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高考改革有什么变化?

熊丙奇:解读新中高考改革

2021-03-14 21:41:13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胡晓倩  

  2021年3月10日,精锐教育(ONE.N)在上海举办主题为“中高考冲刺,看精锐”的发布会,中高考政策研究专家熊丙奇出席会议并以解读新中高考政策为题,分析新中高考改革背后的逻辑。

  01

  科目改革:中考4+X,高考3+1+2

  从2021年起全中国所有省份中考科目都将改革,而上海作为首先试点的城市,用750分制的新中考模式代替630分制的旧模式。

  新中考具体怎么改革?主要是这三项:全科开考、两考合一、‍4加x模式。

  ‍全科开考就是所有的学生的综合科目都要考试,‍‍当然这个考试难度不会很大,主要是一个学业水平测试,让大家合格达到初中毕业水平。这实际上是为了解决应试教育“考什么教什么”的问题。‍

  ‍两考合一即学业水平考试和中考结合在一起。‍许多社会舆论将此解读为取消中考,‍但熊丙奇表示中考不可能取消,因为现在高中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而且高中的分布与质量都严重不均衡,不能实现就近入学。‍‍因此中考会存在,改革是把学业水平考试和中考合在一起。

  ‍而两者合一之后,具体怎么考,就是4加x模式。

  ‍4是语、数、外、体育4门。体育不仅纳入中考,而且‍随后三年之内,全国各个地方的体育综合科目的分值将会逐渐调高到跟语、数、外分数一样,上升至到主科的地位,比如云南从2020年开始已经把体育的分值调高到100分,

  X门大于=4,包括物化地理或者是道德法制,上海改革后,今年中考变成了4+4模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高考改革,和中考改革略有不同,‍高考改革现在实行的科目组合是‍‍3+3科目组合或者3+1+2组合。

  ‍今年有8个省份加入到新高考的行列中,这个8个省,包括广东、福建、江苏、重庆、湖南、湖北、河北、辽宁,这次新高考改革跟之前的3+3模式不同,明年采取“3+1+2”组合模式,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数外三科,从物理和历史中选一科,在化学、物理、政治、地理中选两科。

  ‍不管是3+3或者3+1+2,改革所考虑的问题是什么?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自由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发展。‍

  包括最近社会讨论得火热的英语问题,‍‍即希望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任学生选择,虽然这个能不能改尚处于讨论阶段,但其目的同样是为了扩大学生的选择权,‍通过选择权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中高考科目改革体现了两点,第一是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第二在全面发展基础之上促进学生个性兴趣成长。

  02

  命题改革

  ‍但是仅仅有科目改革,没有其他改革的配合效果将差强人意,因此随之有了命题改革。‍

  过去全国是非统一命题,各个省份有自主命题的试卷,每年可能有二十几份不同的试卷。而新高考实行统一命题后,每一年只有10套左右的高考卷。

  而命题改革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熊丙奇发现在命题这方面有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一、考试大纲取消:从2020年教育部取消了高考的考试大纲,‍实际上也是为了解决考什么就教什么问题,取消了考试范围、考试重点,变成了教什么考什么,“考试不是指挥棒,考试变成服务器”,考试的灵活性大大增加。

  这对中学、教学机构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二是题目类型改革。中高考不论怎么考,‍考试实际上包含4方面考察点:基础知识、能力、综合素养、核心价值观念,“相对应的在命题时会有4种题目‍:基础题目、‍综合题目、‍研究信息、‍创新题目”。

  熊丙奇分析道,“因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意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是评价性考试,这种选拔性考试就必然带来考试难度系数的区分。难的题目即,按100分计算,考生‍最终得分低于40分,如果考生平均得分超过70分,即容易题。”熊丙奇进而分析道,“‍这是当下激烈竞争环境造就的制度走向,想打造一个‍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体系,是任重而道远的。”

  03

  核心是录取改革

  熊丙奇表示科目改革、命题改革、其核心都是录取改革。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建议高考实行双考双筛制,“第二次考试可以让学生选择性考试”即先考一次基础性考试,然后最后再考一次高考。熊丙奇认为这种方式与以前会考加高考的模式相同。‍

  ‍不过依旧可见这几年国家对推进录取制度改革方面的关注,在‍‍落地制度改革方面,熊丙奇认为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

  首先,中考录取随着新中考政策的推进将分为三个录取模式: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统一招生。

  他提到,自主招生的比重在全国各个省市是15%~20%。

  其次是‍‍名额分配。示范性高中,职校的名额分到初中学校。以上海为例,2022年开始,上海会进行新的中考名额分配,‍‍分配名额录取占比会达到60%左右,而‍‍今年开始浙江省将达到达到70%左右。这主要是为了义务教育均衡,‍‍同时一定程度缓解教育焦虑,但是不能全面地解决问题。‍‍

  第三是统一招生,而统一标准部分就是按照分数来进行招生。‍

  ‍而新高考改革之后,除了应该关注分数之外,熊丙奇认为还要关注三大具体的招生的渠道:

  一是强基计划。该计划是在2020年推进的,主要关注基础学科领域的党建培养。然而‍从第一年的情况来看,效果很不理想。熊丙奇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家长对计划的理解不够,‍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今后还要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深耕,不能够换专业,很多学生、家长因此‍放弃了计划。

  计划的实施情况让国家进一步坚定必须继续推进强基计划,因为再不断推进的话,中国的学生过于功利地选择专业,‍‍忽视技术性专业,‍‍未来国家缺少人才去做技术学科的研究,‍去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二是中国式的评价录取,这是全国范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合法改革。现在新增的大学,比如说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这些大学都是用的是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的方式招生。‍‍明年西部大学也将进行本科生招生,它采取的模式也将是评价式。

  ‍‍而除了这个之外,今后全国‍‍每个省都会有部分高校以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招生,现今上海‍有18所,‍‍浙江有50所大学,江苏省有20多所大学进行三学一体的综合素质评价。其目的‍‍是在分数之外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中学中的长期表现。

  ‍三是取消层级录取,熊丙奇认为,一本、二本大学的区分就是等级的概念,是将大学分为三六九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不管怎么发展,最后都被等级化了。而取消高考录取机制,‍就是要平等竞争,让学生选择适合的大学。

  之前实行新高考的6个省份,加上今年实行新高考的8个省份,共有14个省份都已经取消高考录取批次。“‍当然这个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毕竟我们现在还存在唯学历论这样的问题。”

  04

  观点:更公平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

  熊丙奇分析道,现在很多学校是同一个模式,‍很多班级的人数很多,‍有些地方有的大班额是超过60多人,至少‍‍40人到50人,甚至是70个人

  ‍个性化教育它一定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它能够针对学生个体,就拿作业来说,我们发现‍‍成绩好的学生,高水平的学生他会觉得这个作业是重复性的,‍而低分学生他会认为这个题目太难了。

  “‍‍怎么样能够让他学习更加高质量?教育部提出要求学校探索个性化作业。但是学校老师能够给你45个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吗?

  即便‍他们愿意布置,很多家长也不会同意,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行呢?‍‍‍所以说要解决个性化的问题,还是需要我们拥有差异化的,因此教育培训机构还是具备它的存在性和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