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优能王专:真正发生的事情才是风口

2018-04-11 19:28:17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冯玮   0条评论

  ​多知网4月11日消息,在第二届腾跃中国教育培训行业高峰论坛上,新东方优能中学推广管理中心主任王专就教育场景中的创新、科技、衡量标准以及核心目的进行分享。

  他认为科技是实现教育更好展示的手段,同跟潮流、重创新相比,实际真正发生的事情才是真的风口。

\

  以下为王专分享全文,经多知网编辑整理:

  各位校长大家好,我叫王专,负责新东方的优能中学事业群全国业务,非常有幸跟各位校长见面。

  主办方定的题目叫做“优能教学服务的创新”这个题目定的很大,不知道能不能讲好,今天尽力给大家分享。

  我想分享一下我们目前做的一些尝试,当然有些尝试现还处于各种内测阶段,我把在现在全国普及用的东西给各位做个介绍,方便大家了解我们现在做的事情。

  找准重心,才不会慌乱

  提到创新大家想到的更多的关键词应该是科技,其实从我们目前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科技工作还是手段。

  讲到创新、说到科技,很多人会想到“新”这个词,我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样这才是创新,这时候人们比较容易为了新、为了不同做很多不同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有的事情它真正的有用性不一定很好。

  有人会说更新、更高科技的东西一定会更好,这是现在普遍的比如创新公司在融资的时候会讲到的话题。可是大家想没有想过过去的历史不断的向我们证明,有时候适者生存不一定是做科技的。

  比如3D的电影听起来怎么也要比2D电影酷炫很多,很多人家里电视是有3D功能的,可能你除了买过来第一天用过再也没有用过这个功能,它明明是更先进的、明明是更好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这实际上是所有做产品服务学生学员的时候特别要谨慎的,因为跟潮流、跟风口是听起来特别酷炫的词,可是实际真正发生的事情才是真的风口,新的东西要关注,但是重心不能忘了。

  之前跟国外教授交流的时候,外国的教授说了一句话特别有意思,他说打球的时候眼睛要盯着球,不要盯着别的地方,我们想想做教育行业盯的事情是什么呢?特别简单,永远盯的都是学员和家长。

  所以科技也好、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好、服务也好,所有服务的对象都是为了学员和家长服务。

  有人说这实际上好像是一个很冠冕堂皇的说法,不,这是真实的说法。

  举个例子,有天有人告诉你VR特别好,网上天天都是VR,你怎么做判断?

  你会恐慌,因为很多线下起身的人,如果不是很早接触在线的话,听到很多新事物就慌了,看VR的展现真的很酷炫,如果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学生和家长,每出一个新事物他在什么时候使用好什么阶段使用好,这时候我们判断不会慌乱。

  那么拒不拒绝新事物呢?

  这时就不在乎它的新旧,而是在乎是否对学员和家长好。以这个点看的时候,看所有的新事物会看的更清楚一些。

  花时间讲这个事情,是因为思维不转变我们的行动是不会转变的,评判失误很多时候是因为忘记了一个事情,是什么标准影响你评判的好坏?

  所以这是在这个方向上我们会考虑的。

  变革,其实是重新分工

  那么,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实际上所有教学服务的创新所围绕的命题就是,如果学习是改变命运的,那么我们做的应该是如何改变学习,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如果想把学习学好应该怎么做?如何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让他在这方面真正效率更高?

  思考点变成目标平台标准更能帮助塑造行为,我们发现假设左下角有个圆点,我们先走一条路,你的培训机构也会选择发展一条路,是你的起点你的状况让这条线出现。

  然后我们会发现特别常见的业务判断是现在走这条路是不是非常好的路,现在做的产品是不是一个好的产品,我们会陷入对这个路径的判断。

  实际上手段是要通往目标的,如果你的目标产生了迁移,对你来说最好的手段可能不是刚才的手段,哪怕刚才的手段是个所谓的超高科技的手段,当这部分再迁移的时候,你的手段才会再发生变化。

  于是我们突然发现要对手段和目标重新梳理。

  当新事物出现,变革都会认为一定是颠覆。

  颠覆这个词是完全不够准确的,它很有冲击力,导致现在谈颠覆式创新的人特别特别多。

  但你身边看到的更多案例,每次变革都是一次重新的分工而已。

  重新分工意味着哪些东西会消失掉,有了电商是不是所有线下都没了呢?不是,线下交易和线上一样,其实是重新分工。

  什么会出现分工?因为这个行业走向更细化的时候,更多细节的需求被发掘出来需要有特定的工种解决特定的问题。

  大家想现在行业发展这么快,科技这么快有没有正常的上门1对1?普通的大学生家教难道完全消失了吗?

  大家在重新分工,但是原来没有分工,很粗犷的时候只有一份,所有重新分工的时候一定要想好你的位置,其实每个老师都能走下来,但是这里一定要有实际价值。

  教育需要“度量衡”

  谈到学习这个事情也一样,教育行业的很多变革可能不是源于教育行业,可能源于其他行业。

  以教育和医疗行业为例,大家观察教育行业非常有意思,它会量血压,先对目标进行控制,大家现在知道血压高、低到底是什么概念,如果有这个东西才能衡量一个控制血压的药物到底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控制血压的手段到底是先进的还是不先进的,我们可以做很多判断和分析。

  天天问学生“你学会了吗?”

  但是很少我们花时间去判断和分析什么叫学会了,如果你的各种教学手段、服务手段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东西的话,什么叫学会了呢?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人都在单独的做手段的比较,很少人对学会的事情重新去聊。

  外界看到新东方,外面能传到的大家能看到的只是局部的,或者容易被传播的很多点,很难看到内部花很长时间做了很多事情,对于我们来说这是真正的底层研究。

  将来学生可能也感受不到,但是它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再看如果学会其实是有不同的掌握阶段的,我们肯定有感觉一个孩子说明白了,和另外一个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假设它有不同的阶段,实际上这个事情应该有刻度的。

  像量血压一样,它可能处在不同的阶段,所以我们要对这个事情更加了解、更加理解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做这个事情有点像什么呢?其实它在统一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统一度量衡。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间互相交流,老师跟学生交流“明白了吗?”“明白了”双方心中想的明白是不是完全不是一回事?

  凡是学过科学控制的人都知道,没有结果的衡量,所有的改进都会极其低效,包括很多人摸索有时候一个企业怎么运作,一会儿管理以人为本,一会以科技为本、一会儿以效率为本。

  我是理科生,很多事情想弄清楚,但是理科生不代表不变化,有变化论也有进化论是结合的。

  其实到这个时候我们想,如何让我们做的事情与众不同?情怀就是要踏踏实实研究很多更重要的事情,但是它也许短期内看不到效果,愿意踏实下来,情怀不是放在墙上,给客户做的很多情怀要坚持下来。

  实际上我们大部分看的书就一页教材,一页教材需要花多长时间,都是左的东西,很少有维度的东西。这时候我们需要另外一个东西出现,我们定位到它的特殊的点,希望这个东西更精准,我们看到实际上同样的东西很多标题可以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它的层进是完全不同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精准度的飞升。

  当我先要搞清楚怎么判断做它的时候,科技手段一定要考虑引入了,因为有些事情你做不了,所以于是这时候我选择各种手段就会有很多的选择和判断,这时候开始要有大量的接触。

  所以手段并不是不看,手段的接触要大量而广泛。

  大家想我如何教会学生,学生也用这个来判断老师,你不是说你讲明白了吗?我们内部培训老师,你不是说学生听明白了吗你应该问我讲清楚了吗,你能讲清楚我就能听明白。

  新尝试的必要性

  其实我们还需要做的更多,手段有时候可以更大的打开,所以现在除了这样的手段我们还做其他手段的尝试,比如可以引入很多科技元素,这是我们经常提到大数据、数据,必然是要引用的。

  其实当我们谈到大数据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是经过层层的思考之后,知道我要什么数据,很多人都说大数据,不就是数据大吗,让学生做一大堆题,收集所有的信息,你问他做什么分析,他分析不了的。

  我自己算是认真的人,大部分的演讲我出席的场次并不多,我的感觉是其实认认真真做,同时思路还打开,还有个更好的标准,手段还可以结合,发挥得威力会更大,到这个阶段如果想尝试更多的手段,确实要看的更多、知道的更多、了解的更多。

  很多做教育的人到现在可能特别多很好很新的产品、很新的手段不一定完全了解,这时候要不要了解?了解!但是我说过,不是一上来就告诉你一定要疯狂去了解,因为那时候你思路不清楚,了解的时候很容易被手段带走,是很危险的。

  当思路不清楚,把手段融合的时候,像龙卷风一样自己的轴心,把很多东西卷进来,越卷越庞大,这时候思路是清楚的,不然手段怎么利用呢。

  现在我们课堂学生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数据也全都知道了,什么情况都知道了,这些都不用细讲了,因为它已经是辅助手段了,有教育硬件的引入,这是真实的课堂。

  后来我们发现有人说:“学生并不是不爱学习,他是不爱那种无效学习,学习完又没有成就”,有人说这个学生学习不刻苦,完全是虚假的,学生打游戏三天不睡觉还不刻苦?我们工作也做不到三天不睡觉。

  以前说学生不爱做练习,其实不爱做无效的练习,这中间还有学生训练所有这些要不断通过好的设计,才能让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喜欢。

  到这里我想稍微总结一下,背后有很多科技,包括APP,今天没有详细展示,大家能够理解所有的APP、反馈也好、练习也好,包括最近要出一系列跟学生有关的书籍这些我都不细讲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一个感觉,实际上我们在学习别人的时候,大部分人跟我聊的时候互相都在聊什么?

  有一种学习我觉得是特别可怕的,恨不得发给SOP是最好的,这是做不了的,因为每个企业是个系统,单一的环节是很难完全复制的,理解了原理之后你可以做出更适合你自己的很多东西。

  今天希望大家理解的是,实际上所有的设计,包括科技的手段APP的制作,这些都是我们制作的,其实中间有原理的,把它做好之后就可以了。

  讲到底层的东西大家会发现,表面上大家知道体系、七步法等等,大家直接被手段写走,感觉你做七步和我做七步是一样一样的,样子上的七步有啥了不起,那个太简单了,既然大家千里迢迢过来还是希望大家理解这个事情,其实有效的让企业发展的更好。

  如果作为校长回答不出来你们学校真正帮学生和家长解决哪些真实的问题,这些问题用来衡量你的学校都是有效的,你内部的人员就会忽悠你,我觉得你用一个互动课件改变一切了,你就崩溃了,你觉得很酷炫就会走偏,无论好不好使都有一定的标准,反而不是我的操作是讲的核心。

  我自己做运营研发做了这么多年,我现在的感觉是,如果我们失去了、忘记了教育行业到底是在给服务的,我们就会走偏。

  我们是用科技、用教育、用理念所有的方法给学生和家长服务,所以永远盯着你的球不要盯着别的地方。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谢谢!