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校园顶层设计作为突破口。

打破天花板后的立思辰康邦还面临哪些挑战?

2018-11-14 14:27:19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黎珊  

  文| 黎珊

  今年国家提出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教育信息化2.0和1.0主要区别在于,1.0之前强调设施的覆盖,而2.0要强调的是“育人为本”的信息化建设,更强调应用。

  在1.0时代,一大批服务商从行业中脱颖而出,但由于市场高度分散及个性化,从软硬件产品、设施到系统,再到集成商,行业只在局部存在一些整合,各家公司都难探索出一套突破现状的商业模式,天花板一直存在。

  立思辰旗下全资子公司康邦科技也是这波浪潮中的一家,从2010年开始,康邦科技逐步形成了智慧校园顶层设计能力、区域智慧教育顶层设计能力、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能力,为自身带来了突破。

  据了解,目前,康邦已为国内300多个教育单位提供顶层设计咨询服务,为2000多个教育单位提供顶层设计解决方案,并逐渐发展成为规模超过10亿元的教育信息化方案设计者。从教育行业IT方案商,到教育服务商的转型,康邦教育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培柱对多知网表示,未来IT方案商的定位,将转而延伸至校园CIO、校长顾问。

  这意味着,康邦提供的服务不仅限于IT解决方案,还整合生态资源,将服务延伸至课程内容、师资力量、空间设计等领域。

  康邦的转型,探索出了一条在2.0时代下,打破发展天花板的可行道路。

  不局限于“8%”的教育信息化市场

  在转型提供智慧教育顶层设计服务之前,康邦和许多系统商走着类似的道路,集成软件、涉足系统。

  一所学校的改革设计方案也让康邦正式促成顶层设计方案的落地。

  2010年,为人大附小做智慧校园整体设计,让康邦开始思考如何给学校做顶层设计。人大附小当时的状况是:办学水平高、师资强,选修课特别多。

  “我们觉得学校不要盲目发展,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规划。”在为人大附小做整体方案的时候,康邦开始意识到,中国办成一所百年名校特别难。

  国外名校的做法是,最开始就制定好一套办学方针,很多年坚持做下来。

  “作为教育服务商,当学校有想法的时候帮助学校,需要帮助学校实现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这意味着,即使换了领导,或者学校存在一些根本性的调整,但沿着前期的发展规划,坚持几十年,也能成为名校、特色学校。”刘培柱谈道。

  这次设计项目成为康邦转型的契机,同时,身处整个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大环境中,此时康邦的发展也正处在行业转型的一个关键期。

  围绕智慧教育的商业模式,主要以2B、2G 为主要,这意味着,政府投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智慧教育的市场规模。中国每年将国民生产总值的4%投入教育,其中8%用于教育信息化。2017年中国GDP总量超82万亿,2624亿元投入到教育信息化——这就代表了行业的整体规模。

  如果康邦的业务视角仅仅局限于2624亿元,也许只是国内上千家教育集成商中的一员。

  2015年,康邦开始转型,将业务能力建设延伸至IT解决方案之外,意味着打开了8%教育信息化经费之外的教育服务市场。

  康邦智慧教育业务涵盖区域教育云、智慧校园顶层设计、校本课程及核心学科应用服务四大核心板块。从2017 年来看,作为立思辰旗下智慧教育业务的主体部分,康邦实现营业收入 12.15亿元。

  “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的顶层设计

  纵观整个智慧教育市场,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学校办学各具特色,因此智慧教育市场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各地教育标准差异大,进一步使得地方容易形成壁垒、资源趋向垄断,即使在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市场竞争仍然较为分散。

  随着学校对智慧教育认知的不断加深,以及基础硬件设备的不断完善,市场已经对智慧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给端在内容资源、整合上的能力成为智慧教育业务发展中的重点。

  “顶层设计”原本是一个工程学概念,是从高端向低端展开的设计方法。

  在1.0时代,教育经费在软硬件上的投入存在一些“浪费”,“比如,一些投入的目的性不太强,没有统一的思想”,刘培柱认为,2.0时代,指明了一些可以走更快更短更准确的路。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智慧教育业务从关系型向能力型转变,真正具备优质教育内容和全方位顶层设计能力的企业将从行业中脱颖而出。

  未来IT方案商的定位,将转而延伸至校园CIO、校长顾问。

  康邦的顶层设计理念是 “以校园文化为根本,以课程体系为核心,以数据思维为指导,以学习空间为载体”。其背后作为支撑的是从2015年起,康邦科技投入数千万元建设的康邦教育技术研究院。

  研究院下设教育信息系统研究所、教育软件研究所、教育资源与模式研究所、教育空间开发研究所。

  第一,教育信息系统研究所,专注于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同时,创客教育、校本教育、职教课程、图书馆顶层设计也隶属于该研究所,被称为康邦科技的创新“黄埔军校”;

  第二、教育软件研究所,专注于开发和部署“教学应用”、“业务管理”和“IT管理”三大类软件;

  第三、教育资源与模式研究所,专注于教学资源设计、共建,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

  第四、教育空间开发研究所,面向智慧校园建设中各种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结合,提供可视化、场景化、体验化、个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

  总体来看,康邦科技的“研究院制”、“所长制”,有效的打破了传统集成商的商业模式。

  最大的挑战是“人”

  对于教育信息化产业中的商业模式,探索顶层设计思路,让康邦走上一条潜力十足的道路,但在规模化的道路,目前依旧挑战重重。

  “服务,都是靠人堆起来的。”再加上行业的高度分散性,没有足够的支撑,公司的服务很难跟上。

  首先,毕竟产业涉及面太杂,且涉及品类繁多,具有覆盖能力的公司太少,从市面上的一些集成商公司来看,一般都是产品思维,但对于教育行业硬件、软件,集成商不可能全面覆盖到。

  其次,产品的个性化太强,尤其是软件,个性化体现更明显。没进新的客户,做新的定制化研发,客户越多,投入的研发和服务成本越高,服务也很难跟上。

  第三,同类公司太多,但行业的人才储备有限,行业需要更多的整合。

  目前,行业还未探索出成熟的人才供给机制。康邦还在路上,目前,康邦在上海、广州、天津等省市设立了15个分公司及 6 个办事处。 刘培柱说:“我们希望去到一个地方,能扎实在当地形成集群效应,而不是盲目的跑马圈地,因为没有太大意义,每一个地方的投入成本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