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这两年一直在受互联网冲击,教育展却感受不到创新和科技感。以往提供信息的教育展,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越来越难得到满足。

国际教育巡回展,真的老了

2014-05-01 22:57:08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张超  

  我觉得,国际教育巡回展,真的老了。

  昨天和今天,我去农展馆参加了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和以往的教育展相比,应该说没有什么不同,另外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教育展,也许真的有点老了。“

  也许大家觉得我老查实在故意唱衰教育展,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要不你以前咋不说呢。嗯。好吧,也许有点,但我这人公认是一个说真话的家伙之一,所以我倒觉得自己并没有主观故意。在过去20年,国际教育展是留学行业的一大盛事,以前只有一年两次的国展,后来留学中介也参与进来,各种展会实在太多,推销教育展甚至沦落到在和华强北卖发票的一样,拉住一个人:“你要参加**国际教育展吗?”

  首先,从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来说,参加教育展,主要是为了获得信息,尤其是非中介的信息,所以需要向参加展会的官方机构以及学校获得相对客观的信息,80%的学生希望去到国外的著名大学。但是,一方面,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学生和家长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所有的信息,也可以发邮件进行确认。要说听讲座,我认为老查话留学的讲座都要比现场的讲座专业得多。所以,有能力通过互联网了解信息的学生和家长是完全不需要通过现场展会获得信息的。另外一方面,教育展主办方为了盈利,需要收取参展院校展位费,价格在20000-30000元。一方面,名校往往没有推广的预算,或者很少,或者他们的需求点并不在于推广,所以参与度很低,包括在参展院校名单里出现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实际上也并没有参展。所以,学生和家长想通过教育展见到名校的需求无法满足。所以,从一定程度来上来说,参加过教育展的学生和家长不会主动传播,也就是说无法产生口碑,在提供信息和见名校这两个需求点上来看,国际教育展基本无法满足。

  也许有人感觉本次教育展人很多,但实际上本次教育展北京站实际上有400所学校参加,和上一届差不多,甚至略有增加,而场地小很多,所以感觉上很拥挤,有爆棚的感觉,尤其是美国展区,而相对来说,日本、英国等展区要冷清很多,今天更是如此。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工作人员和行业人员很多,包括发单张和收拾破烂的人也不少。

  其次,主办方在服务方面没有进步。我不是参展院校,无法从参展院校的角度来探索。从行业专家和学生家长角度,本次展会的服务和往届相比没有任何改进。例如本次教育展好不容易有了网站,微博和微信,但是网站设计和时代落伍至少5年,参展名单在展会开始前一周才开始公布,我关注了微信,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内容,我就纳闷,难道开通就是为让领导看的?在教育展开展之前,并没有进行预热和足够的宣传,现场虽然有媒体现场报道,例如腾讯教育和网易教育,但报道的形式和内容都没有什么新意。所以,整体来看,这次国际教育巡回展就是在吃老本。开一句玩笑,就是只要船没沉,就是说无论吃水多深,只要我是船长,就是成功。反正还有钱赚,而且还有人参加,至于未来,不是我要考虑的。

  还有,教育展上,无论是主办方,还是参加的院校和留学中介,我都感受不到创新以及科技感和互联网感。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在国际教育这个舞台上,似乎没啥影响。国外这些大学在宣传的时候,还是在依靠手册+嘴皮子这种非常传统的方式进行沟通。本来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在这方面是走前所有国家前面,给别人的感觉总是眼前一亮,但在本次展会上,我实在看不到其创意和激情,也不知道是因为资金问题,还是人员的问题。对于BC,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在面对非常强势的美国老大哥面前,特别需要创新。实际上美国大学的推广特别缺乏统一性,今年美国展区领头的竟然是ETS和ZINCH,这两个机构一个是考试机构,一个是信息提供商,而美国教育的官方推广机构EDUCATIONUSA竟然没有出现,估计是因为没钱参加(这个是比较滑稽的,但是实情)。 在这次展会上,变化最大的就属澳大利亚了,整体感觉比上次好很多,无论是名校和机构的参与度,还是布展,都属于领先水平。

  个人觉得现场还是尚友的宣传有点特色,无论是人员的装束(白色的尚友T-SHIRTS很显眼,学士服也很有特色),还是现场的热情,我们的美女市场总监带头发资料,市场部全体激情参与,现场送书,扫描二维码等,虽然尚友在现场没有展位,但宣传的效果超过有展位的机构。

  所以,虽然第一天上午现场依然人头攒动,但实际上我认为国际教育展已显老相,这种老相不仅是表现形式上,还有内里的激情和创新,教育是互联网革命的最后一块阵地,国际教育领域也在呼唤新的变革。

  文/张超(尚友副总裁,微信公众号“老查话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