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传承、创新、发展”作为治学理念。

对话校长|广东89岁的巷头小学如何进行教育信息化变革?

2018-12-18 21:39:59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王上  

  文|王上

  “一方面脚踏实地做好文化与管理的传承,一方面仰望星空寻找新的发展思路。”这是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巷头小学校长陈爱华任职11年一直坚持的工作信条。

  东莞市大朗镇巷头小学是一所有悠久历史的公立学校,始建于1929年,几易校名至今,还有11个年头就是百年老校了。陈爱华1999年毕业后就在这所学校任教,2007年担任校长,当时她才28岁。

  巷头小学在教学成果和教学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重视运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陈爱华担任校长之后更是把“传承、创新、发展”作为治学理念,既把老一辈的积淀保留下来,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做延伸;又追求创新发展,接受新鲜事物,跟得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而今,巷头小学在课堂改革、创客教育、教育信息化和德育教育等方面作出了较大探索。


 (东莞市大朗镇巷头小学校长陈爱华)

  两次转折抓住信息化浪潮,重塑教师团队活力

  大朗镇电子商务业发达,经济蓬勃发展,对教育也十分重视。作为一个年轻的校长,陈爱华想让学生接受到更为全面的教育,提高整体素养,育人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文明人。在她看来,“学习知识很重要,但学习能力更重要。”

  但是刚上任时重重困难。

  首先,巷头小学的学生起点不一,30%生源是本地人,70%是新东莞人,外来人员众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其次,教师队伍比较依赖经验教学,平均年龄40岁,大部分老师都教书15年了,甚至有人产生了职业的倦怠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教学教研产生新的活力是陈爱华面临的难题。

  陈爱华想借助互联网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服务,但是很多教师不理解,普遍认为就是“花样”,华而不实,甚至有的教师非常抵触。

  此前,在2004-2005年,前任校长有过尝试,比如,用电脑上学科课程,也就是学生的数学课、语文课、英语课拉到电脑室里面去上。主要是想让利用更多的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但由于是自发的尝试,整体进展比较慢。

  为了鼓励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陈爱华先从管理层面激发教师团队的工作热情,使用办公软件系统,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让陈爱华感激的是大朗镇政府和巷头社区非常重视,帮助铺设了硬件设备和网络,为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个转折点是2012年,陈爱华介绍,当时正值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评选,东莞市提交了巷头小学和另外一所中学的资料去参加评选,经过专家评审后,只有巷头小学入选,成为了东莞市唯一一所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借此机遇,巷头小学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也开始小有名气。

  紧接着,另外一个契机来临,2014年,东莞市政府提出,要把“慕课”MOOC教育模式方式引进到东莞教育,实施 “翻转课堂”、“在线名师课堂”、“远程同步课堂”等基于慕课的新型教学方式。

  巷头小学再次抓住机遇,借助微课优课制作与使用,推行整合课程研究,自建教学平台等高效课堂优质教学资料特色课堂建设。

  与此同时,东莞教育局推出了很多配套方案,主导开发了微课掌上通家校互动平台。当时东莞市很多学校都在观望阶段,但是,陈爱华带领全校积极使用微课掌上通,每个老师每个家长都有一个账号,通过对老师的培训,主动去使用,半个月内巷头小学已经使用地非常流畅了,并成为了模范学校,学校教师们被教育局派到东莞各个学校去传授经验,教师们也因此有了信息化教学的信心与自豪感。

  基于证据的翻转课堂,让技术效用最大化

  在管理上呈现活力之后,陈爱华开始着手让信息化在课堂中深层次融合,产生更大的效能。

  2015年,陈爱华引进了翻转课堂理念,先带领先进的老师走出去学习,知道什么是翻转课堂,再回来反复培训。

  巷头小学共19个班,一年级4个班,二年级至六年级各3个班,全校都在依托信息化和翻转课堂做课堂改革。

  陈爱华主张基于证据的课堂改革,分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新样态课程三类。基于证据的课堂改革即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改革,就是与互联网全面融合,依据学生的学习轨迹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巷头小学的基础课程就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课程;素养拓展性课程包含行为习惯培养案例课程、校外体验式系列活动课堂、巷头文化课程、社团课堂、学科校本开发课程;特色创新课程包含AR、VR科学创意课程、steam课程、创客课程、双线双师课程。

  现在巷头小学的翻转课堂模式已经趋于成熟,教师按课前、课中、课后有序进行教学引导,课前,教师将整册书的知识有序串联起来,通过年级组分工合作,采用多种途径收集微课,减轻备课组的工作量。课中,学生围绕导学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学、展示交流、练习巩固、反思总结。课后,收集概念课、计算课、活动课、习题课、拓展课、错题课、复习课等系列的微视频,让学生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观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个性化学习的资源。

  “翻转课堂打破了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是引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陈爱华说道。

  从2016年开始,巷头小学开始尝试平板智慧课堂,最初有两个实验班,今年增加至六个,平板设备是大朗政府和巷头社区分别采购获得,与恒峰智慧课堂合作。陈爱华说:“当时看重恒峰的教研和开发能力,他们也给我们定制了一些内容。”

  “不管是哪种形式,目的就是用技术最大化翻转课堂”,实验班基于平板做翻转课堂,没有平板的班级,课前用大屏幕一体机看微课,老师也会在微课掌上通发布预习内容。

  陈爱华除了看重效率的提升,也看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防控近视也考虑地非常周全:“信息化教学要用到刀刃上,不是一直都要用电子产品,真正提高效率的环节再去用,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要注意预防近视,加强眼保健操的质量;还要保证学生的运动量,我们有每天30分钟的课间大活动,也有体育课;我们还会开家长会,制定平板使用规则。”

  在坚持每年进步一点点的前提下,现在的巷头小学硬件设备已经全部到位,网络全覆盖,所有的课室都已经装了一体机,也设有AR/VR机器人活动室。

  对于学校的愿景,陈爱华指出,“现在社会变化很快,前几年大家都在提互联网+,今年已经教育信息化2.0了,因此,第一,我们的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要不断深化,继续抓住学生的核心素养,四个关键词‘创新、合作、沟通、思辨思维’;第二,细化研学做得更深入,让信息化与儿童学习深入融合;第三,我们虽然是一所老乡镇学校,但希望更靠近未来学校。”

  教学育人也需要与时代共舞,陈爱华用一次次行动向世人证明巷头小学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