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在行”作为果壳的内部孵化项目正式上线,这个有着O2O、共享经济等受人关注的标签的产品已经扩展到北上广深杭五个城市,明年有望拓展到三四线城市。那么,果壳做“在行”的初衷是什么?三个月内经历了哪些优化?未来会怎样?姬十三在虎嗅的采访中,对以上问题做了解答。

姬十三:“在行”是一所虚拟的社会大学

2015-07-01 10:36:06发布     来源:虎嗅    作者:李拓  

  编者按:今年3月“在行”作为果壳的内部孵化项目正式上线,与K12领域的O2O模式不同的是,在行主打的是各行业的“行家”与学员之间一对一的咨询。目前,在行已经扩展到北上广深杭五个城市,明年有望拓展到三四线城市。那么,果壳做“在行”的初衷是什么?三个月内经历了哪些优化?未来会怎样?姬十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以上问题做了解答。

  端午节前, “在行”与MOOC学院团队一起组成的“果壳教育”,搬进了新的办公室。洗手间里还是毛墙毛地,出口的玻璃门上贴着蝴蝶型的复古世界地图,“小蛋”空气净化器在安静运行。

  一切都是全新的。

  虽然同属“果壳教育”,但新鲜出炉的“在行”显然带有更多跨领域的先锋标签,比如O2O,比如共享经济,比如个性化。姬十三还专为“在行”项目撰写了一篇名为《“在行”是什么?用共享经济,造一所“社会大学”》的文章(后来发表于果壳站内“一地果壳”小组),这篇有着产品经理范儿的文章,简要谈及了“在行”的产品缘起、测试/改进历程和未来愿景。6月23日,姬十三与虎嗅君详聊了“在行”的破壳之旅——果壳做“在行”的初衷是什么?三个月内经历了哪些优化?未来会怎样?

   一、现在,你可以与业内行家来场深度谈话

  在果壳,初生项目会在“实验室”接受观察,如果项目表现出很好的潜力,即被放出来单独发展。其中最成功的就是“MOOC学院”项目,它令果壳网拿到了好未来战略投资。

  “在行”则是另一个破壳而出的项目,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搜索、社区等网络渠道无法满足“个性知识需求”的悖论。与MOOC “一对多”的模式不同,“在行”项目是做个性化的经验分享,主打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模式,其特征就是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大量的信息交流。

  在这里,姬十三与虎嗅君聊了有关“在行”的模式、运营等问题。

  为说服同事做“在行”,姬十三COS了一次科技记者

  2014年9月,姬十三提出做“在行”时,并未说服同事们,于是他模仿科技记者的口吻写一篇虚拟报道给大家找感觉。而事实证明行之有效:从当年9-10月为期一个月的内测中,产生了50单真实交易。

  “在行”于2015年3月正式上线,目前服务范围仅限北上广深杭五城,明年有望拓展到三四线城市。姬十三称,他们下一个试点城市可能是广西南宁,行家与学员是否成比例,付费需求是否强烈,都将在这里得到答案。

  行家与学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是否会有行家有意参与?这是“在行”团队在上线前最担心的问题。但实际情况要好得多,第一版上线就有很多人来申请,刚开始是靠团队的人脉关系,之后开始慢慢 扩展。甚至“大家坐一桌吃饭谈起‘在行’,三分之二会表示要申请做行家。”他说,“后台申请的人无数,因为模式好玩,新颖。”

  起初,“在行”将目标用户定位为学生,但内测过程中发现并非如此。姬十三告诉虎嗅:“我们3月份上线锁定互联网人群,现在大的方向是互联网职业的交流,互联网职业技能的彼此学习,这个占了目前二分之一的份量。”事实上,“在行”也有不少投资人士进驻。

  “在行”也是一个重运营的产品,目前他们为每位行家都配备了顾问,而面对虎嗅君“1000位行家是否配备1000个顾问”的疑问,姬十三解释说,未来顾问将会 “分层”,但分层也是个“技术活”。如何用少量的顾问服务有限的行家,如何让用户约到满意的见面——这令后台建设显得更重要。

  学员怎么玩:大多数行家都被同一人“翻过牌子”

  猪八戒网集中于线上,而“与巴菲特共进晚餐”主打名人牌,“在行”则与二者完全不同,它则围绕精准话题,以非名人形式做O2O和C2C。“一个创业者用红米装在行的第一版app,每天崩溃一次,崩溃完重装。好多学员从外地专程来京,有一个学员甚至从呼和浩特来的,见一面之后再回去。”学员的热情程度令姬十三大感惊讶。

  “在行”官网简要列出了交谈的几个步骤:选择行家→行家确认后支付学费→一对一面谈→点评。

  整个过程由学员通过支付宝等支付工具付费,并在“在行”平台作出点评。行家们也自发成立了一些相关主题的微信群,而他们在交流中则不无惊讶地发现,群里可能有三分之二的行家都被某一两个人“约谈”过。于是兴致大发的行家们也都在群内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甚至进行PK。

  典型的交谈是怎样一种体验?

  作为一名行家,姬十三向虎嗅简述了他接单的典型流程:

  对方约我的时候,他就会在后台给我写他要有什么样的(需求),他是什么背景,他想跟我求助什么样的话题。我还稍微复杂一点,要求对方在见面之前给我一个更长的介绍,见面之前我会把介绍,他的问题给打印出。

  一落座我就开始说:“这是你要解决的问题,你还有补充吗?你再描述一遍?”他10分钟描述完,我说我今天想帮你解决三个问题,一二三……就可以聊了……聊完就可以了。

  最后花10分钟说今天问题是否都解决,我来帮你总结一下,你看我讲的对不对,如果他觉得有疑惑再补充一下。非常高效。

  但姬十三承认自己还没有做到最极致,有相当一部分行家甚至准备了PPT和思维导图等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怎么定“出台费”?

  目前,“在行”平台每天成交量为100单左右,平均客单价为350元。行家们收费价格不等,姬十三自己也“出台”,他的首单是与一名公益机构负责人的超时谈话,并收到200元,如今他每单收取1000-1500元,这个价格仍属中游水平,更高的如徐志斌(虎嗅注:徐志斌为《社交红利》作者),达到每次谈话单价为3000元。

  一开始,这些“出台价”均为按时收费,但一周之后就改为按次收费。“在行”的逻辑是,“如果按小时收费,一般人都会计算一下时间是多少,这样定价就会非常贵。”姬十三反对用“咨询”冲淡“在行”的知识谈话氛围,而按次定价能淡化交易感,增强社交感,让用户认真对待会面。

   二、虚拟的社会化大学:边界在哪里?

  以教育为出发点的“在行”混杂了知识服务、共享经济与O2O元素,姬十三将这款基于知识的自由交易的产品喻为“一所虚拟大学” 。这些交易最刺激的环节在哪?这所大学又将如何拓展边界?

  1. “基于善意”的自由知识交易

  反馈机制是O2O共享经济价值链的最后的关键一环,在用户急速扩张到一定阶段,专业差评导致的生态恶化和恶意刷单吹起的虚假繁荣泡沫,是O2O产品亟需防范的问题。具体到“在行”,若学员对与行家的会面有所不满,则“在行”平台会对学员进行补偿,但行家还是能拿到学费。姬十三对用户素质和整体环境表示乐观,他表示,这种情况很少,一切基于善意。“在行”平台敢于对品质做出承诺,因此目前不会考虑这些细枝末节。

  然而随着用户增加,如果有学员收获甚丰但仍“习惯性差评”以套取补贴的话,难免污染社区生态。因而在反馈环节,“在行”的防范机制势在必行。

  据虎嗅了解到,有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家即表示他们不想继续参与,理由是对自己在平台上只能标出500元的定价过低而不爽。这恐怕是必然现象——“在行”试图让用户们集中于“话题谈论”与“知识分享”,在这款产品的逻辑中,“知识的交易”与金钱保持了一定距离。学费只是增强仪式感的重要手段,他们试图“淡化交易感”以降低收费并扩大用户群,但此举将使那些一开始就想开高价、以赚钱为目的的行家们浅尝辄止。

  交易可能不止于知识。一对一谈话服务的“在行”,会不会出现当年豆瓣流行的豆邮(1)或Uber式的约炮现象?姬十三明确拒绝这类行为,他举例说,Airbnb的条件可能更适合约炮,但事实上它并未被人挂上“约炮”的标签,这和产品调性有关。对于“在行”来说,避免恶名的最好办法是努力营造产品的格调,引导整个社区形成规范化礼仪。

  2. 像Uber一样占领市场,像Uber X一样赚钱

  补贴几乎成为O2O模式在市场前期激发用户活跃度的最直接最赤裸的手段。“在行”不像滴滴Uber或上门服务O2O那样对用户或商户发放天量优惠券,它采取了折中办法:一方面它并不收取提成,另一方面它也不做高成本的补贴,以此谨慎避开“烧钱”陷阱。

  尽管如此,平台目前也未从交易中获益,反而要为运营投入金钱。这个“已经被证明成立的商业模型”如何变现?目前已经有一些汽车品牌试图跟“在行”合作,姬十三做了个比喻:“现在你可以当它就是人民优步,我们将来一定会像Uber X一样赚钱。”但Uber X式的“在行”到底是什么模样,他没有透露更多。

  3. 规模与服务:鱼与熊掌?

  与打车、上门服务相比,兼职做行家的行业人士与学员的会面频次都不会太高,在奉行“高频打低频”的O2O领域,“在行”绝对算是的异类。以此逻辑推演,若要提高交易频次和交易量,势必要扩大用户规模。而共享经济平台的通病是,一旦走上快速发展之路,规模和服务就往往难以兼顾。规模化扩张后,“在行”现有模式能否依然成立,服务能否依然能跟得上,会不会成为“鱼与熊掌”的悖论,是目前最大的挑战。

  但“在行”在一线城市的发展令姬十三满意,他认为,亟需验证的是“知识共享模式”在三线城市的可行性:三线城市的行家会过剩还是供不应求?学员付费意愿如何?他为这些问题提出的验证期限是:三个月。

  4. 如果知乎也做类似的事情会怎样?

  虽然信心满满的姬十三甚至已不用操心“在行”的融资事宜,但人们总不免要把同为“知识性社区”的知乎与果壳做对比设问:假如知乎做类似的产品,果壳会警惕吗?他对此很乐观:果壳领先9个月,已经是很大优势了。“ 做服务业的先发优势非常明显。我不害怕,现在愿意对媒体讲。我希望有很多人来抄,把赛道铺起来。”

  知乎或者任何一个平台,要不要来抄一个?

  总的来看,带着共享经济与O2O标签的“在行”从三个维度为自己规定了存在的意义:既要消除“交易感”,又要行家存在感爆棚,学员也要满载而归,这确乎不易,毕竟在这个恶意满满的世界里,“在行”制定运营规则的全部前提竟然是“善”。有趣的是,时隔三个月,在知乎那条“如何看待果壳网的新项目「在行」”的答案中,姬十三再次补充了一些思考,末了他意味深长地写道:

  “没有什么规则是完美的。就像在这个问题下面,最容易排在第一的,是写的最长还带图的(谁能告诉我,我200多点赞只能排这么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