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是这座城市的未来。

宁夏小学课堂上的“师资呼叫转移”

2019-07-03 11:33:30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徐晶晶  

  文|徐晶晶

  除了黄河这条地理分界线外,银川与外界、银川下辖地区间存在的另一条隐秘的分界线越发切实可感——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条件差异日趋明显。

  以西夏十小、银川九中与闽宁中学为例,看上去是银川市内并无太多交集的三所学校,却因历史与现实的因缘际会而被紧密联系在一起。

  

  智慧教育进校三个月:犹疑、尝试与重构

  伴随着新鲜感,数学老师方再香还体会到了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在四年级3班的这节课上,方老师看到大屏幕上第7题绿色区域的数字停在“46”的时候,眉头舒展开来:这一数字意味着,全班50个孩子中,有46个孩子做对了这道题。也就是说,还没理解和掌握 “两个锐角的和小于90°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这个知识点的,全班只剩4个孩子。方老师能迅速定位接下来要对哪4个孩子进行查缺补漏。甚至,还能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被卡住的。

  (纸笔课堂)

  “李小浩,两个锐角的和小于90°,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咱们用180°把刚刚那个小于90°的两个锐角和减掉,那么剩下的一个角会比90°大,还是比90°小?再次确定一下是大还是小?由此判定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由于李小浩错题较为典型,方老师拆分了知识点,进行了针对性地讲解和引导。

  这是发生在西夏十小纸笔课堂的一幕。纸笔课堂以教师Pad和学生答题板为载体,实现课堂的边讲边练边评。孩子们先将随堂测试纸夹在答题板上,再利用配套的笔作答。学生答题数据上传至后台并自动批阅统计,“笔迹回放”功能还能精准还原学生书写行为轨迹,实现了教学目标中对于“过程与方法”的把控。

  教师Pad端的APP可“一屏窥全班”,能随意切换至任意学生的书写界面,方便老师快速找到典型案例,并进行卷面展示,以便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跟进及辅导。

  这次触电智慧课堂,也是方老师首次利用信息化教育教学工具和技术。“方老师后来多次跟我说,接触了这些工具和技术后,她就再也不想撒手了。”西夏十小校长周彩红转述了老师们对新型课堂教学工具和技术从拒之千里到欣然接受的转变。尽管这个接受的过程较为漫长,需要抵抗几十年来的惯性力量。

  事实上,对老师们来说,在所有的工作要诀里,“熬”是第一要义。不是“煎熬”,而是“熬得住”。就在两个月前,每天要批改2个班共100多个孩子的随堂检测及课后作业的方老师,被200多份作业吞噬掉三节课的时间是工作常态。如果赶上当天要去观摩公开课、参加比赛及培训等特殊情况,她的这部分工作还得顺延到家中完成,以免影响第二天的教学反馈。这样的教学生涯,方老师已经惯性重复了近20年。

  直到一两个月前,纸笔课堂的适时出现,才解放了方老师。

  据好未来智慧教育宁夏项目驻地教研老师戴小宁回忆,当时正值期末复习阶段,方老师打算像往常一样,用订阅的数学报纸上的知识点配套习题来进行教学效果检测时,戴小宁为其示范了纸笔课堂的应用,并建议总复习阶段将精力放在习题的设置上。“方老师第一次用纸笔课堂上那节复习课前,我们针对复习内容找了许多典型题目和易错题型整合到纸笔课堂测试卷中。尝试后那节课的反响特别好。”

  “学生当堂做完以后,老师通过APP就能了解准确率、答题速度、错题集中度等情况,以往三节课的批改时间完全可以缩减到用一节课时间来完成后台数据的分析,更快地进行精准反馈。”周彩红校长肯定了纸笔课堂的工具和技术在提高老师工作效率方面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纸笔课堂上,所有的测试均只显示题目的“对”与“错”,没有“分数”一栏,“就是为了发现孩子们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方老师如是表示。在被问到是否希望自己的答卷被老师投在屏幕上作为案例来讲时,学生乔琪丝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们愿意把自己的答案放在屏幕上让老师参考,这样老师就能知道我们的错误在哪儿,同时还能帮助出现类似错误的同学进行分析。”

  目前纸笔课堂只在四(3)班进行试点,每周方老师要给这个班的孩子上2节课。“这学期主要是试点和培训,下一个学期就开始纳入考核了。”西夏十小的教研主任柳燕向多知网介绍了纸笔课堂项目及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的进度。

  

  师资呼叫转移后,“十小也搭上高铁了”

  十分钟后,上课铃响,百“鸟”归巢。三(2)班的英语课堂上,跑得慢的一个孩子迟到了,这在英语老师王晓艳的意料之中。

  可总有些事远在王老师的意料之外:比如,她起初怎么也不会想到西夏十小唯“三”的英语教师中,只有自己是英语专业科班出身;再比如,英语课堂,自己作为英语老师的这一主场,要逐渐让渡给Rebecca——大屏幕里那个能唱会跳口语纯正的AI英语外教。

  (WISROOM英语双师课堂)  

  “fat-fat-fat”,教室里,围坐在9张桌子周围的54个孩子跟着Rebecca老师一起读单词。除了跟读,Rebecca老师还利用音乐、游戏、分组PK等形式,让孩子们学会了big、small、beautiful、ugly、fat、thin 这6个单词及3种句型。教室里的王老师则带领孩子们配合着Rebecca老师的节奏进行课堂互动,同时观察着每个孩子的反应,并将关键知识点补充在大屏幕一旁的白板上。

  到了紧张刺激的1V1提问环节,像揭秘大奖般,当人脸识别系统“扫视”全班时,后台的phoenix系统通过教室内摄像头、答题器等硬件设备,实时收集学生上课时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听课状态等数据,并根据全班和个体的即时表现,通过AI引擎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并调整到难易适当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节奏。

  这次,屏幕中显现了郑小明的脸,他迅速拿起答题器,读出了单词:“f-a-t,fat”,大屏幕里的Rebecca老师旋即给出“excellent”的鼓励。

  这是一节WISROOM英语双师课堂,在西夏十小,它的引进落地要比纸笔课堂更早些。WISROOM是好未来建设的一套智慧课堂解决方案,采用双师模式,AI外教授课,辅以脑科学研究成果,解决线下外语教师匮乏、发音不准等问题,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关注与互动。  

  对比以往的授课方式,周彩红校长认为,除了AI外教授课仿真语境和人脸识别系统随机点名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外,答题器的语音收集功能,可将孩子跟外教的语音进行比对,孩子们能得到一个较精准的评价。原来线下的英语老师就从传统的拼读、领读、组织活动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投入到关注每个孩子是否深入参与课堂,然后快速找到有困难的孩子并进行精准辅导。

 

(WISROOM英语双师课堂答题器)

  “最关键的是可以采集分析学生的表情、动作等维度的数据,形成课堂评价的报告,再加上老师的随堂观察,可以对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辅助教师实现精准教学。”

  教研方面,以双师课堂为例,在教学大纲基本都已经定了的情况下,驻地教研团队一般会在课前一天和公立校老师进行下节课内容的沟通,通常这一研讨过程会持续一节课的时间。课前的联合教研,实现教师培养从“输血”到“造血”。  

  其实西夏十小的变化远不止这些。以英语老师为例,“王老师是三年前通过学校申请、教育局的协调,才调入我们十小的,我们就这么一个英语专业毕业的老师,另外两个英语老师是半路出家的,虽然他们很努力,但再努力也受限。”周彩红校长表示,双师课堂为缓解十小的英语师资压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西夏十小校长周彩红)

  她用“搭上了高铁”这一比喻来描述智慧教育进校的欣喜之情。“好未来的这两种课堂模式目前只在少数地区投入过,所以我感觉我们是赶上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其它学校都坐绿皮车,咱们现在搭上高铁了,一定要把这个机遇抓住。”

  早些时候,智慧教育的入校之旅,并非坦途。  

  1274个孩子,25个教学班,65名教职员工,教师平均年龄45.4岁,这几个数字,勾勒出十小“教师年龄结构偏大,中老年教师比较传统,惧怕变革,甚至不愿意行动”的现状。当旧习惯遇上新科技,智慧教育遭遇新生阵痛期。

  要知道,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的阻力,从不只是某个年长的老师或者某个教育从业者,它是一种“几十年前没有这些的时候,也都这么过来了”的惯性逻辑。

  据周彩红校长回忆,在智慧课堂的设备和技术刚安装调试完的那阵子,即便动员了很久,都迟迟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无奈之下,周彩红校长带头上了第一节智慧课堂研讨课。后续方老师、王老师的加入,十小探索和实践智慧课堂的局面才渐渐打开。

  

  AI“大分流”:智慧教育是如何搭线西北教育的

  “你我来自湖北四川广西宁夏河南山东贵州云南的小镇乡村/曾经发誓要做了不起的人/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某天夜半忽然醒来/像被命运叫醒了/它说你不能就这样过完一生……”

  偶然间听到这首歌的安老师觉得这词写的就是自己的人生。34岁的安老师,从山东小城走进北京,现任好未来智慧教育宁夏项目经理。3个月来,他常驻银川,只在周末返京看眼家人孩子。公立校业务需要强大的服务团队进行业务支撑。不仅是他,好未来的驻地服务团队大都如此。

  据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中国K12阶段目前约有26万所公立校。好未来的智慧教育的故事,究竟先从哪所学校讲起?

  对于好未来而言,自去年8月以来,就将智慧教育业务和开放平台业务放到极高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智慧教育走进公立校的步伐加快, 2017年与嵩县思源实验学校开展的合作。2018年8月,和上海市教委合作,在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进行智慧教育试点。此外,也相继走进了云贵川等地区的学校。而宁夏十小试点项目始于今年4月。

  “为京沪锦上添花容易,但为宁夏雪中送炭更显可贵。”好未来智慧教育副总裁王鲁谈及今年进入宁夏公立校的初衷时如是表示。

  “首先这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宁夏是国家指定的第一个国家级的‘互联网+教育 ’示范区,也是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发展示范区。互联网+教育,还有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发展的项目,我们也会具体参与。

  开始是通过公益的方式,跟银川市、石嘴山市沟通,跟西夏区沟通,选择学校,大家一心想的就是怎么把这个事情做好。”  

  据其透露,在打法上,“一般会选一个学校先做透,实现全覆盖后,形成示范效应,再用这个学校一拖几。先把一个学校做透了,这些老师就会变成种子老师,才能带动当地更多的老师。”

  西夏十小只是教育帮扶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好未来目前已投入数百万元以帮扶形式加入“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的建设。“不只是十小,目前我们与西夏区兴泾回中、石嘴山中学等都开展了试点合作。”  

  “除了两种课堂模式,包括马上要建的资源中心等,这都是公益的部分,但是未来在‘互联网+教育 ’示范区,是有专项资金下来的,国家通过向企业购买教育服务的方式,和企业合作把事情做好。”

  阻力也并非没有。王鲁认为,政策相对支持,这使得进入体制内的“难”比预想的要好一点。在合作过程中,老师的观念转变是难题。正如安老师所言,“因为西部地区的老师对这种新事物接受起来还有一个过程,我们一开始让他们看,先试用,试用过程中,确实看到课堂上效率提升了,学生兴趣已经培养起来了,有两到三次的试用以后,老师们慢慢就着手在用了,口口相传,是这样一点点用起来的。”

  在日前举行的“献礼建党九十八年 创新教育协作发展——闽宁中学‘互联网+教育 ’全面帮扶行动”启动大会上,王鲁表示,下一步,好未来的双师课堂也将通过银川九中的教学传导到闽宁中学。据其透露,好未来也将在该项目投入数百万元。

  除了试点合作外,面对公立校市场,好未来智慧教育也直面市场化竞争。不同于单点切入的满足单一需求的工具型产品,好未来智慧教育提供的是整套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及互动型课堂课件。“比如在在深圳中澳学校,大概有一万多名学生,是不经试点就直接覆盖的。会邀请大家去参观示范合作校,感受一下这个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价值。”安老师补充道。

(西夏十小孩子们的“责任田”)

  脚下,是银川这座城市的过往。西夏这个千年前在西北边陲存续不足两百年后失落在正史中的王朝,如今,已步入历史烟尘,如今的“西夏”只是银川市下辖的区级行政区划。  

  途经西夏王陵的G110,也是驱车从银川九中前往闽宁中学的常走之路。“闽宁”这一曾被唤作“玉泉营”,从1997年起改名为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的简称组合的扶贫移民区,不仅联结着二省的多方协作,更连接着教育共同体之间的帮扶。

  眼前,是这座城市的未来。或许只有超越单一技术逻辑的统治、善用科技以提升教育信息化素养的人们,才真正掌握着这座城市的教育话语权。(多知网 徐晶晶)  

  (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本文提到的学生名字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