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来,在“新东方 老师好!”这一品牌标语下,新东方正在由内而外地催生一场变革。

专访|“新东方 老师好!”落地一年:从口号到管理的变革

2020-09-10 10:21:19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任雪芸  

  在一年前,新东方宣布全面开启“新东方 老师好!”品牌升级,提出要打造“好老师”,并起用新的品牌形象。

  在新的品牌标语里,老师成为核心词,新东方对于老师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一直以来,老师也是新东方的一张名片。

  不过,从来都是口号好念,落地难。口号上有“老师好”,关键还要新东方的老师真的好。

  所以,这一年以来,为了落地“老师好”的战略,新东方开始了从内到外的变革。不仅是外部形象和新的口号,更多的是对老师的管理机制、培养体系的重新梳理。

  在这个以老师为核心的变革中,新东方具体是怎么做的?背后有何思考?分管人才招聘与教师管理的新东方集团副总裁张戈在接受多知网专访中做了详细回答。

  01

  调整激励机制,选择最适合的老师

  在过去一年,新东方大力推动3岁-8岁低幼业务。但在教师招聘这一环节,却发现英语教师十分难招,更为准确的讲,是很难招到合适的老师。

  过去新东方招聘英语老师强调出身、背景,但通过这些通用条件招聘来的老师却不见得是最适合的。

  张戈表示:“一个名校英语语言学毕业生不一定能上好一堂少儿英语课。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更在意的反而是情感上的连接,老师可爱的肢体动作、有趣的语言才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因此,面向不同的用户,“老师好”被寄予的内涵也有所不同。在深入了解新东方老师招聘体系后,张戈发现:“教师与学生背后存在着‘供需错配’现象,也就是说招聘的要求与实际教学之间出现了脱节。”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新东方从“招聘”、“培训”、“考核”三个基本环节做精细化调整。

  在招聘环节,其提出了更为量化的筛选标准,通过对学历、特长等多维度的标准,挑选合适的候选人。以低幼年龄段的老师招聘为例,除基础的学历要求外,新东方还增加了对其特长、表达、口语能力等方面的考量。

  在培训环节,根据不同的业务和年龄段属性,将老师的培训体系设置的更详细。以高中端教师为例,其授课目标性更明确,对日常授课的功底要求会更高。过去在功底考环节,新东方是所有老师使用一套试卷,现在培训体系更加细分,会对不同学段的老师进行差异化考核。

  同时,张戈选择将“匹配”这一环节前置。老师在上岗前,新东方会通过第三方系统对老师的性格及能力特征进行测试,然后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及授课要求,将其和所教授的学科、年级、班级进行匹配。

  另一方面,提升老师幸福感成为一个重要的改革维度。

  最为显性的变化就是提高老师固定薪酬的比例。过去,新东方的老师要考核续班率,绩效会占到老师工资比较大的比重,越拔尖的老师越是如此。一个年薪百万的老师,可能有近一半收入来自业绩。这样一来,老师可能被动要承担一部分“招生”的角色。

  “原来的薪酬体系更多的基于激励模式,相当于每个老师既是老师,一定程度上也是招生的工作人员。”张戈分析,“现在基于老师过去的表现,通过调高固定工资的比例,降低浮动工资比例的举措,在保证老师收入不缩水的同时,使老师更能从教学以外的工作中抽身,把精力更集中于教学教研本身。”

  据他透露,在今年9月份之前,新东方将完成老师工资固浮比的调整。“机制的设置应该是顺人性的。”老师的幸福感和尊严感提升后,对教学教研的投入度肯定会更高。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方面是,对老师教学水平的考核、磨课的情况,考核更加严格。

  此外,疫情期间,新东方高管有一定程度的降薪,但对于老师和基层员工不但没有降薪,还有涨薪的计划。

  张戈说:“在我们看来,培养出清华、北大学生的老师是好老师,把一个孩子从不及格变成及格的老师也是好老师。”

  02

  如何让优秀老师长久地留在新东方平台?

  名师被挖是新东方一直以来的痛点。

  2020年疫情迅速提升在线教育的渗透率,在线教育品牌们开始“抢人大战”……这些外部考验给新东方再次提出了这些命题:应该培养怎样的老师?怎样才能让优秀的老师长久地留下来?

  解决“留人”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自身产能。“我们认为核心是让内部产品更加多样化。”张戈分析,只有在完善的产品体系的加持下,一个好老师的产能才会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教师的个人成长也会随着产能提升而不断提升。

  而提升产能的背后有两个关键:其一、新的商业模式;其二、更多的支撑力量。

  首先是新商业模式带来的新可能性——新东方正加速OMO。

  随着多地线下复课步入正轨,疫情带来的改变开始浮出水面。张戈表示,在线下复课后,新东方有不少学员,依然选择了新东方的线上课程。

  这让新东方的一众高管看到了新的机会。“疫情在一夜之间改变了新东方用户的习惯,这是挑战,更是机遇。”

  既然疫情让课堂从线下搬到了线上,那就不能浪费这个转型的机会,新东方老师快速“两栖化”,即既能在线上授课也能在线下授课。

  3月起,新东方在集团内部成立了OMO团队,各个地方学校也组建了单独的OMO项目部,并开始加速省域网校布局,用在线的模式渗透全省的生源。

  举个例子,相比浙江省其他地区,杭州新东方的师资力量更强,而且在经过了疫情的洗礼之后,用户对线上教学开始习以为常。在这个大前提下,杭州新东方好老师便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工具去覆盖更大范围的生源。

  目前,新东方已经在三、四个校区跑起了在线直播大班课的模型。在线上和线下联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也反向促使新东方在内部不断地去提升教师的线上授课水平、迭代内部的师训体系。

  这样一来,老师的产能提高了,地方新东方学校在本省的渗透率也提升了。

  单有模式还不够,提升老师的产能还需要更好的“装备”。

  4月,新东方成立新了的部门,互联网产品技术中心。这个部门和项目推广中心(分管新东方各个业务线)打配合,一起为老师在线教学提供支持。相当于一个在前方打仗,一个在后方输血。

  目前,小学部的课件做到了标准化生产、输出。但是,由于初高中各个省份教材使用不一,目前尚未完全本地化。不过,张戈表示,目前正在推动母体教学内容的标准化。“未来,各个学校可以分解母体内容,使其变成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老师在教学准备层面上的压力。”

  这一年来,在“新东方 老师好!”这一品牌标语下,新东方正在由内而外地催生一场变革。对于这个已经成立二十七年之久的教培企业而言并不容易,但走出这一步后,未来或将迎来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