学演示的传统大屏,OK智慧教学大屏,集算力、云端、平台、专有教学系统于一体,并承载人机交互、智能识别、智能推荐等功能。

  贾云海曾介绍:“大屏是课堂教学互动中最重要的信息媒介之一,它不只是硬件,还要作为‘平台+应用+终端’课堂教学形式的核心要素出现。”

  一周前,OK联合海康威视发布“三个课堂”解决方案,即将OK云平台、OK智慧终端与教学全场景进行融合。

  贾云海曾介绍,基于OK提供的平台SAAS应用,数字化内容能够依据数据进行流转,不同角色能根据需要在平台上自由选择,让减负真正落实到每一个角色。

  具体来说,“三个课堂”可以让新东方的数字化内容依据学情智能适配给老师,帮助老师设计课程的各个环节,同时依托平台再实现班与班、校与校、区域与区域之间连接,以此实现名师资源互通,学情共享。

  俞敏洪也在发布会上表示,在OK“三个课堂”中,AI的介入革新了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和覆盖范围,优质的内容资源跨校、跨城乡流通,输送到有需求的地方,真正助力教育均衡。

  参与了三个课堂产品的设计和方案制定的OK智慧教育的产品经理杨渺,以一位名校教师的身份,演示了三个课堂解决方案是怎样设计一节课的。

  从备课来看。

  这位名师可以通过电脑登录OK专为老师设计的“AI创课”,备课前老师已经可以通过“魔镜”看到孩子们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通过这些数据,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课件进行设计。

  在制作AI课件时,老师可以做出一节包含智能批改、智能分层以适配不同程度孩子的课程内容。

 

  从视频截图可以看到,教师此时的屏幕上左边是课程的设计链路,可以帮助老师梳理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右边是资源库,其中包含平台相关资源,能够根据教师的教学数据智能匹配教学内容。

  这里,杨渺也演示了课程设计流程。

  首先,可以添加各种资源类型,比如说素材练习,先让孩子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看完之后可以通过几道基础练习来检验一下孩子是否看懂了。

  根据练习的结果,如果做得好,可以进阶去学知识点的易错点及应对方法;如果孩子做的一般,可以进行拔高练习,然后添加两道难度高一点的题;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可以让他再重新学一个课程讲解。

  依照这样的流程,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不同的资源,进行多样化的课程设计,让孩子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当老师把这节课保存后,这节课在系统中就算创建完成,老师也可以上课了。

  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大屏和AI摄像头,老师可以实时的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数据和行为数据,孩子们哪里会哪里不会都能一清二楚,此时老师也只需要聚焦讲解不会的知识点就可以。

  

  通过AI创课,教师可以把自己创建的课件分享到学校工作台或者区域工作台。

  这样,本校和外校老师可以在各自学校的工作台使用课件。区域的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区域工作台收录这位老师的的课件,然后推荐给需要这节课的地区学校。

  贾云海总结:“三个课堂会把平台的能力下放到学校工作台,所以学校里的任何一位老师都可以通过这个工作台,基于自己关注的具体知识点,看到同学科其他老师所创建的智能课件,看到里面的每一道题、每一个内容,了解其他老师是怎么讲的,对自己又有何借鉴。学校里的教研组长也能够关注到每一个知识点,了解所有的老师是如何突破难点、关注重点的,让教研工作走向实处;校长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随时巡视全校教室里的每一节课,基于某个学科的某一知识点,对比所有老师在讲解该知识点时产生的数据,进而了解每个老师的教学水平。”

  “所以OK的三个课堂解决方案不是简单的资源之间的传递,而是传递一节高质量的互动课程,让一节好课真正的在区域内流转起来,让优秀的老师能够成为优质资源的创造者分享者,让新手教师能够快速成长进阶为优秀教师,让优质的课堂自如的流转到任意一间教室,让学校管理者区域管理者真正的实现精细化管理。”杨渺解读到。

  贾云海在发布会上解读,教育信息化2.0是技术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的新阶段,面向新阶段,迫切需要建设的是覆盖全场景、联动各角色、数据及资源共享的体系。

  “但再好的设备,再好的技术,再好的方案,最终要解决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也就是让老师能够教授给孩子最需要的内容。”贾云海向多知网强调:“我认为,现在技术是可以辅助解决这些问题的,数据可以帮助孩子们节约时间,人工智能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去找到最合适的自我提升办法。”

  “但本质上,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我们这些提供教育信息化手段的从业者,我们永远要关注的,都只是教和学。”

  “这也是从一开始,俞敏洪老师和OK就定下来的初心。”贾云海最后说道。

  END

  本文作者:冯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