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中老年人的网课生活:他们将退休,他们正年轻

2022-04-11 11:00:36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徐晶晶  

  来源|多知网

  作者|徐晶晶

  图片来源|Pexels

  这一次,我们试着将目光对准超过2亿的中老年群体。

  照看孙辈、跳广场舞、旅游……这些中老年人业余生活的传统印象,正在改变。

  与此前的50后群体不同,正在逐渐退休的60后以及未来几年即将步入退休生活的70后群体,他们拥有空闲的时间与相对优渥的经济基础及消费能力,对为服务买单这事既有认知也认可,开始要求服务的个性化和品质化,同时对互联网、数字化的新鲜事物有更开放包容的观念。

  微观层面看,他们有的组建了乐队,学习剪辑,利用短视频记录自己的乐队演出与日常点滴;有的为短视频增长课付费以期做好直播带货;有的花5200块学习播音与配音,只为圆自己年轻时的一个梦;有的被迫从线下老年大学转到网课学习唱歌,试着锻炼自己的勇气……

  在顶层设计方面,国务院近日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其中提到,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各地开放大学举办“老年开放大学”,鼓励老年教育机构开展在线老年教育。在老龄化的趋势下,全国多地也在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中老年群体在老年大学之外,拥抱新型触网式的学习方式背后,不仅是社交需求,也有对过往遗憾的补偿和有对自我学习意识的觉醒。

  值得注意的是,有大量空闲时间是他们丰富自我世界的前提。在多知网这次联系到的几位讲述者中,他们要么还没有孙辈,要么是刚刚迎来孙辈,在为谁来带而犹豫,要么是不用花大把时间帮儿女带娃。

  他们将退休/退休了。

  他们正年轻。

  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01

  “花5200块学播音配音是圆我年轻时的一个梦”

  @马女士,54岁,外企离职员工,即将退休,坐标:北京

  我原来在一家外企做行政商务类工作,2020年辞职,在明年55岁之际会正式办理退休。

  如今,女儿已经工作了,虽然还没有结婚,但也不用我操心了,上面还有老母亲,我一周有三天会去她那边陪着她。剩下的时间就都是自己的了。

  年轻的时候,我有很多爱好,比如表演、朗诵、配音,但是这几十年的工作都跟爱好无关。

  现在闲下来了,想把早年的这些爱好捡起来。学台前的表演、朗诵不太现实,就想把幕后的配音捡起来。加上我有点先天条件,学起来会轻松一些。

  其实我有空也在英语趣配音、配音秀、喜马拉雅、为你诵读这些平台配了好多作品,但都是自己配着玩。

  2020年8月的一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在线机构A的播音主持课程的广告,就点进去看看课程介绍,看着还挺专业的,我就在报名页上留了个电话,想着跟人家专业的学一学也挺好的。而且播音配音其实不用面对面教授,依靠在线都能看到老师的嘴型,听他讲一些技巧,这个主要靠自己练。

  随后,他们有人给我打电话,推荐我报短期直播课,我问对方如果中间不想学了是否可以退费,对方说可以退,随后我就报课了。我其实是凭直觉做事,觉得他们再不济也能教我一些东西,顶多是学费贵一点,但不至于整个机构都是骗子。

  我是从2020年8月学到2021年1月,课程分初阶和升阶两个阶段,每周晚上上几次课。我总共交了5200块钱。这个价位对我来说还算可以。但如果是刚工作的年轻人,可能觉得并不便宜。

  一开始是播音主持初级课程,讲一些通用的播音技巧,当时初阶的一期班快100人了。其实学播音配音的还是年轻人居多,他们可能是想以配音为职业。

  随后就分流,一方面看自己是想学配音还是想学主持、播音。另一方面,关于分流,机构A有一套评价体系,比如平时课后作业的质与量。如果达不到基本要求的话,就不建议接着往下学;有些同学成绩稍微差点,就建议复学一遍;要是学得挺好的,就建议再继续学升阶课程,后来我又学了一个多月的配音课,升阶课我们班有六十多人。

  按理说应该在家里跟着老师练学互动,有时候可能我在外面有事儿,就开着外放听,但就不参与互动了。课后都有回放。

  要说机构A给学员的约束也不是强约束,他们都是建议性的,但我觉得还挺负责的。

  上课是在机构A的平台。主讲老师不管上课以外的事情,只是讲课以及进行课堂互动,比如要求大家跟读,或者让听明白了在评论区打个数字1,但并没有让同学们上麦的环节。

  对我来说,老师如果讲的有十成,我可能就学了四五成。他们讲的不少,我刚开始觉得还是自己以前用过的方法,但是老师教了一些发音的方式、怎么让嗓音恢复、如何用气息和语速来表达情景。我当时也记了不少笔记,但也有一些惰性。毕竟还是跟年轻时候上课不一样的。如果要真的按照老师要求的来做,还会有更多收获。

  在服务方面,每个班有个班主任,班主任建了个QQ群,比如上完课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群里问班主任;作业发到QQ群里,老师会点评;要是有事耽误上课,还要跟班主任请假。

  这个课程要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就是主讲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主讲老师前后换了很多个。我记得,第一位讲发音的女老师还挺好。后来,分别有三位男老师上课。其中就有一两个老师普通话说得有点别扭,文化水平有待提升。其实光听播音时听不出来,但他讲课举的例子不太恰当,让人觉得有点low了。

  最开心的时候是作业完成得自己挺满意的。比如我一人配两角,配的是白雪公主跟老巫婆,人家都听不出来是同一个人配的,觉得挺像的,那时候挺开心的,很有成就感。

  学完了后,我本来也想着去接单,但我还是有点惰性的。

  一个是我的设备不灵。要是接单的话,不能像我现在这样用手机这么录了,还要剪辑、配乐,这一套东西我不太灵。我倒是买了个麦克风,但是连电脑这些不太会。女儿也不是特别会,她也没有那种整块的时间来帮我研究这件事,我可能自己也没太上心。

  而且接单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几级听众才可以,好像我当时还不够级别,所以我就一直也没有特别积极地张罗这事儿。而且一旦接了,每天都必须有固定的时间,因为我要在我妈妈那边就肯定没有条件录音交稿,条件不太允许。所以我没太着急,就自己先练一练。

  我现在在一些平台上读一些小说,顺便也看看书。我这个年龄吧,看书看一会儿就困了。读书还挺好的,能练练播音,又能存下来,就读那种连续的小说比如《平凡的世界》。有一些认识的人每天催我更新,我就每天花半小时录一段。我在喜马拉雅上也读过,我开始读的是日本川端康成的《古都》,我想读的书有时候平台没有版权,后来我就作罢了,我就到“为你诵读”里去读。

  除了配音,我还报了线下跳舞班,正在学习三种民族舞,每周要上三节课。学一种一个月就500块钱,一年小2万块钱。

  到我们这个年龄,如果没有太多负担,也不用为孩子支付更多的教育费用的话,就还好,就管自己了。

  我就是想圆自己一个梦,纯属是爱好,也没有说为了挣钱,我就不想那么累,因为一旦把爱好当作一个挣钱的方式,好像感觉就不一样了。我想轻轻松松的,不给自己太多压力,同时能有收入就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等正式退休后,我确实是有计划的,因为我现在的年龄还不算太大,想多学一些动的东西,在能动的时候多动一动呗!如果不需要照顾老人了,我可能会多一些外出活动,比如出游探店、写游记,学点烘焙等,偏静一些的学习就往后放放,比如书法、乐器等。

  02

  “想退休,又怕退休,我跟20多岁年轻人的心态是一样的”

  @ 敏贝勒,57岁,离正式退休还有3年,现为电子测控工程师,坐标:山西大同

  我还有3年不到就要退休了。一般像我们这些将退未退的老同志,基本都退居二线了,单位一般对我们也不太约束,想去哪玩,跟单位打个招呼就撤。

  上班几十年到点起、到点睡,生活过得特充实,忙起来恨不得马上退休,可一旦退休,又怕整个人散了。有时我看到那些退休的人,除了天天走圈或者照看孙辈也没个其它爱好,就觉得这种退休生活特没意思,好像困在了围城一样。我既想退休,又怕退休。一个人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旦突然改变,就会出现不适应,特别影响身心健康,所以要在退休之前把爱好都捡起来,慢慢适应这个过程。

  我觉得自己跟20多岁年轻人的心态是一样的,不是特老气横秋的那种心态。我觉得,人的大脑越用才越年轻。

  我在工厂做了几十年的电子测控工程师。一身的技术如果只能在单位搞实验就很可惜,我特希望退了之后能有个专门的创新研发小工作室,里面什么工具都有,可以让我鼓捣一下机器人、无人机改造、做个自动化的东西出来。当然,这些设备也费钱,平时生活里就很少有这些设备。我现在就有点高处不胜寒,能跟我谈技术的没几个人,而且比我年纪还大。

  除了专业领域机械电子的爱好,我从小就爱玩,喜欢摆弄乐器、自驾游、滑冰、滑雪、游泳、摄影等等。直到现在,我要是在哪个商场看见有冰场,我立马就想把鞋套上,上去表演一圈。

  我现在每天会刷抖音快手,没它好像还不行。一般早上6点多起来后要下楼走圈、买早点。等早餐的时候,打开看个几分钟,睡觉前也看一会。抖音快手每天更新得也快,前一天晚上搜索电子技术讲座之类的,第二天它就推送相关的视频给我,我特爱看这些。

  我到现在眼睛不花,但是要看抖音得控制时间,勤拿勤看,30秒眼睛必须眨一次,不是说拿起手机就眼睛盯着不动,灯光不要暗。

  我自己也开了抖音账号,听说发短视频得精准聚焦。我有时候发点我们乐队的演出、自驾游、烹饪以及自己做的电子发明类小视频。比如包个饺子,一下子想起来得拍,就拿起手机,边包边拍,先把视频都存在手机上,后面用剪映再剪辑一下。其实就当个爱好,看心情每个星期发一个视频。

  至于用剪映,是女儿教的。其实我自己也有基础,我以前做过影视后期,自己有那套影视剪辑非线编的软件。我们单位演出给舞蹈加上配乐,都是我给做的后期音乐合成,这也算是我以前的一个副业。

  我还有个音乐工作室,不同乐器设备有十几件,组起来那就是一个乐队。我和几个老朋友组了个乐队。可以说,我是我们乐队的灵魂。乐队的曲子有时是我根据大家的水平选的,毕竟我20多年前是文艺兵,本身就是吹小号的。后来基本各种乐器我都通个七七八八。

(敏贝勒的抖音内容截图)

  没有疫情时,我们经常出去演出。在外头演出要什么歌,就在抖音快手一搜就有,下载到手机,用蓝牙传到音响上,马上就能演出了。平时我也在抖音快手上搜歌词歌谱,存U盘去打印,这些我都会,我都不求人。我不爱用百度搜,不仅结果出来得慢,而且它链接的东西太多,反而在抖音快手上一搜就图文并茂。

  除了小乐队,我们社区有活动室,也有个七八十人的合唱团,每周大家商定几个时间来排练,乐队有十几个人。一个月大家学上三首曲子就很不错了。老年人有特定的训练方法,得一段段地学着,比如一天就学一段,学完回家让他有个念想。

  大家一旦有兴趣就特执着。通知让下午3点排练,刚2点就全到了,时间观念是比年轻人强多了;比如定好了20人的合唱队,结果有的第二天就呼朋引伴带来了10来个人;有时候我们5:30就排练完了,个别用功的到7点都不回家,一问才知道是小时候就喜欢唱歌,好容易退休,现在有时间就乐意学。

  我们乐队一方面在每年十一、元旦代表社区乐队给全市做几场文艺汇演,另一方面是在每年的7-10月去各个城市演出。我们还有个演出群,一通知去哪儿演出,大家这就拿着乐器开着车去了。

  其实,我们这代人多数退休后学点什么,多半是想完成自己儿时没实现的爱好。我小时候一把口琴就三块钱也舍不得买。

  对我来说,电子测控程序跟作曲软件这些都可以融会贯通,小号电子琴架子鼓口琴萨克斯这些乐器之间也是相通的,基本是玩通一个后,剩下的学得特快,只要有兴趣就行。

  我也想着,等退休后要不要到学校去应聘看看,或者干脆自己办个活动中心。我也怕孤独。

  说起来,我现在也给几个老伙计教口琴。让他们学会点东西可太费劲了,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无论教啥,都得先收钱。只要交了钱的,他就开始心疼那个钱,学起来就特认真,进步特别快,也一准能学会。我跟他们讲好,每人就收500块钱,不教乐理,就教三首曲子吹奏,准保他们在一个月之内学会这三首曲子。而且我也不是为挣那点钱,我后面也会搞个名头变相把钱给他们退回去,比如设立个优秀学员奖出来奖励一下大家。其实一开始我也不好意思收钱,都是老邻居老朋友,但会发现,要是不收钱,他就死活学不会,而且还坏的是我口碑。

  不过我在网上看见感兴趣的一些东西,经常会付费,比如自动化相关的课程。另外网上还有影视后期编辑课、电子琴培训、编程课,都写着0元或者9.9元就能学。我点进去,他们会让免费听几堂课,有的教的还特浅,我也不想学了,毕竟我这个基础在这儿,我要学就学中高端的。

  虽然退休了,但大部分老年人是想学又不舍得花钱,有这种心理障碍。但要是排队领个5斤鸡蛋大米之类的,这就特高兴。

  我老伴也是企业职工,已经退休了。现在天天做直播带货,她周末还上网课,学的是抖音制作运营推广,包括怎么打灯光、相机怎么拍、怎么上架下架商品等。

  那是直播课,每周末上两天课,还有专人点名签到,早课有时6:30就开始上,晚上可能会上到10点钟。有时中午12点了,午饭也顾不上吃,那简直比我还忙。而且我老伴还三天两头脑袋发晕。

  我觉得她这个课程时间设置得不科学,学这个太辛苦,老年人不是这种生活习惯。

  有时候一说她还不高兴,但一交费还交贼多。这个课,她也学一年多了,学费好像是1500块钱左右。而且她应该不只买了那一期课,前前后后续费应该也花了不少钱,具体多少钱,她没敢告诉我。

  其实学习这个也跟个人文化程度有关系。我跟老伴说,要是不太会电脑或者有些专业东西不好理解,就不适合报这种高级班,她应该先学零基础班。

  她学这个抖音课程,其实是为了系统学习抖音运营吸粉这一套东西。她原来跟朋友们合开过一个美容院,也卖化妆品和保健品。她想着,线下美容院也是做,线上开个店也是做,抖音账号就相当于她的线上店。

  所以她还天天搞直播带货,厂商给她的价格优惠一些。厂商发来的新产品,她也自己先体验一下。

  我老伴目前带货的销量也不是很稳定。如果哪天销量好,她就特高兴,就很乐意告诉我。

  其实,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驱动我们做点事儿的首要因素不是为了钱,而是追求一种成就感、荣誉感。

  最近我刚来北京待一阵子,照顾一下女儿,我刚有了小外孙。全家人这几天还在开会讨论小外孙到底谁来带。小孩子的启蒙熏陶挺重要的。不能像过去弄个玩具让孩子自己玩就行了,带养跟教育是不一样的,否则没有传承。但要是我帮着带,一带就得带好几年,我也想过自己的生活。

  03

  “退休后想把以前喜欢的东西都捡起来,余生再快乐一下”

  @ 史阿姨,71岁,原为会计,退休10余年,坐标:上海

  我退休时间蛮久的了。我原先是做财务的,两点一线,一般早上到单位,晚上再回来做饭。很忙的,吃完饭就是看看电视,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很单调,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2008年退休后,我就放纵自己了,想把以前喜欢的东西都捡起来,余生再快乐一下。

  我是高中学历,我老伴是中专。我们是老三届。那时赶上一系列大环境的变化,没有继续学习的环境,因为那时很早就去工矿里工作,是有一点点遗憾想补上的。

  退休后事情也少了,女儿也工作了,我就空闲了,可以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再加上我比较开朗,喜欢玩、跳舞、唱歌,当时我住在上海的徐家汇那里,在文化中心报了一个交际舞班、唱歌班,在那里练练歌。后来我们小区的唱歌班我也去学。课程是公益性的,是老年大学。这次是因为上海出现疫情了,所以只能每周一的下午在家里上一个半小时的网课,我们也蛮期待的。

  我老伴喜欢画画,以前他工作也是跟画画不相干的,退休后他也想把喜欢的东西重新捡起来。他后来也上国画班,现在跟我一样在上网课。他们的课后作业是每周自己画一幅画山水画。把画传到群里,大家切磋交流。因为退休了也不能一个人闷在家里,还是要跟社会有联系,所以他也很开心。

  由于疫情,外孙女也不能到幼儿园去了,女儿自己的工作也比较忙,我就把外孙女带到我家。

  所以,目前,我们家就是三口人都在上网课,各上各的。

  没有疫情的话,我们还是以线下为主,我们也还是喜欢到教室里去唱歌。毕竟大家一星期才碰面一次,打打招呼,很开心的。我们也觉得老师教得也好,她很年轻。她弹钢琴给我们伴奏。还会叫人上去唱一下,我们还是蛮激动的。我们一般唱红歌、老歌比较多,比如《渔光曲》。等疫情结束了,每逢十一、春节开联欢会,我们还会登台表演,合唱或其他形式都有。但现在是没办法线下面对面学。在线上,同学们就只能在网上打打招呼。

  我是用手机里的微信上网课。我们有个大群,老师一边弹钢琴,一边教我们怎么发音、教如何用胸腔腹部呼吸、教我们练声、教我们唱曲。

  在网上学,不练其实也是可以的,(没有人监督)就要靠自觉了,但是要对自己负责,自己平时也要练练的。

  上网课也有好处。以前在线下学的时候,一个班40个人(报名的人很多,也不怎么容易进去,门槛高,要先通过入学测试,才有机会进去),是大家一起发声,一起练,是没有机会被老师单独点名上台唱的。在线上的话,老师在屏幕那端教唱歌,我们就在自己家里跟着练习,每个人都要录自己的歌声交作业发到群里给老师检验,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遛遛了。我们交作业以后,老师还会一个个评判,比如有什么地方发音发得不好、有什么地方要练。本来不认识的人,大家可以在网上敞开了相互点评,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勇气。

  平时除了做做饭、练练歌之外,我就炒炒股,我是炒股十年的老股民。我还用手机看看国内外新闻,再打打斗地主。毕竟看手机时间长的话,眼睛有点酸,不舒服。

  这段时间,我生活重心是以外孙女为主,要陪小孩做做游戏、读读书、画幅画。

  我这边其实还好,平时外孙女在女儿家,不用我带。我们小区有几个老邻居比我还忙呢!她们平时不仅要从坐地铁到市区去接孙子,给孙子烧饭,同时还要抽时间来老年大学学习,精神可嘉。

  04

  后记

  据2020年10月23日发布的《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日均使用互联网时长达到64.8分钟,比40岁以上的用户多16.2分钟。

  第七次人口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64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8.70%,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0%,两者比重较2010年分别上升5.44和4.63个百分点。有学者认为,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龄社会新形态的格局已经形成且不可逆转。

  “目前国内最大的问题,是把2.5亿中国老人当成一个整体的人群来看,而且经常把老年人和中年人混在一起。但其实2.5亿老人之间有巨大的区别,比如一二线城市和下沉市场的区别,退休前不同行业、职业的区别,生活状态的区别,等等。这些都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长岭资本投资副总裁梅松在2019年的一次演讲时谈及老年人这一庞大群体下细分需求的勃勃生机。

  目前,老年教育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处于早期阶段。

  END

  本文作者: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