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知网
作者|冯玮
摄(头图)|张蔚斐
继三个月前作业帮推出喵喵机电子单词卡后,网易有道也在近日推出学习硬件新品“有道电子单词卡M3”。
又一家智能教育公司加入电子单词卡领域,或许意味着,这里远比想象中热闹得多。
打开电商平台搜索“单词卡片机”,目之所及的品牌已有至少十家。
但除了公司不同,单词卡片机们在价格、外观、软硬件设计上看起来都十分相似。
如果说智能台灯、学习机切入的是青少年的课桌场景;故事机切入睡前场景,儿童手表切入社交与户外场景。这款轻便、便宜且聚焦英语单词记忆的卡片机,似乎正以四两拨千斤的姿态试图向更多场景渗透,甚至是,撬动现下的单词市场格局。
不过,这一切,还得从被背单词这件事儿搞疯的一代又一代人开始说起。
01
被单词“折磨”的那些年
以1978年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为起点,英语在国人心中的影响力逐渐被放大。
为了能够学好英语,不少同学会跟着学校的收音机一遍一遍地诵读,他们的口袋里常常装有一个小本子,上边密密麻麻地记着单词。
多知网向几位60、70年代英语专业生了解到,当时只有英语专业的学生有机会租取学校的收音机可以重复听英语,大多数其他专业的学生则会跟着学校的英文广播学习。
1982年的1月起,每到的6点20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突然开始出现伦敦口音的英语对话。那是人们跟着电视里播放的英语教学片《跟我学》(Follow Me)在学英语。
(图片来源:《Follow Me》)
伴随着教育部陆续推动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在大学中施行,大学校园里的英语角,也越来越火爆了。
1990年后,“出国热”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