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是引领未来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挥棒。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创新教育评价促进科技赋能效果最大

2018-12-03 14:15:41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Penny  

  多知网12月3日消息,2018未来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多知网将全程报道此次大会。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作了主题为《创新教育评价,引领未来教育》的演讲。

  根据董奇介绍,“科技赋能教育的效果该怎样评估”是一个关键问题,201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正式建立,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全面诊断、决策咨询、客观监督、促进提升、舆论引导。该评价体系包含六大监测领域:语文、数学、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德育;该监测制度三年为一周期,截至2018年已经覆盖331个县区。

  这个评价是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建立和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组织国内相关高校和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成立的,它的任务就是研发质量标准,实施国家质量监测,发布反馈报表,提供决策参考。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为教育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推进提供重要指导。可以说,教育评价也是引领未来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挥棒。”董奇说道。

  科技发展与未来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也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万众创新的时代。也就是说,未来社会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社会对学生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对学生信息素养、数据素养、科技素养、和创新素养提出了更高的。

  因此,要开展信息素养评价、开展数据素养评价、开展科技素养评价和创新素养的评价。

  在董奇看来,创新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地评价适应未来社会的学生评价,因为评价对象是全样本的;评价信息更加多元化、丰富化;评价任务与体验更加真实化、情境化、趣味化;评价过程是伴随式、智能化的;评价反馈更加及时、个性化的;评价结果应用也在精准改进。

  “创新教育评价,能促进科技赋能教育的效果最大化,构建成功的未来教育。”董奇总结道。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

  以下为董奇演讲实录,经多知网编辑整理:

  教育评价是引领未来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挥棒

  董奇指出,科技赋能教育的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现在我们仍然在讨论教育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城乡差异、区域差异,这些问题并没有随着科技赋能教育水平的提高而自然而然的解决,这就提出一个很关键的,同时我们要深度认知思考的问题,科技赋能教育的效果该怎样评估?科技赋能教育形成它的效果的关键因素有哪些?我想今天重点给大家分享一下教育评价这样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

  大家都知道,教育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评价具有导向的作用,评价会影响教学行为、学习行为、教育管理者行为,我们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什么这么艰难?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现代的教育治理体系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评价或者督导制度还不完善。

  另一方面,中考、高考是我国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是我们国家公平公正的制度,对教育发展、社会发展,对每个孩子和家庭都有重要的影响,它发挥这样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其他的某些影响,比如说对素质教育早期的某些影响,某些地区、某些学校可能就会出现你考什么我学什么,你考什么我教什么。

  高考也正在进行改革,但是无论怎么改革,它的特点不能变,它是以选拔人才为主要目的的。高考的测试方式目前是笔试为主,在未来,如果考试时间两三天,不可能考察学生在所有学段的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收获和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正是因为这样,在高考中考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成绩和达到的水平不能作为一个学校、一个地区教育质量的标准。中高考不具有这个功能也没有这样一个能力来做到这一点。

  那么怎么办?只有另辟蹊径,构建国家新的教育质量体系。“十三五”规划进行了部署,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提出要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作用。我国在2015年建立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就是要发挥对基础教育,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诊断、咨询、督导、促进等重要作用。这个评价是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建立和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组织国内相关高校和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成立的,它的任务就是研发质量标准,实施国家质量监测,发布反馈报表,提供决策参考。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从2015、2016、2017进行第一周期的监测,一共涉及六个领域,每年两个领域,三年一轮,今年是第二轮,监测结果直接提供国家义务教育的报告,为国家提供大量详实的数据,不仅反映德智体美的发展状态,而且反映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能够对不同地区乃至学校,描述不同区域学校的状况。

  该监测报告有效地推动省市政府、区县政府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方面的管理行为改善。通过内部反馈、内部约谈,促进整改,对于弥补基础教育教学中的短板,无论是教师素质、课程实施还是其他的办学条件,以及学生在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个制度刚刚建立,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有的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到世界前列,发挥着引领的作用。

  可以说,教育评价也是引领未来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挥棒。

  教育评价创新,能促进科技赋能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科技发展与未来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也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万众创新的时代。也就是说,未来社会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社会对学生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对学生信息素养、数据素养、科技素养、和创新素养提出了更高的。

  我们处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这个时代对未来公民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个问题既是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重大教育政策制定中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现在,大数据时代对于个体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无论是你学文科的,还是学理科的,无论将来当不当数学家,你的信息素养极大影响你的工作质量、职业前景、生活质量乃至家庭幸福、子女教育。

  今天在讲脑科学,我在这儿想讲“两个脑”,右边是对人脑包括有生命的动物脑的研究,左边是计算机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双脑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学习科学研究方式,不仅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智能的生活、智能的工作,人脑和机器的混合式智能,群体的智慧等等,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前景,同样也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今天也是一个万众创新时代,知识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包括个体生产力、核心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所有的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未来的人才,在德智体美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注意到,现在我们讲到的网络空间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它对使用网络的学生以及成人,它在网络方面是需要更多的判断力,要有新的道德价值观念,要有更强的自律意识,要有更强的信息收集、分析的能力,这些相对学生的能力方面、道德方面以及其他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样,我们现在常常谈论未来社会对学生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包括信息素养、数字素养、科技素养和创新素养等,这些重要的素养都是今天中小学、大学必须培养的,但是这些对未来起着重要作用的素养,不可能在高考中、中考中进行全面系统地深入考察,列入到高考中考的标准中,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说我们要开展很多新的评价,这也是教育部质量监测中心做的工作,组织全国的专家,吸收国内外专家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开展信息素养的一系列评价工作,开展数据素养的一系列评价工作,人们要有更强的数据素质的意识,对数据的敏感性对数据的理解对数据的表达对数据背后的含义,以及怎样应用数据去改善我们的生活,作出更好的决策,无论是家庭决策、个人决策还是工作中的决策,这些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素养更为广泛,因为科技的概念很大,科技创新的速度在加快,科技新的成果不断的涌现,不断改变我们过去对世界对社会对社会自然界和社会,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认识。所以人需要应用科技成果,消费科技成果的能力和意识。创新素养在今天这个时代,在万众创新这样一个时代,无论对于普通人还是对于研究者,都同等的重要。这些素养怎样进行评价?这些素养都非常的复杂,非常的综合,过去的传统评价很难做到这一点,传统评价的特点无论是抽样的方法还是人工办法还是纸笔测的方法,还是结果反馈的延迟等等等等,而且过去传统的评价带有很强的标准化的特色,它很难做到这一点。

  所以要真正建立面对未来素养的新的评价,必须要科技赋能教育评价。

  在科技赋能教育的领域中,有非常重要的关键领域影响着科技的作用,影响着科技在教育中应用的价值,我们看一下未来教育评价有很多的特点,信息多维、情景化,它具有很多的特点,这些特点是过去评价很难达到的。

  这些特点的出现这是因为科技开始赋能教育评价,第一个特点从评价对象来讲,包括我们的国家质量监测,我们每年在全国三千多个县,随机选取300多个区县,大概10%左右,每年对20万的学生进行监测,这样评价出来的结果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各个省也有比较高的代表性。但是新的评价对象,由于科技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将来不用取样,全样本在进行。

  全样本的进行,我们就不是对一个样本进行推论,而是对所有的个体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价的信息发生重要的变化,过去是纸笔测验,现在视频、音频都可以做,评价维度信息内容的多元化、丰富化将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评价信息。

  第三是评价任务,体验的真实化、情绪化和趣味化。在传统的评价面临一个问题,当对方不配合的时候,你再好的研究设计,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不能包括它的客观性,他回答不是真实的想法,那么你的结果无论怎么分析你是有偏差。那么新的评价方法,科技赋能教育评价以后我们能够更好的建立真实性的评价环境,使评价更符合孩子的生活、学习实际,更有趣味性,更能够取得真实的过程性的数据。

  评价过程一个是伴随式的过程,现在伴随学生生活以及教学过程,我们对学生日常、每天、每周、每年的成长变化进行比较准确的客观的深度刻划,这种刻划可能是自动化的,基于现在初步应用的人工智能,我相信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评价将更为智能化。

  评价反馈的及时和个性化,这个很重要,因为评价本身不是目的,任何评价在个体层面、区域层面、国家层面都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为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公平的推进,为了促进孩子德智体美更好地发展。所以及时的反馈和个性化的反馈,将提高评价这样一个重要功能的实现。

  另外评价的结果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块是过去评价工作一直薄弱的环节,评价要有应用,不仅针对评价的平均水平,更针对区域的差异、个体的差异、学校的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现在评价能够将评价和提升、改进融为一体,这些评价的一些重要的变化,过去很难做到。现在随着初步的一些科技进展,在教育评价里的应用,我们已经见到了这些初步的效果。我相信未来的前景非常大!

  这个前景的取得取决于后续的、深入的、持续的研究,持续与多方面的合作,所以我今天给大家讲的观点,如果概括一下就是:在我们对探讨未来教育,特别是主要从科技赋能教育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确实要牢记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素就是教育评价,它影响着科技对教育赋能的水平,影响着教育对科技赋能以后它的核心目标以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只有科技赋能教育以后,培养人才的目标得到最大的实现,那么我们才能构建真正成功的教育!也就是成功的未来教育,也就是我们讨论未来教育的时候,需要加上一个定语,成功的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符合国家人才发展需要的未来的教育。这个问题我想确实是值得我们深度思考和认知的。

  为了推动科技赋能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正在整合全校的力量,国内外的力量打造中国的教育硅谷,在北京的昌平新校园在我们5200亩的珠海校园,打造教育硅谷,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国家的一系列的重大平台和脑科学的儿童青少年脑科学重点实验室,包括互联网+国家智能工程实验室,包括基础质量教育监测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包括北京市投入很大专门建设的未来教育高精尖中心,以及和中国移动和讯飞等很多企业联合建立大数据、智慧教育的研究院把它进行聚焦,用新的机制协同的方法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我相信这个领域,科技赋能教育尤其是围绕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围绕着我们国家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解决,一定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

  所以这方面需要政府、企业、大学、中小学、社会各界的精诚合作、深入融合、协同创新才能达到这样一个目标。这样我们才能为国家未来目标的实现,贡献我们的力量,才能为青少年的儿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