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功能繁多的“大平台”可能就是伪需求。

从汽车中控取得灵感,这家公司在课桌上做了课堂“仪表盘”

2021-11-02 17:20:12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冯天鸣  

  e18b5667e5ce287ea13cf30559641f0.png

  做一个功能繁多的“大平台”可能就是伪需求。

  来源|多知网

  作者|冯天鸣

  图片来源|受访者

  现在,智慧教室的概念已经被许多人接受,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学校落地了以平板为基础的智慧教室。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后来者怎样才能做出差异化和优先性呢?

  在2021年成都中国教育装备展上,水獭智创与阿里云合作产出的数字教室解决方案吸引了来往参展者的目光,他们以一张桌子和一块不可移动的屏幕为基础,对智慧教室做出了自己的诠释。

  01

  为智慧教室做减法

  水獭智创成立于2020年6月份,创业之前,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很多学校都在钉钉上进行线上教学,洛可可集团也与钉钉有密切合作,在此前提之下,成立公司与阿里云合作,进入教育硬件的想法产生了。

  那应该以哪个环节作为切入点?

  此时,智慧教育已经有了很多层出不穷的产品,哪里可能会有一家新公司的突破机会?一番讨论下来,水獭创始团队认为:目前电子白板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学生终端还存在不少迭代空间。

  过去,学生终端通常是用平板来解决。但平板本身是一个独立产品,这种模式实际上是拿了一个成熟的C端产品来做软件上的叠加,能不能做一个专门用来学习的终端?

  于是,水獭创始团队将目光锁定在了学生终端产品上。这群设计师出身的年轻人又要考虑下一个问题,那怎样的终端设计更具创新性?

  097b765f7c8b3dfaa143631759a1744.png

  水獭智创与阿里云多次沟通共创,汽车中控给了他们灵感。

  水獭智创产品总监蔡雨旸在接受多知网采访时说道:“汽车中控能够让司机及时掌握当前驾驶车辆的信息反馈。把汽车中控的概念代入到课堂场景中会怎样?”

  与开车相比,学生在上课接受知识时,同样需要接受即时的信息反馈,如果把课桌变成学生在课堂中的仪表盘,学生是不是能更高效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中传递的信息?

  于是,水獭将屏幕和课桌结合,相当于给课桌增加了一个“仪表盘”。为了设计好这个屏幕,他们尝试了很多种方案,光是选品就挑选了30多种不同样品。在合作关系中,阿里云为整体系统提供了云计算服务能力,同时阿里云生态为水獭智创链接了更多的教育相关应用生态及教育内容生态。

  2020年,平板教学已经在全国比较成熟,它们的软件系统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所以一开始,水獭的思路依旧是一个平台思路,他们想做一个大平台,在里面添加大量的学习工具,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但在产品研发出来之后,水獭智创的思路却有了巨大的改变。

  在和老师、学校实际沟通后发现,在平板为终端的智能课堂上,那么多复杂细致的功能,老师实际去使用的寥寥无几。

  实际调研之后,他们发现,做一个功能繁多的“大平台”可能就是伪需求。由此,水獭决定开始做减法。

  砍掉多余的功能,保持硬件在课堂中的工具性、实用性。这里便是水獭智创做出的第一个减法。

  第二个减法是在界面的呈现上。作为一个成熟电子消费品,Pad的内容足够丰富,才能吸引到用户,能够去消耗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形成闭环。但在课堂中,C端电子消费品呈现出的丰富内容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水獭智创硬件的画面足够简洁明了,这是第二个减法。

  第三个减法就是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链路上,比如课堂上老师发起了一个选择题,那么这时候学生就直接点击屏幕上的选项一步提交就结束,足够短,不分心。

  在做减法的同时,水獭智创还在教师场景的管控逻辑上做加法。

  第一,把学生的学习终端和课桌进行了一个整合固化。水獭智创认为,Pad虽然来到了教学场景,但它仍属于移动终端,在教室里,学生可以把它放在任意位置使用,另一方面,它可以在其他场景下使用,包括课后。这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专注。

  第二,为课堂的控制权做加法,只要老师发起上课,不论学生终端在什么界面,都直接跳转到上课界面。课后水獭智创还设置了监管和护眼保护。不论是课堂内容、课内互动还是课后监管,教师都可以实时掌握和把控。智能教室变成了教师的延伸。

  第三,水獭智创课桌会对学生的使用行为进行监管和数据沉淀,这方面的数据最终也会汇总到数字化的学生成长档案。

  02

  设计师手中的智慧教室

  水獭智创是设计公司洛可可集团旗下的教育科技公司,团队的设计基因让他们在“好看”、“创新性”这些特点上下了一番功夫。

  国家对于中小学课桌椅有严格的尺寸规定,所以水獭智创能够做的改变并不多。但设计出身的他们强化了课桌与屏幕之间的整体感,改变了细节的处理。

  首先外形上,水獭智创的数字课桌与传统桌脚直上直下的设计不同,在支撑处选用了斜角结构,整个桌子从侧面看去呈Z字形。

  除了好看外,这样设计的另一个好处是稳定。

  蔡雨旸分析:“使用时,桌面前端是受力点,相当于Z的左上角,从物理角度来说,这时候桌面施加向下的力,这些力量会传导到中间的桥梁,也就是 Z字斜杠的位置,然后再进一步传导到桌脚,就又形成了一个向下的力,这些结构会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对桌面施加的力越大,桌子就越稳定。”

  a9057b1591f5749333d72b2b1dabffd.png

  数字课桌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课桌前端的那块屏幕,当时蔡雨旸至少选了30多种不同尺寸、不同材质的屏幕,才敲定了现在这块更小巧,更护眼的非标准屏幕。

  为了保持整体感,屏幕两侧无显示功能的区块也设计成了黑色,未来可能会在这块区域做出实体按键,以满足低年级孩子上课频繁的互动需求,以及其他课上功能。

  不光是硬件,在软件方面,水獭智创也下了功夫。

  在教师端,蔡雨旸认为水獭数字教室的定位就是一个教学工具,自己不生产内容,但是可以为教师提供大量内容。水獭数字教室在提供国家标准教材的同时,还会帮助教师去备课。为此,水獭智创还和学科网、百度文库这类公司达成了合作,把大量的这种课外教案、课程、题目精选都加入了终端之中。

  在学生端,孩子从进教室开始,智慧教室就开始发挥作用:

  当孩子走进教室坐下后,第一件事就是快速登录进系统。水獭智创终端上带有一个摄像头,其唯一的功能就是人脸识别,用以快速登录。界面会显示今天他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比如他的名字,今天他的课表,他的个人成长档案,以及学习工具等等。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使用这些功能。

  开始上课以后,老师会用相应的教学工具发起上课,当老师的指令传达到终端上时,当前这个班级里的所有学生终端就会统一进入到上课界面。这时系统页面会变成纯黑,只剩下举手的操作。

  目前水獭数字教室开放的功能并不多,主要开放了6个最核心的功能,包括:划重点、内容分发、选择题答案提交、随机点名、随机抽人回答问题。

  最后是系统的奖励机制,如果孩子课上认真,正确率高,就能得到小红花奖励,存在自己的终端数据之中。水獭智创在奖励机制上有过游戏化的思考,比如,建立游戏成就式的里程碑机制,但他们对此保持谨慎态度,不想以此让孩子分心。

  e18b5667e5ce287ea13cf30559641f0.png

  在上课时只提供最基本的功能,这响应了蔡雨旸提倡的一点:“把课堂交还给老师。数字教室虽然是建立在科技基础上的解决方案,但是课堂授课的主体应当是老师,系统不可能去替代老师,也不会去替代老师,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都在老师身上。”

  据了解,水獭智创将众多功能进行测试性投放,在测试中获得大量教师使用和认可的功能会慢慢开放到系统之中。

  03

  后来者能否找到新的突破口?

  实际上,智慧教室这个方向已经有许多企业正在跟进,作为智慧教室行业中的后来者,水獭智创一直想要做出差异化。

  蔡雨旸在接受多知网采访时提到:“我们希望从命名上就能给人一个直观的差异化的感觉,所以我们不叫智慧教室,而是水獭智创数字教室,我们的产品也叫学校数字教室解决方案。”

  目前,智慧教室的核心产品就是这个数字课桌。但水獭的计划是,接下来也将更多的教室场景的部分涵盖进来。比如灯光调节、温度调节等等。

  蔡雨旸向多知网透露:“以后水獭智创会开放智能物联方向,我们正在和专门做智能灯、智能窗帘、智能空调管理业务的公司对接,把整个教室环境的物联网打通。

  比如老师可以设定课上的灯光是亮还是暗、温度是高还是低、窗帘是开还是关。老师可以直接通过Pad控制教室的布置,甚至于直接设定好模式,语文课有语文老师的预设定需求,数学课有数学老师的预设定需求,当老师开始上课的时候,整个教室都会基于这个老师的需求做定制化的改变。”

  2020年6月开创项目,至今不过17个月,但水獭智创的数字教室产品已经进入了80余所学校。据蔡雨旸透露,目前系统还是走学校采购,整套系统以及其他费用分摊到每张桌子上,大概是3500元,在学校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目前,在进校过程中蔡雨旸也观察到了学校的一些考虑:“许多学校认可了我们的产品,但是他们已经落地了Pad教学。于是有学校提出建议,将数字课桌作为学校教室里的必需品,把Pad的数据与数字课桌的数据打通,将Pad的使用安排到课后。”所以,后期水獭也会考虑和之前的平板做打通。

  目前,水獭智创的团队有20多人,参与研发的人数占到团队的80%。作为智慧教室领域的后来者,水獭智创的想法更为发散,同时也结合了新兴技术。

  对于智慧教室行业,蔡雨旸认为:“我们一定要严格贯彻政策,并在新环境下,找到新产品的突破口,大家都在摸索。水獭智创做了众多方向中的一个尝试,并把数字课桌这个尝试称之为新物种,并希望能够为教育连接一个好方向。”

  END

  本文作者:冯天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